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一首七律,文笔非凡,更有言外之意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主张点铁成金,喜欢采用僻典、精炼生词,也经常押险韵、作拗句,但其对后世却影响深远。黄庭坚非常崇敬盛唐诗人杜甫,他对这位前贤的学习和继承,具有全面和创造性的特点。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喜欢用铺陈排比和属对,更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

而黄山谷不仅颇为得意自己的学杜感受,而且还在晚年撰文记录自己的深刻体会,更在很多作品中可以体察杜甫的影子。比如诗圣有一首《曲江》,其中两句写道,“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山谷觉得爱不释手,于是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引用。下面介绍黄庭坚的一首七律,文笔非凡,更有言外之意。

次元明韵寄子由

北宋: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黄山谷与兄长黄大临都曾经和苏辙有过很深的交情,他们曾一起出游,遇到秀丽迷人的景色也会即兴赋诗。黄大临(字元明)写过一首《奉寄子由》,诗中抒发了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子由才华卓越的由衷敬佩。

黄山谷读完这首诗,虽然觉得要步其韵写诗有很大难度,但是他却很喜欢这种挑战,于是便跃跃欲试,以显示其才气非凡。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元丰四年,当时37岁的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担任知州,而此时苏辙因为被贬到筠州管理盐酒税。虽然地点不同,但遭遇相似,他们都感到仕途艰难、才不尽用,于是诗人就借此机会,抒发心中的无限感慨。

开篇就显得襟怀阔大,“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山谷与子由交情深厚,对时局的看法也很接近,而仕途上各自不幸的遭遇,也让他们同病相怜。可是半世蹉跎,却一事无成,难以在功成名就之后、留名于凌烟阁之内。

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平之意,但他又不愿让对方的心情更加糟糕,于是颔联开始写景,“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这里虽然化用了杜甫和韩愈的诗句,但山谷却如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可见其学习唐人作品颇有心得。

春风拂面、春雨飘洒,又是几番春花过眼,时光却匆匆飞逝;诗人怅望江南、江北,唯见波浪拍天。多少繁华褪尽,多少豪杰烟销灰灭,而今流水依旧,却物是人非,岂能不令人感慨万端。

诗人想到这里,忽然有种归隐的思想,“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山谷想解下铜印、辞去官职,前去寻求人生的真谛。他深知苏辙这位金石之友,一定不会嫌弃,彼此也会暂时忘掉年龄和辈分的界限。

诗人要离开仕途,与至交好友一同探寻大道,他厌倦了朝堂中的争斗,更喜欢大自然里的清新秀丽,希望潇洒地过一种恬淡无忧的生活。铜章,即铜制的官印;问道,即请教道理、道术,这里指探寻人生大道。诗人既表达出对仕途的厌烦,也含蓄地称赞了对方的高洁品格。

不过诗人内心依然很难摆脱孤寂和悲愁,“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彼此都想念着故园和朋友,但欲归不得、日月相催,早已白发苍颜。

脊令,水鸟名,比喻友爱,这里代指兄弟。黄庭坚是苏轼的得意门生,也是其知心朋友,但由于天各一方、岁月空逝,于是更增一层悲伤。

黄庭坚的这首七律笔势坦荡,造句工巧,更充满了深情厚谊。诗人虽然引用了前贤的名句,却能推陈出新,令人感受不一般。杜诗中的“花经眼”,展现出落花从眼前飘过,掺杂了一些主观情愫,显得极具深情。

而黄诗中的“花经眼”,描绘了春雨过后、鲜花初绽。山谷本无心赏花,但花儿偏要在眼前璀璨绽放,却让读者深思其中的深意,从而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写作效果,实在令人佩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