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维《鸟鸣涧》:禅意十足的一首诗,其中的美需要用心去品悟

“诗佛”王维,短短60年的一生,活得很精彩,也很洒脱。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参禅悟道,精研佛理,良好的自身修养,尤其在佛理上的造诣,使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作中,不止局限于表面的风景之美上,更是在写景中融入了宗教的境界,少了烟火气,多了禅意。

《鸟鸣涧》是王维在友人皇甫岳的云溪别墅居住时,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没有具体写作时间,大约写在30-40岁左右。另四首分别是《莲花坞》、《鸬鹚堰》、《上平田》、《萍池》,五首诗分别描绘了盛唐时期的乡间山野、田间地头的景象,是王维在当时环境下看到的田园景色和内心清静悠闲的真实体现。

五首诗中,感觉最美的是第一首《鸟鸣涧》。全诗描绘的景象,清明幽静,夜色中,人闲、夜静,空山中,桂花自落,极致的安静中,哪怕月亮升起,都能惊起飞鸟,伴随山涧中的涓涓溪流,偶尔听到飞鸟的啼鸣,想那鸟儿的啼鸣,在寂静的空山中,也是婉转飘逸悠长。

《鸟鸣涧》中,最美的一句是“月出惊山鸟”,禅意十足。到底是什么惊起山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月出给寂静的空山带来的悸动,动静转化和对比中,什么是动?什么是静?这是诗人在诗中留出的禅问,没有对佛理的深切感悟,就无法体会出“月出”这一个本是静月的动,以及由于月出带来的“惊山鸟”之动。其中意境,需要品、需要悟,方可感受其中之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