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 者

逝  者

近几天连续听到、看到几个名人去世的消息,微信圈有各种信息链接和发圈人自己的感言。我照例是不敢在事情当天发声的,一个原因是选择静默的方式为逝者送行,也有因对逝者不了解怕自己的言语误解了逝者。记得两年多以前杨绛先生去世时,朋友圈里有很多悼念的话,也有人发各种杨绛的语录。看了别人发的关于杨绛的语录,大部分我没看过,有些估计也不是杨绛的话。我高中时曾买过一本杨绛的《倒影集》,薄薄一本,里面是她的几个短篇,勉强的看完一篇就扔下。大概是我当时还没有走出农村和小县城,看不懂她那些城市的生活和语言,总之是觉得没味。后来知道她是钱锺书的夫人,也知道她翻译过《堂吉诃德》,但我看的《堂吉诃德》不是她翻译的。她逝后我才看了《洗澡》、《我们仨》,相比较我读过的书,也没特别感染我。既然对杨绛先生认识如此肤浅,自然就不好在她去世的日子发点什么议论,也不敢转发未经证实的她的语录或文章。

后来证实很多在微信圈里或网上流传着的文章,其实都不是所标注的作者本人的,大家都这样转发,慢慢很多人就误会是那个人的原作了,只有读过原著的人才会辨别。我也释然了。

近日去世的名人里,李咏是电视公众人物,影响面广。他逝于英年,曾经的主持风格稍有“出格”的接地气,是他的特色,也是我对他的印象。其他就没有了,了解的也太少。他去世的消息当天,微信圈里有很多关于他的评论,都是念他的好处,数千公众号传播,递送他最后一次话筒。都是我不了解的。

还有百岁的王光英,他的经历也是一部中国现当代史。据说他兄妹俩的名字光英、光美就是因为他们的父亲王槐青以公使身份出席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次会议其间起的,1919年的巴黎和会后,父亲在英国期间光英出生,1921年华盛顿九国会议期间光美出生,故名。自出生起就对应重大历史事件,家族里有人还亲历,与时代就更紧密。

金庸的去世,在朋友圈里有更多的悼念。朋友圈估计同龄人较多,和我同龄或相差不多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偷看金庸的一代,女生多看琼瑶。那时看金庸如痴如醉,耽误了不少的功课。书也常会被老师发现而没收,而金庸的书在没收后老师有时也会偷看,所以过段时间还有希望要回来。

迷金庸的书耽误了功课,似是无益,其实更多的有益是形成了我们这一代的精神。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还是有些侠义精神的,我认识一个和我同龄的国企领导,说他在早期的工作中为了保护一位同事,多担了责任,结果自己失去了一次升职的机会。这不正是侠义?武侠里的爱恨情仇都是动人心魄的,我们这一代的爱恨也是有些诗意的跌宕。

还好,我在国庆假期去了海宁金庸书院,也算是在大侠生前膜拜了。人总会为熟悉的人渐渐离去而感伤,而一代代的离去是自然规律,总得坦然接受。隆重地活着,悄悄地消失,留下些字迹或无字迹的精神,逝者的气息就长留在江湖,也有温度的。这即是永恒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