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植物激素与生物刺激素

说到激素, 很多人都是谈之生变, 农户问到也是选择避而远之。生物刺激素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肥, 它对植物生长所起到很多作用跟激素大同小异, 不少人也怀疑它是否应该归于激素一类, 其实不然, 虽然生物刺激素的概念仍需进一步明晰, 但可以明确的是:生物刺激素绝对不等于激素。生物刺激素类产品正成为当前化肥提质增效、 进而实现健康、 环保农业的一类重要产品。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两者的区别:

植物激素    是指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 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 6类: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和乙烯、 芸苔素内酯(传统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大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1998年第16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协会确认油菜素内酯为第六类植物激素。)。些植物激素可通过人工合成, 如吲哚乙酸, 一些不可通过人工合成, 但可通过生物提取, 如赤霉素。人工合成和提取的物质与生物体自身分泌植物激素来源上有所不同, 因此也可称为外源植物激素。它们在细胞分裂与伸长、 组织与器官分化、 开花与结实、 成熟与衰老、 休眠与萌发以及离体组织培养等方面, 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 发育与分化。

同一类植物激素往往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在不同的物候条件下或植物不同的生育时期,同一种植物激素往往有不同的生理效果。

萘乙酸可以用于植株扦插繁殖

乙烯利可以用于番茄和辣椒等果实的催熟转色等

生物刺激素    目前国内对生物刺激素主要分为五大类:腐植酸类、 微生物类、 植物提取物(包括海藻酸)、动物水解物(氨基酸)、 无机及人工合成产品。

虽然植物自身可以合成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但是受不良气候和病虫害、药害等各种逆境影响,有些氨基酸的合成受到限制或是合成功能减弱, 就需要通过根部或是叶面外源的补充来调节植物达到各种生理平衡, 促使植物生长达到最佳状态, 这也是我们使用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的目的。

两者区别: 生物刺激素不等同于激素, 激素成分较为单一, 用量小, 效果来的快, 但遇到恶劣天下效果会大打折扣, 生物刺激素成分较为复杂, 生产工艺也更高, 用量大, 效果比激素来的稍满但是稳定, 总的来说就是生物刺激素更像中药、 激素像西药。合理使用才能发挥两者的最佳作用。

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中担当的生理作用非常复杂,但却又是系统有序的。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中,我们既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播种期、栽植方式、水肥管理等措施来引导植物在合适的时机调用合适的内源激素综合调控植物向着我们的商业化栽培目标健康生长,也可以利用生长调节剂或生物刺激素来达到这一目的。然而,不管哪一类措施,都要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多项措施协调实施,不能“任性”的过度强迫植物改变生长,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带来更多麻烦。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及《老赵说农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