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能以痛苦为推动力

读《沉默的大多数》的几点感受
王小波的文字确实很犀利,阅读时有一些瞬间会感觉说的不就是教室中的我嘛!所以对这本书情感也显得复杂,有点像做了错事的人,既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又觉得指出错误的人说的确实很有道理。那就对自己的教学来次反思吧。
(一)重新思考学习这件事
越到高年级越会发现,自己“讲道理”的时候越来越多了,大致分布在两个主题,一个是学习很重要,未来学历很重要;另一个是要有努力和坚持。比如前几天分享了一篇《李佳琦和他背后的高学历团队》给学生,暗示学生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不知道学生听了之后有什么反馈,现在想来,如果是我,要么觉得压力山大——没有高学历连网红团队都进不去;要么是无所谓。反正通过这几次说教能够长期激励努力上进的可能性估计不太大。
作者写道“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p12)“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在我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多多少少有着“苦役”的特质,如何能够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中的成就感、体会到智慧的快乐,仍然是个问题。
“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身很痛苦,必须以更大的痛苦为推动力,和调教牲口没有本质的区别。”这话虽然说的有些极端,但也确实指出了普遍弥漫的求学的“路漫漫其修远”,我也会不时为现在的儿童感到痛苦,要么是智力开发不断提前,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生怕孩子丁点儿落后,要么并不做相关的努力,孩子缺失学习能力,在学校不断体验失败……整个教育氛围是焦虑的、极端的,落在孩子身上,就是层层枷锁和苦役式的学习。
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他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所以,保持孩童的好奇心、求知欲,才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重中之重,在当下的应试环境中难度很大,但极有价值。
(二)允许“参差多态”
王小波援引了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把什么都规定了就无幸福可言。”
在大环境中,许多人希望我们做事能够“统一”,统一就能有序,就更容易掌控。在这种氛围下,我在教室中,也不自觉地希望“统一”“步调一致”。这个过程中,个性被压抑,对所有人的要求一致导致了“整齐划一”,个体没有被看到,没有被成就。对于学习来说,每位同学是有自己的学习步调和学习风格的,虽然无法做到完全个体的教学,分门别类还是可以尝试的。
此外,“参差多态”还体现在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允许多立场的表达,而不是老师或某种言论的一言堂。老师需要宽松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愿意表达,又要读懂每种观点背后的心思,不至于让学生陷入胡搅蛮缠。观点参差多态地碰撞,也算是独立思考的七点了。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约束下,自觉自愿地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什么;需要什么满足之后,就让大家都得会儿消停。这当然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点文化修养,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同时对别人的事少起点哄。”
当一个人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就更容易被某些洪流裹挟,陷入未知的危险中。阿仑特指出:唯有始终应该坚持辨别善恶的能力,坚持倾听内心的道德律令,个体才有可能在极权主义统治下抵御“平庸的恶”。”
当下世界,信息技术的告诉发达,自媒体的力量日益凸显,匿名让作恶成本极低,甚至只是一念之间,人人都可能跌入平庸之恶。如果没有独立思考,青少年们很容易被网络背后的资本或意志裹挟甚至是误导。失掉理智的追星与畸形的“饭圈”、“网贷”的洪流已吞没了众多青年。
在我们的教室中、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开眼看世界”,提供更多的观点,从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被某一种观点约束。
是否应该保持沉默,我不能给出答案,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了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是简单的黑白对错。但可以确定的是,对学习的兴趣、多样的观点、独立的思考、批判的精神对个体来说是一定要具备的。
专栏:班级制度如何影响班级生态创造
专栏:班级制度如何影响班级生态创造
集体荣誉不能替代儿童个体的道德体验
桃花落了,还有谁撑起一片春天
那些年,错过了房前屋后多少唐诗宋词
李白和王维: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早发白帝城》到底写于何时,这是一个关系到李白声誉的问题
牡丹盛开的时候,她们会想起菊花吗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谁最爱劳动?
十二首诗词中的母爱光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王维《终南山》中的写作密码和人生智慧
诗经的可爱,离不开浪漫
李白:不疯不狂不得意
你钓你的天下情怀,我钓我的山水人生
我们曾经是孩子
古诗词中的儿童乐园
朱高炽的地摊都被太孙踢了,全民摆地摊,你这是想啥呢
“儿童作文”的悲剧折射出的教育困局
最是童年真爱荷
陆游的南郑,播下了《示儿》的种子
儿童教育的突围,需要什么样的“武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