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让人琢磨不透的节日——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春节将至,年味愈浓。祭完灶,扫完尘,沐完浴,理完发。明天,就要写春联、贴福字、包饺子,大江南北全民庆祝。
春节,是为农历新年,在我们国家,没有比这个再重要的节日了。然而,号称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这个名称诞生不过百年而已。
春节本名为“元旦”
在中国古代,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本来是叫“元旦”。对,就是阳历新年的那个元旦。而现在的公元纪年,在民国以前基本就没有概念,更别说什么情人节圣诞节了。那时以“干支纪年”,再与皇帝年号相结合,甚至有的人都没听说过还有所谓的阳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干支辛亥年,年号为清宣统三年),清政府被推翻,次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建立。
为使新国家与国际接轨,改用公元纪年,以阳历的1月1日为岁首,倡导大家要以这一天为国家最隆重的节日,不要再过农历新年“元旦”了。可是老百姓们不买账,认可度几乎没有。曾有民国对联这样写:男女平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也难怪,“元旦”一词虽最早记载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3000多年了。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那才是一年的真正开始,哪能说不过就不过。
新政府觉得这样不成,大家不是热衷“元旦”吗,好了,把阳历1月1号改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起了个生疏的名字春节,意为春天的节日(叫春节不是很合理,尤其今年,正是最冷的三九天,离春天早着呢)。
就这样,元旦和春节才变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元旦的时间有了变化,可那个过了几千年的农历年,在人们心中还是无比的重要,老元旦不比从前,新春节却一如既往地隆重。
故事刚刚开始。马上又到春节了,要说这些年来,生活节奏加快,年味多少有些淡,到了春节似乎只剩下一张能吃的嘴。
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有趣的过年仪式吗?当然,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其中有三种,很是讲究,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大家看看,你的家乡是否有这样的传统。那就讲一讲因古人遗留,而至今依存的过年“不解”习俗。
大年夜烧纸到底为哪般
年三十晚上去坟地烧纸(也有在家门口烧的),说是请祖宗和过世亲人回家过年,这是北方诸多老一辈人的习俗。恐怕年轻人理解不了,可很多地区真就这样。
中国人崇拜祖先,年夜饭时,都要挂上祖宗画像,打开传世家谱,先拜祖,再进餐。然而这除夕夜烧纸,原本却不是真正为了祭祖。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奇葩的大臣东方朔。对的,就是电视剧《大汉天子》中由陈道明演的那个半人半仙的传奇人物。历史上的东方朔却与此有很大差异,他言行多有不解,处事异于常人,还称自己是天外来客、大隐于朝。
东方朔一直担任皇帝侍从,官儿不大,俸禄不高。汉武帝总是把他当俳优看待,但也经常赏赐一些丝绸钱粮,他把这些财物都积攒起来,等到每年除夕之时,拿出其中一半,摆下最丰盛的饭食来款待自己的妻子。
这年夜饭,虽没有龙肝凤髓,也堪比宫廷国宴,别说普通百姓家,纵然王公大臣也未必吃的起。
这做妻子的平日里从未过如此场景,自然是万分高兴,夫妻共饮,一醉方休。真是绝世好丈夫啊。可谁又知晓,一觉醒来,除夕刚过,新年伊始,东方朔一纸休书,让老婆永久的回娘家了。然后他拿出另一半的存款,全部用来娶下一任妻子。对,年初一上午办离婚,下午就办喜事。
年年如此,在长安城传开了,都议论纷纷。但东方朔还是毫不收敛,一如既往。
这一年,又娶到了一位妙龄女子,才貌俱佳,聪明灵慧。转到年底,东方朔故伎重演,满桌饭菜,与娇妻共饮。这女子对他夫君新年休妻之事早有耳闻,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说是更衣暂别(就是上厕所)。
东方朔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遂离席寻找。刚出房门,看到这位明天即将被休了的妻子在门口烧纸钱(那时候还未发明纸,纸钱也是麻布草浆混合制作的)。这大过年的怎么做这种事?东方朔大为不解,又非常生气,连忙质问。
那女子回答说:“妾身听闻夫君出身清贫,门第不高,又未曾得到祖上福荫,乃至在朝中只做郎中小官。但夫君大才,看朝中重臣皆凡夫,叹自己不得志。夫君俸禄低微,然待我极好,今年年初刚迎娶我时,把所有金银全部给我娘家,自己却睡草席,吃冷食。妾听闻祖宗新年子时会下凡显灵保佑子嗣,故在这里烧些钱,一让先人阴间富贵,二让贱妾尽尽孝心,三让……”
这女子说的头头是道,还挺在理。东方朔更是奇人一个,越听越觉得对,夫妻二人就一同烧,不知烧了多少,直到天都快亮了他们才回房休息。
这一觉,睡到午时之后,东方朔来不及上午休妻下午迎娶了。再说,刚祭祖马上娶媳妇,古人是忌讳的,就这样,这女子奇迹般的留了下来。
东方朔新年未娶,汉武帝知道这事后,颇感兴趣,金口一开,升任东方朔为太中大夫。东方朔因此认为是妻子贤惠,祖宗显灵,再也没有休妻了,这可不是传说,有一定史籍记载的。
后来在民间传开,大年夜烧纸祭祖,家庭和睦,妻子不被休,来年升官进财,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传承至今。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相信有很多朋友能找到共鸣。
除夕不动刀剪原来如此
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地区,一直流行着这样的习俗。从除夕到初一,不能动刀、剪,甚至有的地方连菜刀绣花针都不能动,理由是避免财路被剪断了,得不到祝福,来年受穷。至今,一些地区的老年人还如是地坚持着。
这是为哪般,过年不能用菜刀的话,年夜饭怎么做啊,过年岂不变成了痛苦的事情,要说这个风俗确有出处。
当年蒙古铁骑踏遍神州,元朝建立。王朝初建,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把人分四等,蒙古人至上。还按照职业分成九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把读书人儒生排在了娼妓之后的第九级(文革时称文人为“臭老九”即因此而来),可见对汉文化打压至深。
蒙古人打仗虽然英勇,但毕竟总共人口不过百万,总怕有一天汉人会造反,所以禁止汉人私藏兵器。不仅如此,就连平时做饭的菜刀也不能随便使用。规定每五户人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邻里之间”即源于此),一里二十五户人家只能用一把菜刀,用铁链栓在邻里最大一颗树下,谁家要用,就都得端着菜板,到这里切菜切肉。
平时百姓也就忍了,可是到了过年,家家炊烟不断,再穷也得做年夜饭啊,而且不仅一时、一处用到刀具。所以,到除夕之时,邻里众人都聚到大树下排队等着用刀,村村如此,人们怨声载道,议论纷纷。
这下可把元朝政府吓到了,认为这是汉人在非法集会,密谋造反。若不解决,倘有人振臂一呼,大元朝岌岌可危了,遂颁布了一条妥协之策。除夕之时,凡百姓不动剪,不用刀,不触铁器者,即可向当地县府衙门领取粮肉,以备年货,并得到祝福,还能得到些许赏钱。
百姓非常欢迎这一政策,更有将自家剪刀、针线都暂缴府衙,待年后取回,以表忠心。只要除夕到初一不动刀剪,来年钱粮丰盈,能进外财。因此,慢慢继承下来,忘记了当初的起因,而成为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当然,现在很少有人家这么做了,一是脱离了迷信,二是毕竟太不方便啊,不然大年夜就要吃手抓饭了。
正月理发死舅舅本是讹传
从小就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孩不听话,正月里,非要剪头发,结果,他舅舅被妨死了。
这个说法相当久远且普遍。每到正月里,全国绝大部分理发店停止营业,直到所谓的二月二龙抬头时,理发师才高调回归。
无论真假,长这么大从来没敢在正月理过发,不怕舅翻脸,就怕妈急眼。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话还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
汉民族受儒家和孝道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成年之后无论男女都不会剃发,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直到明末,北方女真民族兴起,建立汗国,国号为“金”,史称后金。第二代大汗皇太极时,称帝,改国号“大清”,改族名“满洲”(是满洲族,满族是简称),并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髻也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编成长长的辫子。意为“扫清四夷,德满九州(洲)”。(中间发髻是正统,四周发髻是蛮夷,所以得把它们“清”了)
1644年,北京太和殿换了主人。为了统治汉人思想,这种发型要在全国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掉头旗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若不去发者,剃头匠有权利砍下对方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
在满清高压政策之下,不敢不从,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不再高喊“头可去,发不剃”了。而是用一种隐性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新年第一个月,是汉传统遗留最多的月份,讲究多,仪式活动也多,为此“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汉民族文化和前朝的思念,本意为“思旧”,思念过去旧传统和旧王朝。
但后来不知是为了掩人耳目,还是因“思旧”与“死舅”谐音而以讹传讹,本为思旧的正月不剃头,不知何时变成了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
大清朝都亡了一百年了。新时代的今天,男女发式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限制。留长发剃光头都没人管,但这个略有搞笑的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不管怎样,为了能让老妈舒心,正月里还是留着头发吧,等到了二月份再打理。给个建议,最好是二月初一去理发,别都等第二天龙抬头,那时去理发店扎堆排队不说,理发师累的也都手软,发型得不到保障。
过年,叫“元旦”还是叫“春节”不必计较,大年夜烧不烧纸也顺其自然,至于最不人性化的习俗除夕不动菜刀,早已成为过去,只要团圆喜庆就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美美才是最重要的。再补一句,至于正月理发嘛,还是算了,纵然老妈开明、舅舅不嫌、美发店营业,但毕竟春节不是春天,剪短了冷啊。
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六十部,《中华姓氏家谱》两百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