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维正//风 传 花 信 ——读马腾驰先生《花本无心自在开》
风 传 花 信
——读马腾驰先生《花本无心自在开》
·郝维正
马腾驰先生《花本无心自在开》出版社编辑校对,再到杀青付梓,我觊觎久矣,然恐先生劳碌,一直未敢烦扰。今喜得先生赠书,善莫大焉。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为其产生广泛影响的《背馍记》题写书名作序之后,又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以《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一文为该书之序言,实属少有,盖先生之名至实归也。
《花本无心自在开》由“心总得有个港湾”、“倾听花落的声音”、“生命中最诱人的磁场”、“味蕾深处的记忆”、“游学博闻见贤思齐”与“几度新春不在家”6章组成,收入先生散文新作99篇,全书40.6万字,是先生第3本散文集了。
先生之文章,笔墨纯净。追寻打捞关中渭北乡风乡俗,稽旧“存档”乡事乡情世态百相,真情流露笔端,气酣神耸。通读《花本无心自在开》,篇篇通灵温润,昂扬上进而味道醇厚。在繁华而又喧嚣的都市待久了,思乡,回味童年的过往,犹如山里一股股清澈透亮的小溪,静静地流入心田,又如故园田野里一缕缕扑面而来的春风,悄悄地抚慰着额头。先生不是在做文章啊,是在这关中大地上,用一颗悲悯慈善,饱含真情之心,以灵动而富有张力的笔墨,救赎和抚慰无数远离故土,在城市森林游荡的人们,让他们能够在夜深人静时有一方安妥灵魂的宁静之地。
我们都是平凡人,时常被世俗牵绊和制约,身心疲惫,以致有时候感到迷茫和无望。是先生的文字,把我们思想深处茫茫夜空里那颗照亮前方的星“擦拭”的光洁明亮,宛如十五前后高悬的明月,即便身处黑暗,也依然看得见光明。诚如贾平凹先生在先生散文研讨会上所言:“腾驰稳稳地站在家乡的黄土地上,他的很多文章,以他的老家大张寨为切入点,写的是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到今天的关中生活,展现的是关中风土人情,描述的是关中人的喜怒哀乐。他以真切之笔写他们的酸甜苦辣,写他们的离合悲欢,真情的文字扯着读者的心,或让人哭或让人笑,或让人叹息或让人深思。这些作品,是地道的关中味道,淳朴厚实,扎实亲切,弥漫散发着黄土地特有的芳香。”
先生本真,谦虚质朴。说起来很是遗憾,我同先生至今未曾谋面,先生几次回故地铜川重游,我也是事后才得知的消息。每次在微信圈互动,先生都是谦虚认真,全然没有一丝显摆和虚情。每天早晨,品读先生的作品,让人如饮甘露,如沐春风,文如其人,我视先生亦师亦友,先生其实早已在我心里扎了根。
先生在《花本无心自在开》后记中说:书名定为《花本无心自在开》,是合我意的。在文坛百花园中,我写出的这一篇篇文章,往高处抬,如果还能称作一朵朵花的话,那么这一朵朵花,也是山野里,乡间小路旁不起眼的小花儿。这小花儿不妖娆,不趋炎,不附势,不是要开给谁看,它是“无心”地开,是“自在”地开,是生命的本色。这是我写作的初衷,是我的本心。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会从我素材的选取与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懂我者知我心。回味人生,记忆的梗上,谁没有几朵披着情绪的花?有诗云:“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语,既随本心。”先生本来就是一个清醒人,一个自信本真的人。
先生情深,绵长不绝。如先生所言,铜川是先生父辈以及其本人倾注心血、挥洒过汗水的地方。先生在铜川生活多年, 离开铜川近30年了,他视铜川为第二故乡,一直倾情关注和热爱着这里的山水和这里的人,比我们这些铜川的土著还爱铜川,让人感动,由衷敬仰。用先生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很多美好时光都在铜川度过,对铜川有太多的情、太深的意。他永远不会忘记铜川,不会忘记焦坪矿,不会忘记红旗街上的《铜川矿工报》,不会忘记北关的铝厂,不会忘记王家河曾经的家!《焦坪矿》《王家河》《看重这个奖》《宜君神树》等等,还有新近创作发表,尚未编辑入书的《三十四年后回焦坪》《矿工伟大》《我是铝厂人》等等文章,是先生倾情用心,取了铜川的缕缕阳光,用来温暖和感谢无数铜川人的心灵吟唱。
行文至此,想起了同样从铜川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刘新中先生在《再读马腾驰》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语:读马腾驰,当然不仅仅是赞许他对文学的痴心不改,也不在于他对文学的思考、进取与操作的熟稔。也许,这些都不重要。我看到的,一缕长长的乡愁里,充满了对泥土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真诚谦虚的探询,是一颗向美向善的心在激烈跳动。
2021年9月9日
从即日起,《花本无心自在开》开始快递寄书。作者签名,每本快递包邮68元。
《背馍记》作者签名,每本快递包邮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