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梁山中兴——第二讲“架空晁盖”之三

连载
梁山中兴

梁山中兴

第二讲“架空晁盖”之三

文 | 程广云

上次已经讲到林冲在吴用设计下火并王伦。以前王伦是梁山的第一任领袖,以后谁来担任梁山第二任领袖?这就有一个商量的过程。火并王伦前,吴用私下表态林冲应该来坐第一把交椅;火并王伦后,吴用公开推举林冲,把林冲往第一把交椅上一按,说谁不服以王伦为例。其实林冲不是傻子,林冲一看吴用纯属假心假意,就谢绝了。林冲大叫:“先生差矣!……今日吴兄却让此第一位与林冲坐,岂不惹天下英雄耻笑?若欲相逼,宁死而已!”(70-18)你看林冲坚决不坐这个位置。林冲不坐这个位置,那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林冲绝不能坐。可能有人会想,我要是林冲我就坐。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上次已经分析过了,当时梁山有十一个头领,除了林冲之外,没有一个人是林冲的人:要么是王伦的旧部,林冲杀了王伦,你想那些旧部能够服从他吗?要么是晁盖领来的人们,他们占了林冲便宜,但是不会拥护林冲。林冲说道:“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他日剪除君侧元凶首恶?”“小可林冲,只是个粗卤匹夫,不过只会些枪棒而已,无学无才,无智无术。”(70-19)“金批”对于林冲人格是非常推崇的,认为这一段话“光明历落,可以作自叙,可以作列传,乃至遂可以作墓表、谥议,不须更易一字。”(70-19)当然林冲这段话过分压低了自己,说他自己“无学无才,无智无术”。林冲武艺高强,亦有些许文才(起码曾作过一首诗)。虽然林冲未必是位合格领袖,但是就人品论,就素质论,不仅一定强于王伦,也不一定弱于晁盖。林冲不能成为领袖,不在于其没本事,而在于其没人脉。“剪除君侧元凶首恶”表明林冲也是“只反奸臣,不反昏君”,也有招安倾向,未必敢于造反、革命到底。

林冲转而真心真意推举晁盖,做了一番“推让演说”。他说:“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今日山寨天幸,得众豪杰相聚,大义既明,非比往日苟且。”(70-19)“金批”认为这一段话“豪杰有泰山岩岩之像”(70-19),就像泰山岩石一样巍然挺立,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也!当然林冲这段话过分抬高了晁盖,说他“仗义疏财,智勇足备”。“仗义疏财”大家都会赞成,大凡好汉都有这一品质;“智勇足备”吴用就不同意。吴用曾评论过晁盖“性直一勇”,那就是说没智,智是在我吴用身上。“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真正享有这一声望的人,不是晁盖,而是尚未上山的宋江和柴进。但是林冲宣布山寨“大义既明,非比往日苟且”。这句话我们要注意!林冲讲“大义既明”是什么意思?上次我们提到,林冲质问王伦“这梁山泊就是你的?!”我们说这句话特别重要特别关键,它划分了一个界限,标志着梁山泊从家天下变成了公天下。也就是说,林冲火并王伦是一条公私分明的界限:把私山寨变成了公山寨,把私江湖变成了公江湖。以前都是“苟且”,以后就是“大义既明”。

水泊梁山

林冲推举晁盖,晁盖也得谦让一下。晁盖说我只不过是新来远到的人,怎么能够占上?林冲一听这话,那显然是谦让一下,把晁盖按在第一把交椅上坐定了;接着林冲又请吴用坐第二把交椅,吴用也得假模假样谦让一下;然后又请公孙胜坐第三把交椅,公孙胜也得谦让一下。林冲说晁盖、吴用、公孙胜“鼎分三足,缺一不可”(70-19)。晁盖就觉得不妥了,让来让去,林冲最终什么也没得到,但是林冲心安理得,因为我原来就坐第四把交椅,现在还坐第四把交椅,这就证明我火并王伦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所以林冲如此排位的意图在这里。林冲排位完了以后,晁盖做了一番“就职演说”,他说:“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70-19)最后一句话很重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这就是晁盖的施政纲领,简单地说就是“同心聚义”。但是这个施政纲领还是比较空洞,不太实在。“大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还应该再讨论一下。大家知道梁山有个酒店,就是朱贵开的那个李家道口酒店,一开始用蒙汗药麻翻人,然后肥肉煎油点灯,瘦肉做成腊肉,那就是完全非人道反人道的事情。到了晁盖时期,书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相信,在晁盖领导下,不应该继续这么做。但是有一次麻倒了戴宗(当时宋江落难,戴宗受命传书路过梁山),朱贵和戴宗之间有一个对话。在对话中朱贵说了一句非常厉害的话,他说:“俺这里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70-38)所以,特别是在评《水浒》批宋江的时候(1975年),有些人抬高这句话,说晁盖是一个彻底革命者,他的纲领就是“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但是这种说法又被后来一些人质疑,说这句话不是晁盖本人说的,而是晁盖部属朱贵说的,能不能代表晁盖本人意思?我觉得只能存疑。在晁盖要不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问题上,整个《水浒传》是不明确的。

晁盖主政梁山都做了什么事呢?首先按照林冲说法,晁盖“作事宽洪,疏财仗义”(70-19),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这事做得很有人情。其次晁盖反击黄安围剿。黄安是个团练(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团长),围剿梁山失败被俘致死。晁盖的一个特点是劫财不劫命,这在书中多次提到。晁盖每次部署众人下山的时候都会吩咐:“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等到部众上山归来的时候,晁盖问“不曾杀人么?”一听说“不曾杀人”就大喜:“我等自今已后不可伤害于人。”(70-19)还有一次,晁盖率领梁山好汉江州城劫法场,救宋江,救戴宗,李逵一路在前面拿起两个板斧见人就砍,晁盖一路在后面叫喊:“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70-39)所以晁盖还真有点人道主义。在那个强盗年代里,杀人不是一件麻烦事情,晁盖劫财不劫命,难能可贵。我只说他劫财不劫命,而不说他劫富济贫。劫财可以近似于劫富,并非等同于劫富,晁盖并未济贫,很少济贫或者无意济贫。那就是说,劫来的财还是强盗集团自己享用,不是救济贫困。所以我们不能把它拔高,说话要有根据。劫财不劫命并不等于劫富济贫。它是“只打土豪,不分田地”,而非“打土豪,分田地”。晁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知恩图报。梁山第一个时期的恩主是柴进,但是王伦并不懂得知恩图报;第二个时期的恩主依次是宋江、朱仝、雷横。所以晁盖特别强调知恩图报,一再跟吴用讲:“古人道:'知恩不报,非为人也。’……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70-19)所以刘唐很快就被派下去送钱给宋江、朱仝、雷横。后面就演绎出宋江的故事了,我们下次再说。

晁盖主政梁山又取得了什么成果呢?这在书中提到,最初的时候是“七八百人”,“七八百人”应该是王伦领导的成果。但是王伦时期“粮少房稀”,这是王伦自己说的。到了晁盖时期,“粮食不计其数”,“号令非比旧日”。这是刘唐说的。从第十九回到第三十四回,梁山泊发展到了“三五千军马”,“官兵捕盗,不敢正眼觑他。”(70-34)这是宋江说的。虽然当时刘唐已上了山,宋江还在山下。但是他俩都是梁山泊知情人。这就是晁盖主政的成就。

晁盖时期有两次排座次。第一次排座次(十二人):晁盖、吴用、公孙胜“鼎分三足”,林冲原来第四现在还是第四,然后刘唐、三阮,最后杜迁、宋万、朱贵以及后来白胜。大体新来的人超过原来旧有的人。第二次排座次(二十一人)。除了原有的人,林冲之后花荣、秦明,刘唐之后黄信,三阮之后燕顺、王英、吕方、郭盛、郑天寿、石勇。大家注意:这次新来的人都是宋江推荐的人。也就是说,晁盖时期队伍壮大有许多人是宋江推荐上山的。宋江这次本来是应该上山的,但是他接到一封家信,说他父亲病亡(其实是父亲骗他的),然后他就离开队伍回家了。所以我们看到晁盖时期梁山做大,但是做大的并不是晁盖的势力,而是宋江的势力。

最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晁盖领兵江州城劫法场,白龙庙小聚会,这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然后在宋江主张下,智取无为军(无为军在江州城的对面),活捉黄文炳(黄文炳是宋江的仇人),下一回我们再讲到。然后晁盖和宋江两个人就率领队伍上山了。上山以后就进入了又一个关节点。

总之,梁山中兴时期是指晁盖时期,形成了以晁盖为核心,吴用、公孙胜“鼎分三足”的领导班子。晁盖为山寨之主,吴用为军师,公孙胜同掌兵权,林冲等共管山寨。中兴时期梁山事业超越普通强盗“打家劫舍”水平,晁盖以“同心聚义”为旗号,作事宽洪,为人仁爱,知恩图报,疏财仗义,招贤纳士而又号令严明,梁山格局、规模迅速改观。

✪整理| 田 真 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修改

✪编辑 | 田 真

筑土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