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件 | 墀头——建筑装饰中的“出墙之美”!
中国古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整体构架以砖、木、石为主,工匠们根据建筑构造进行艺术加工,从台基到屋顶,从内部到外部,从构件到整体,都可见到艺术装饰的魅力。
今天我们来说说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之一的墀头(chítóu),俗称“腿子”,或“马头”,北方古建筑常用的雕刻装饰,是墙体立面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追溯墀头的产生,应该是伴随着硬山墙的出现而产生的。硬山屋顶的房屋正面大部分都是门和窗,墀头正处于房屋正面的两侧,是山墙正面最突出的部分,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却非常重要。
硬山式建筑的山墙是由台基处直达屋顶山尖处的,也就是说在山墙处没有出檐,而只在前后有出檐。这时前后檐的伸出是有一定幅度的,不能过大,如果过大就会失去支撑。
但有时候确实需要将前后出檐加长,有的甚至要伸出超过台基的长度,那么这时我们可以将山墙的前后都向外延伸,超出檐柱之外。
也就是在檐柱之外再砌筑上达屋檐、下至台基面的墙体,可以一直砌到台基边上,这样从山墙正面看就多出了一截墙体。这段多出的、檐柱之外的山墙的上部,就叫作“墀头”。
墀头占据了衔接山墙与房檐瓦的部分,筑于一栋房屋的两边墙上,多由叠涩出挑后加以打磨装饰而成,所以成对使用。
中国人非常讲究面子,表现在建筑上就是房屋正面任何一个细小的部分都会精雕细刻。由于墀头特殊的位置,远远看去,像房屋昂扬的颈部,于是含蓄的屋主用尽心思来装饰。
墀头在明代砖的生产大发展之后开始普遍使用。《清式营造则例》对墀头的解释是:“山墙伸出至檐柱外的部分。硬山墀头由下至上一般分为下碱、上身、稍子三个部分,庑殿、歇山、悬山等建筑则无稍子。”
墀头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以檐收顶,为戗檐板,呈弧形,起挑檐作用。中部称炉口,是装饰的主体,形制和图案有多种式样。下部多似须弥座,叫炉腿,有的也叫兀凳腿或花墩。
墀头下碱为山墙的基座,所以多用质量好的细砖砌造,上面多有雕刻。上身部分全部用砖山墙面之外;上段为一块斜置砖板,下端立于挑出的砖上,上端搭在屋檐下的连檐木上,称“戗檐板”。
墀头的装饰主要集中在盘头部分。按清式做法,盘头部分又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用砖层层外挑,一层压一层,逐层挑出。
墀头的装饰简繁不一,简单的则全无雕饰,只叠合多层枭混线。而复杂的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吉祥图案,而且许多院落内的墀头中的图案往往取材于同一类吉祥图案或同一组人物故事,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墀头装饰图案大体上可分五类:
一是植物类图案,有梅兰竹菊,牡丹,卷草等。
二是动物类图案,常用鹤、鹿、麒麟、凤凰、猴子、马、蝙蝠等寓意明确的动物。
三是器物类图案,主要有四艺图,博古图,与宗教渊源的图案。
四是文字图案,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利用汉字的谐音可以作为某种吉祥寓意的表达,这在墀头的装饰运用中也十分普遍。
五是综合类图案,运用多种象征手法,赋予图案更丰富的含义,增加了趣味性和故事性。
从古到今,人们都希望通过建筑表现出更多、更具体的内容,能表现出建筑主人的地位与财势,表现出主人的志趣与人生理念。
这些古建筑上的构件雕刻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智慧,是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