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中学数学教材框架性设计
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我先罗列这个框架结构,然后再简述其中的道理和想法,按照学年递增顺序为:
A1. 代数与证明 知识范围包括运算律及其应用(证明篇+算法篇),传统初中内容中的,譬如,整式,根式,分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因式分解技术。 这些内容,不依赖于后面的几何直觉与解析几何工具。
A2. 几何与证明 知识范围包含传统的平面几何,同时采用穿插式的方法,包容住那些本质上仍然是平面几何方法的立体几何。作业题中,也可以包含现在小学奥数题,美国AMC8,新加坡小升初数学试卷中常见的,用几何来考代数的题目。
A3. 解析几何1+X, 即以解析几何为主线,来贯穿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元二次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性质,各种初等函数及其性质,包括三角函数。
A4. 组合数学1+X, 传统的中学组合数学与概率统计,同时可以涵纳一元多项式理论,初等数论,尤其是针对精英级学生。
这些基本上应该就能覆盖住中学数学范围了。我其实对中学数学教学不熟,并没有系统性的教过,很多细节不掌握,这里的框架性设计,如果有不当之处,欢迎讨论,大家共同谋思。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框架背后的想法。总共相当于是4本书,一个学年一本书,每本书的编排,采用的是我这篇文章中的想法:
大概意思是,特别灵活特别方便学生跳级,而且是真正的跳级,只有作业题做完,才允许跳级。学生学完了这4本书之后,如果在中学六年时间中,还剩下时间,那自然就可以学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了。
A1. 代数与证明
知识范围包括运算律及其应用(证明篇+算法篇),传统初中内容中的,譬如,整式,根式,分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因式分解技术。 这些内容,不依赖于后面的几何直觉与解析几何工具。也就是说,初中代数中那些不依赖几何的部分(不管是知识基础上,还是思维直觉上),都放在此处。
这里面最难的是因式分解,所以这个范围之内的教学,确实是需要一个学年来完成的。因式分解方面,我们严重推荐刘尼的书,
很优秀的初中数学读本 电子版下载 三S平面几何学 刘尼的代数系列
我们知道刘尼的书,还是在单墫的同名书的序言中知道的。相比之下,单墫的书,就不太适合阅读,更像是奥数技巧的汇编与心得报告,不适合很多同学。我有一位硕士生,智商已经很高了,当年初一自学单墫的《因式分解》,结果把他给学糊涂了,数学上反而后来没有大进步,对于聪明学生都已经是这样,更何况那些普通学生了,还是看看刘尼的书作为入门吧。
就我所见,很多人学不好数学,就是败在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这一关上,因式分解没学好,直接影响中学数学能力和大学数学学习能力,后面就全学不好了。
运算律及其应用(证明篇+算法篇)是我们小教室开创的教学内容,我认为仍然是在数学教学主干线上的,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分别放入其个性化教学方案之中。虽然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国内优秀数学家,反对我这个做法。但是,经过我很长时间的反思之后,还是觉得把注重数学的推理严谨性,教授给一部分资优学生,仍然是非常正确的。
数学的驱动力,不仅仅是在于发现,在于探索,也在于发现之后的严谨性追求,追求数学的严谨性也是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
这位优秀数学家非常尊敬的大数学家
为什么研究代数几何 ——读扎里斯基的传记《The Unreal Life of Oscar Zariski》
里面谈到的追求严谨性,实际上,也是数学家的整体性格,有这样性格的人就适合去做数学家。
中国人在这方面缺的,也确实比较多,不仅仅是数学家需要这种性格,其他各行业的人士,也需要类似的训练,可当作一种社会文化的熏陶,以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补充。
那位优秀数学家,我知道他自己本来就是非常严谨,已经有这个能力了,所以觉得不需要练这个,甚至有点儿把严谨性跟创造性、想象力,对立起来了。
我们数学教育,目标肯定不是只去培养数学家,而是去培养各个领域的顶级人才,跟数学关系特别大,特别近的,有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有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用到了越来越深入的数学。
这些领域的博士级人才,在他们小时候,就开始接触到数学的严谨性思维,就接触到数学推理带来的神奇视野,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是非常必要的,重要的!
我自己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我们国家的科技工程领域,缺少世界层面的大师级人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中学阶段缺这些思维训练,从而导致他们进入博士层面之后,上不了那个台阶。我们看看世界上各个学科的建立,都是那个学科的宗师,开创了其数学工具与架构。
初中数学,相比于其他科学,物理化学之类,需要的预备知识少,材料很简单,要么就是数及其代数字母,要么就是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这些就相当于孩子们小时候的玩具,不能真实地反应出世界来,但足够孩子玩了。
对于我们人类中的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当他们进入初中阶段时,用这些玩具级数学材料,让他们开始养成数学级别的严谨性,真正练出来,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我博文中曾经提到过,我这里再提一下。数学的思想,数学的追求,其实归结为语言,可能也就那么几条,可能一个下午两三个小时就能讲完,但是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学生,真正练到自己身上,达到融会贯通,那是需要好几年的训练。
我现在正在带的首师大数学系师范班本科生,跟了我已经有一年半了,想必有深深的体会。他们现在要练的,其实跟那些资优学生要在初中练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并无真正的区别,唯一遗憾的是,他们年纪已经到了大学。
希望他们将来当中小学老师之后,他们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好一点儿的数学教育。
A2. 几何与证明
我们把代数与证明,放到几何与证明之前,是因为,那些A1代数知识,可以更好地跟小学数学接轨,另外,运算律及相关的逻辑推理证明,也为学生进入A2阶段,做了相当的准备。
这也是我们小教室教学,曾经走过的路。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缺少A1, 学生直接进入平面几何的证明,还是不够自然的。
实际上,美国的《三S平面几何》教材,在预备章节,就罗列了运算律与恒等式,作为学生的假定已知知识,这个传统,应该来源于几何原本了吧。
现在讲平面几何及其证明,注重公理化的证明思路和教学方式,就以为一定会把书写的很难,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粗浅表面的。
当今数学教育界,有一股汹涌的潮流,认为数学教育,不应该是数学家领导的数学教育,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教育不是专门用来培养数学家的。
我在A1部分,已经说明了,我们数学教育保持数学家品味,对于各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的培养,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相反,如果强调数学教育不能是数学家领导的教育,那么数学教育只能掌控在数学教育家手里,中小学数学老师手里,他们从小长到大,都在教育圈里封闭生长,也不像数学家那样,见过顶级的人才和顶级的学问。
这种封闭性是要不得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强调数学家领导数学教育,或者至少为数学教育把关的同时,一定要打破封闭性,要向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请教,请他们也来把关,告诉数学教育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中学毕业时,要达到什么程度,本科毕业时,要达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份很强的联络工作!
有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由数学家来写数学教材的话,一定会把书写的很难。这也可能在过去曾经发生过,但也并不一定就总是这样。譬如Gelfand为中学数学写的系列读本,难度就不高,但是很有趣,很值得学生们反复读,反复琢磨。
那么,如果由数学家来编写平面几何教材的话,注重平面几何的公理化特色,即这个学科创立之时就开始发源的公理化思想的话,很多普通人可能不清楚,这其实也是人类现代科技思维产生的源头,这样的教材,并不意味着难。
真正难的,是习题,是技巧性偏高的奥数级题目。如果平面几何教材,追求的是把公理化思想讲清楚,用我们的寻龙探脉式教学法,至少课堂上的内容,是一点不难的。
3S平面几何讨论课最后一次正式活动教学记录(20170616)
至于课下习题,学生们想做到什么程度,就丰俭由人了。
这里,再说一个教学安排,就是把立体几何的很多内容,作为穿插式安排,放入平面几何教材中,这样就可以节省课时,让一个学年就可以包容。
这种做法,已经有美国数学教材使用,相当于放到相应章节的习题之中,实际上用到的是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在三维中进行转化就行了。当然,也仍然存在一部分内容,需要放在后面专门讲,从而把公理化思维方式再深化加透。
A3. 解析几何1+X
很多中国人,会以为美国的数学教育不行。但如果美国的数学教育,真的非常不行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很好的教材呢,我们小教室的教学,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教材时,除了刘尼那一系列,其他教材都是使用的英文版。
说明,美国数学教育,肯定还是有行的地方的。不行的地方肯定也有,要综合的看:
解析几何,实际上贯穿在中学数学很多内容之中,所以,A3阶段强调的是这一点。我曾经拿到过美国夏威夷州初中公立学校统一使用的州编教材。虽然说内容和习题简单,但我觉得,它的框架真的挺好的,因为它就是这个观点,是一上来就是用解析几何的观点,来贯穿初中代数部分,即除了A1部分的其他初中代数。
反观我们的国内教材,把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割裂开讲,不在一个学期/学年,那必然就把这种解析几何的味道大大减弱了。
-----其中大概说到-------
国内大学数学系的解析几何,在国外数学系是没有这门课程的,我自己的印象也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感觉解析几何课程,跟中学差不多,没学到多少新东西,从这些信息出发,我们似乎可以把现在大学的解析几何,几乎主体部分的内容,或一种变形,“下放”到高中阶段,也就是,中学数学的几何这条线的最终端,是把解析几何学到足够多的程度,乃至于接近甚至超过于目前的大学普通教材。
这个视角,目前好像还没有人重视到,一般人首先看的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没有意识到解析几何。其实,解析几何是最应该(几乎)完全下放到中学的,至少对于优秀学生来讲,这样子,国内大学数学系也就不用开解析几何课程了,跟国外数学系一样。
。。。融入三角函数,复数。。。并且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必须先修内容。
所以说,高中数学阶段,应该强调解析几何,这个观点,似乎目前搞数学教育提出的还比较少。并且,解析几何的用处是相当大的,随着机器人时代的到来,3D打印时代的到来,解析几何这门学科,也许将会得到重新的重视。
--------------------------------------------
A4. 组合数学1+X
组合数学,对于学习概率统计,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无疑是基础的。至于学到什么程度,至少包含以往各届课标的内容吧,这方面不能精简,只能增加,因为要面对的是未来世界的需求。
平面几何,确实对于大学数学,没什么真正应用了,主要是一种思维上的训练,一种玩具级的操演,虽然其难度,本质上是大学教科书级别的,而且是数学系教科书。
这种难度,是一种思维上的难度,不是做题技巧上的难度,所以,跟我们在A2篇中说的不矛盾。本质上来说,是思维训练上的一种通识教育。
A3和A4,则对大学数学,以及相关其他科学领域,都会有重要的、直接的应用了。所以说,平面几何课程,可以在传达思维训练的过程中,适当的减少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是再减,不能把公理本身给减了,那样就成笑话了,平面几何的公理本身,及其那些最底层的逻辑推导,是不能减的,而且那些证明也都挺短,篇幅也都不长,关键还是在于,老师讲授时,要传达的是如何理解。
教材编写,实际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普通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他们依据的还是教材,他们的知识范围,教学理解,也仍然是教材。如果教材不够水平,那影响的不光是学生,关键是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取法乎上,才能得法乎中。
教材如果不讲究,不打磨,那伤害的整个中国的数学教师群体,从这点上说,姜伯驹院士,在过去那些年中,曾经率领一帮数学家跟教育部叫板,也是情理之中,可以深深地理解其心情。
姜院士,如果能够效法于国外大师级数学家,像俄国的Kolmogorov, Gelfand, 日本的小平邦彦,法国的Hadmard, 给中小学生们编写出教材,或者可称作数学读本,如果能够那样就更好了。不光是批评,真正在于建设!
有人可能会说,大数学家写的教材,其实还没有普通老师写的教材那么流行呢,这确实可能是实情。其实,这就像流行歌曲和古典音乐一样,受众面是不一样的,应该允许并鼓励多元化存在。
并且,大师级数学家写的教材,往往有他独到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到后继教材的编写,那些流行教材中,很可能就采用了之前大师级教材的一些精要元素,甚至整体框架。这种事情,在大学数学教材上,已经是屡屡发生。
一元多项式理论,往往是在大学数学系第一学期的内容。而中国其他院系,不采用数学系教材的话,基本上都学不到这些数学中最基础的理论,那是非常可惜的。这种情况前面提到过,也就影响到中国那些科技各领域的顶级人才的产出率。
一元多项式理论,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太难。小教室的孩子们,当年刚进入初中阶段时,老是搞不懂这个,读了几遍,自己觉得懂了,我一问都还是不懂。
项武义曾经编过的中学数学教材,也是放了很多一元多项式理论在初中阶段,我很怀疑这本书的有效性,说是在中国某几个学校用过几年,后来都不用了。我觉得,这是有内在原因,还是得把一元多项式理论放到高中偏后阶段。
并且,二项式定理,无疑要用到组合公式,正好放在这个A4部分。
国外最顶级的数学高中,在教学大纲里面,把图论也放进去了,这是我见过的,最高阶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了。所以,A4部分学完之后,也为后继高阶课程(AP)的学习,做了准备。
Course descriptions — PROOF SCHOOL
抛砖引玉,以求同好! 我本人不是专业的数学教育出身,只是近年逐渐沾染,而且因为个性懒惰,所以细节也掌握的不多,相当于被小教室的孩子们推着走。
所以,按照我的个性,我是不会自己去写教材的,只是今天正好有灵感,悟到这个框架。那么,未来的教材应该怎么写呢?
我觉得,我们现在都到什么时代了,就没必要由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来把教材写出来。可以在采用同一个教学框架和理念的前提下,类似wikipedia模式,专门建立一个数学教育网站,网站上使用wikipedia的模式,共同写出教材,或者叫做教学读本也行。
这有个好处,适合我这种生性懒惰之人。我有什么比较独到的数学心得,我就填在那个教材的wiki中,但其他部分,就不必由我来写,其他人来写也就可以了。
这样,也就不会把编写教材的人,累个半死,而且也不见得每个部分,都能有他自己的独到想法。天下文章本是一大抄,就看会不会抄,尤其是教育,数学教育已经上百年了,肯定是有很多重复的东西,需要的是精简和整理。
科学网博客的评论功能有限制。请大家移步豆瓣小组继续讨论,欢迎加入我们的启程团队: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6848111/
附注1. 倡导数学家领导数学教育,或者至少为数学教育把关。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执行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个问题,数学家那么多,各人的意见也很可能各有千秋,那么倒底听谁的呢?
如果是哪位数学家的名气大就听谁的,实际上也仍然是不健康的,这样不健康的数学家氛围,在中国当前情况下也仍然是需要年青一代们警惕的。关键还是在于学术交流,讨论的机制,不要搞一人堂,别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这种良善的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国家领导人也比较好采纳正确的意见了,否则国家领导人并不是数学教育的专家,他们也搞不清楚,谁的见解就一定是对的,并不是谁名气大,领导人就敢相信谁的。
我曾经听过某院士做讲座,大言不惭地说,如果他做了教育部部长,就怎么怎么样,实在水准不怎么样,说明其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程度,即使他已经名列院士,此不可不慎!
附注2. 正文中没有提及奥数。真实的数据是,学过奥数的中学生是非常少的,而且奥数涉及到的那些基础知识,初等数论,组合数学,也仍然是数学上的主干,只不过竞赛题必须难些。
所以,我们不是反对学奥数,而是从数据上看,恰恰是学奥数的中学生,还远远不多。对于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我们可以把一些入门级奥数题,穿插在作业中的d段(第4部分)。对于适合的同学们,学完A1-A4之后,有剩余很多时间的话,也就可以学奥数参加竞赛了。
附注3. 我们的教材设计,在课堂内容与习题练习的比例关系上,处于传统教材与PBL方法之间,这个是美国最顶级私立学校Philips Exeter的数学教材,
http://www.exeter.edu/mathproblems
上面完全是习题,资料上没有课堂讲述和解释部分,学生把题做会了,就相当于把这部分知识内容学会了。虽然我们能看到这些题单,但还是不太清楚他们是如何具体地组织教学的,只待以后再有机会了解。
凡事,立框架很重要,立起来一个合适的框架之后,就可以展开“化功大法”,将各种精华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了。希望这篇文章,为将来的数学教育之路,能做出点“抛砖引玉”式的贡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永晖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126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