解释世界的法
解释世界的法
清园
风吹起尘
越过了山丘
柳如心
拂过尘的面
了然无痕
天微明
晨将夜轻抿
谁知道
自己的本真
禹禹独寻
看背影消尽
若爱是错
愿你心
如往昔纯真
鹊声微起
你知道
我爱的至深
榷山
戊戌元月
在我看来,《清园》的确不是真理,但她绝对是一种事实,而且在解决着实际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文学应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但更应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对于以往自觉或不自觉的生活,当下及以后的生活,应该加入一些学理因素,我们应当过一种具有学理自觉的生活。大学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不是刻意做的新思考,而是要解决新的问题。
当下,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而且,我认为教育改革要深入而有效必须深入探索,要围绕着人、文化和教育本身来构建新的教育治理体系。或许有人认为只要调整一下教育内部的一些关系,比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等,或者改变一下管理方式,比如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加大对学生的干预力度。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化解当下教育中的一些棘手而传统的问题。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时代不同了,完全不同了,这是世界网络信息化之后,文化传播与交融的产物,这一点绝对是从来未有过的。比如,我们会感觉到现在的孩子个性越来越强,他们积极的观察世界、思考世界、探索世界,并且满怀愿景的参与世界。面对孩子,我们越来越觉得不可理解,甚至有时候面对自己,我们都会觉得陌生。这是因为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然而,我们对信息的整合、分辨与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习惯于对内容的审视,而往往忽略对内容呈现方式即形式的考量,这就会导致对一些人和问题的不可解或者误解。比如一部国外的电影,其主题是英雄主义,宣扬励志,倡导人道关怀。我们会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于是推荐给孩子看,或者直接带着孩子去看。然而,我们不要忽视一点,就是这么电影的话语方式比如英语和人物的思维方式同样在影响着孩子,而这些往往不会影响成人,甚至会引起成人的烦感,或者成人觉得不可思议。就是这样事情的累积,师生、亲子之间就默然、自然的形成了所谓的代沟。
因此,我认为当下的教育改革要回归到人、教育、文化本身,在生活中去探索一些学理化的背景,而不是简单的调整关系和改变管理。消除杂草的最好方式是种上庄稼,而教育的深度回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孩子需要在一种可以被感知、被理解、被关爱的人文环境中去探索真理和解释事实,而不是单纯的在二元对立的现实世界或理念世界里兀兀穷年的苦修,因为人是有情感体验的,从本质上或者本真角度说,人是主观性的存在。
这样,我们就引出一个概念,即解释世界的法。这是我基于当下教育的自然前景和教育改革的实际政策所做的思考。出发点是为什么要取消文理分科,而采用根据学生自己意愿和特长的配餐制。或许这更加难以操作,但不是不可以操作,另外这的确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种改变,并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更不是为了麻烦而改变,而是为了满足学子更为特殊而高级的成长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考文理分科的产生也是有着历史原因的,那时候我们国家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文理分科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个时代需求。时至今日,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已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圆满的完成了历史使命。可是,如今时代已经提出了新的使命,那么旧的考试模式就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了,这无所谓对与错,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我们无法回避。当下的时代为教育提出的命题就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在这样的使命之下又错落着诸多的次元使命,如提升国民素养和社会文明层级,实现教育多元化发展,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培训等。
这样就需要新的教育治理体系,当然这个新的教育治理体系包括基础研究型的知识、理念与学术体系,也包括传统的人员组合型的治理体系。我认为,第一种治理体系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因为对于基础教育,他们过多的忽视了这个体系的建设,或者说教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建构自己这方面的体系了。然而,赢得未来教育的最强、最迅速的重器是优异甚至超优异的创新型的师资,这样的师资必须有强大的文化创造能力。
而站在文化创造能力的高度上观察世界、解释世界,我认为解释世界的法就绝不是一种,具体到教育上来说,就不是非文即理,非理即文的二元对立,而是学理同源下的方式与分工不同。或许人们也不愿意用二元对立的绝对思维去思量世界,但文理分科的外在方式会无形中强化这种非文即理,非理即文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就会造成学理的不思考文科问题,学文的不思考理科问题,而实际上,不是客观的不能思考,而是主观的不去思考。如此下去,何来创新。
我所说的文理同源的目的并不是抹去文理在具体问题上的区别,而是强调文理同样可以解决世界上的基本问题。而且,在这个层级上,两者是统一互补的,离开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要出问题的。比如,科学的使命是要追寻自然真理,但是如果科学走向了绝对的实证和知识,就会造成人类人文精神的缺失,近代西方社会已经用两个世纪的时间证明了这一点。艺术的使命是要追寻事实的美,以此来安抚人们的心灵,过多也会造成人们私欲泛滥的社会罪恶。因此,两者需要统一起来。而针对目前的生活,我认为我们更需要追寻事实的美,这是一种文化的境界,它可以为自然真理提供精神支撑。
总之,目前及未来的教育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治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必须引入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诸多人文知识与思想,而这些知识与思想的来源必然是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影视等。而这也表征着教育需要向外开放,向学生开放,向家长开放,向社会开放。因为单独依靠学校,学生的成长需求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但是在开放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最终要的就是理念的转变,而转变就需要学习、真学习、深学习。
江一
戊戌杏月
【作者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衡水市作协委员,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韵》编委,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