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衰老——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Dr.博(ID:bestboyalife)
作者:李容 博士
人类害怕衰老,也惧怕死亡。否则怎么会有“不老之泉”的传说,又否则为何秦始皇要派徐福出海求仙。
21世纪,人类在战胜饥饿、瘟疫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如何抗衰老”这个课题再次回归,成为人类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
年轻血液抗衰老
输注“年轻血液”可以逆转衰老症状的最新证据:
1.1 年轻人的血使年老的小鼠更聪明(Young human blood makes old mice smarter)
2017年4月19日,Nature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年轻人血液中存在一种蛋白质------TIMP2,可以活化大脑海马区,提高老年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这是第一次证实,人类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逆转衰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肌肉功能减弱,新陈代谢的减少,以及骨骼结构丧失。
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Tony Wyss Coray教授和Joseph Castellano教授,通过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以期从中发现可用于人类的抗衰老物质。
Tony Wyss-Coray博士
研究发现,输注年轻人血浆的老年小鼠走迷宫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学会躲避笼内电击区域。解剖这些小鼠的大脑组织发现,海马区的细胞------负责学习和记忆,表达更多促进神经突触形成的基因。而在输注老年人血液的小鼠中,没有发现相关基因的表达。
Nature, doi:10.1038/nature.2017.21848
随后对脐带血中和老年血中差异最多的66种蛋白进行研究,这些蛋白也在共血动物实验中进行比对。从众多的候选蛋白中,最终发现,只有TIMP2具有提高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但是这种分子不能让已经丢失的神经细胞重新再生。
研究人员比较,脐带血、老年人血液,联体小鼠血液中的差异表达的66个蛋白质。选择其中的一些蛋白质进行筛选,结果:只有TIMP2蛋白,可以提高老年小鼠的行为能力,但不能让已经丢失的神经细胞重新再生。
众所周知,TIMP2蛋白参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结构。虽然,TIMP2在年轻小鼠的大脑中表达,但从来没有人将TIMP2与学习记忆力联系在一起。Wyss-Coray教授推测,TIMP2蛋白可能作为一个“总开关”,调节参与细胞及血管再生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作用。
1.2 年轻小鼠的血液具有抗衰老的作用(Ageing research: Blood to blood)
2014年5月,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Amy Wagers研究小组,在Science杂志上连续发表2篇文章,阐述来自年轻小鼠的血液的GDF11蛋白,可以让老年小鼠的肌肉和大脑“返老还童”。
“年轻-老年小鼠联体实验”,发现年轻血液中含有GDF11蛋白,通过诱导脑血管重建,增加神经形成,提高嗅觉分辨力。[Science. 2014,344: 630-4.]
Nature, 2015, 517(7535):426-9
随着小鼠的衰老,GDF11蛋白水平下降,补充或给予重组GDF11蛋白,可以刺激受伤部位的骨骼肌再生,增加力量和提高运动耐力[Science. 2014 , 344: 649–652]。
GDF11蛋白的有关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4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注:“联体实验”,将年轻小鼠与年老小鼠的血管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其共享一套血液循环系统。
二、年轻血液无法逆转衰老------“年轻血液”抗衰老机制遭质疑
2.1 GDF11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
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执行董事David Glass发现,GDF11的含量实际上是随着衰老而增加的,这一结果恰好与Wagers研究团队的发现相互矛盾。
接下来,Glass研究团队,使用一组化学品损伤了小鼠的骨骼肌后,再定期给小鼠注射GDF11。最终发现,GDF11似乎通过抑制肌肉自身修复,从而加重损伤。
2.2 老年小鼠血液使年轻小鼠衰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Irina Conboy教授,发现一个惊人的结果,输入老年小鼠血液的年轻小鼠变得机能衰退。本来生机勃勃、身体健康的年轻小鼠在换血之后一下子进入了风烛残年,老态龙钟,各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老年小鼠一样衰老。
研究结果,表明“年轻的血液”并不能成为逆转衰老的“有效药物”,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益。
三、 美国启动大规模年轻血液抗衰老效果试验
斯坦福大学Tony Wyss-Coray教授,创办的Alkahest公司,发起了一项针对年轻血液的研究。该研究纳入18名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旨在评估该疗法的安全性并监测其是否缓解了任何认知或其他方面的症状。
另一项试验,由Ambrosia公司发起,预计为600名35岁及以上的参与者,输注来自年龄在25岁以下的捐赠者的血液。Karmazin介绍说,每个人将在两天的时间里接受约1.5升血液的输注。检测输注前和输注后的1个月的血液,分析可能随年龄发生变化的100多项生物标记,比如血红蛋白水平、炎症标记物等。
四、自噬作用与抗衰老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隅良典
细胞自噬,通常发生在细胞或者机体在缺乏能量、或受到环境胁迫,如缺乏氨基酸、缺氧的情况下,这时,在细胞里会产生双层膜结构,包裹自己一部分衰老和破损的细胞质,运送到溶酶体中进行降解。
一个称为parkin的基因,能够让线粒体DNA突变率从76%降到5%。另一个称为Atg1的基因 (即大隅良典等发现的自噬基因) 则能够将线粒体DNA突变率降低到4%。在老年人和帕金森患者身上,两者都是低活性基因。
这意味着,如果提高parkin和自噬基因的活性,降低线粒体DNA的突变率,就有可能延缓衰老。
未来,对细胞进行大扫除,调节细胞的自噬过程,清除大脑、肌肉和其他组织内受损和突变的线粒体DNA,可以让细胞恢复到更有活力的状态。
五、干细胞抗衰老------北医三院联合博雅干细胞拯救早衰症女孩
干细胞不仅是修修补补,而是根本性的抗衰。
早衰症,患者身体衰老速度比正常衰老过程快5~10倍,样貌像老人,器官亦很快衰退,造成生理机能下降。患病儿童一般只能活到7至20岁,大部分都会死于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
桐桐,一个14岁的女孩,却拥有一副80岁老人的衰老身体:眼窝凹陷,骨瘦如柴,并且完全失去了听力。这是一种世界罕见的疾病——科凯恩氏综合征(早衰症),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
2016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博雅干细胞,开创性的应用健康二胎的干细胞来阻断衰老,这或可让桐桐返老还童。
2016年5月,桐桐妈妈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婴。运用干细胞治疗手段,治疗早衰症女孩,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成为国际首例胎盘干细胞治疗早衰症的病例,也是干细胞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全新突破。
目前,完成了4个疗程的治疗,桐桐的精神状态、运动、饮食均有明显改善。肝功能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听力由100分贝恢复到70分贝,并出现3次月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乔杰院长
3月25日,“2017北京地区妇产科学专业学术年会”,乔杰院长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利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技术治疗早衰症的病例,肯定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老年性耳聋,抗衰老方面的医学价值及应用前景。
随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深入,这名早衰症女孩的生命或将被延长,医学期待这样的“奇迹”。
科技带领人类,向着抗衰老,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参考资料:
1. http://www.nature.com/news/young-human-blood-makes-old-mice-smarter-1.21848
2.https://www.nature.com/news/young-blood-anti-ageing-mechanism-called-into-question-1.17583
3.Nature doi:10.1038/nature.2017.21848
4.Ageing research: Blood to blood. Nature, 2015, 517(7535):426-9
5.Science. 2014,344: 630-4.
6.Science. 2014 , 344: 649–652
7.Cell Metab. 2016 Jul 12;24(1):7-8.
8.Nat Commun. 2016 Nov 22;7:1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