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新厅里面捉迷藏
义乌佛堂塔山下,出生的老家。云黄山脚下,村子很大,分上半村云山和下半村塔山,塔山乡所在地。
新厅,村里最大的房子。大门口,有一堵很高的照墙,平时上面出黑板报。中间隔街路顶,百来米长。
南面一米落差下,大明堂(小广场)。西侧建一露天戏台,村里放电影。过年也会请婺剧团,演个三天戏。
新厅依坡而建,前后高差不小。北面高坡上空地,横园明堂,也是一个小广场。有时晚上,村里会在这里开会。
新厅前后五进,里面四个大天井。第一进第四进,正房住人。第二进门楼,第三进和第五进,生产队牛栏。
整个厅,东西厢房两层住人。东西厢房,通过小弄和小天井堂,连接了外围平房。东西面平房,也住了不少户。
新厅整个建筑,像个囬字迷宫。小时候,小伙伴们,经常在里面捉迷藏。小弄堂,小天井,台阶,楼梯,都很多。
人往里面躲,很难找到。东西弄堂,南北通道,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还有很多出口,可以东南西北,跑出新厅。
记得一邻居,东北角平房住户。老公叫富田,小巧玲珑,说话低声细气。老婆却身材魁梧,牛高马大,大声说话。
做篾匠的老公,除了冬季,喜欢穿一双木屐。在家里一不小心,惹怒了老婆,会被大声挨骂,被追打出门。
东西向小弄堂,往里面连到南北过道。老婆追打老公,穷追不舍,猛打不止。只听到啪嗒,啪嗒,啪嗒……
小弄堂里,声音很难散开。一弄堂的回响声,装得满满。这追打的木屐声,节奏感的确很强,远近声很是分明。
事后那木屐声,成为村民饭后谈资。生产队里集体干活,经常绘声绘色,重复讲着这个故事,引来笑声不断。
那个时候,农村没什么文化生活。这小弄堂里,村民之间,还讲过很多故事。都是乡土气息,也有土的实在掉渣。
小弄堂,由东向西走向。也是新厅东面,往里进入,中间的一个公共通道。砖块墙,泥巴地,一直往西延伸。
那个年代,蕃薯作为日常主食。三天两头吃,喜欢吃那是好事,不喜欢也没得选。这东西吃多了,容易放屁。
堂份小伯伯,平时爱吃蕃薯。个子不高,人像个小钢炮,留一簇山羊小胡子。大户人家的长者,很是威严。
平时咳嗽一声,小孩子会逃得老远。没有儿子,只是一个女儿,远嫁西北甘肃兰州。偶尔回来,脸颊苹果红。
闲来无事,小伯伯经常走小弄堂。有次,刚进弄堂口,就开始噗噗噗,放屁像拖拉机发动声,走到另一头还没结束。
还有一邻居,懒人屎多。据说,过这个小弄堂,他不讲卫生。弄堂走出头,小便还没有尿完,有这么夸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