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到雍正(上):降维攻击的战略
战略问题的意义对政治家来说是大于战术的,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此时此地重要,但彼时彼地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但战略层面的较量是重要的。
战略,是降维攻击。
很多人不喜欢康熙,很多人喜欢康熙,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康熙的战略思维是我们要承认的。如果你喜欢,那就去赞扬;如果你讨厌,那就去学习。
上篇先聊康熙。
1
最近又翻了一遍史料,吴三桂的赢面其实不大,但赌一赌的话还是有点的。
康熙把江浙沿海的财政封锁起来了,又把东南耿、尚两家的罪责给免了(耿精忠的被杀在康熙二十年了),同时派兵牢牢控制住四川,这样即便吴三桂能够和陕甘的王辅臣联系上,双方也很难打成一片。
在这个时候,吴三桂能靠的只有自己,能打的只有贵州和湖南。
相当于康熙虽然没有用过兵,手下的军士也不见得多信服自己,但是康熙牢牢占据住了战略地位,经济抓在手里,统一战线做好,切断吴三桂可能的战略转移,把吴三桂牢牢困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从战略角度上看,时间越久,对吴三桂越不利。
翻史料时,一方面在赞叹康熙坐守北京却布局天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想,吴三桂究竟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首先,吴三桂起兵,师出无名,全天下谁都可能师出有名,就吴三桂师出无名,因为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是被吴三桂亲手绞死的,当时清廷要吴三桂把永历带去北京,永历在云南时,几个清兵看到他都忍不住要下跪了,吴三桂为了独据云南,把永历绞死了,就此不再出滇。
但起兵是势在必行了,勉勉强强找了一个自己不知道是引狼入室的理由也就算了,他该怎么打?
康熙把绝大多数兵力都给了赵良栋和图海,前者牢牢控制住四川,后者死死摁住王辅臣。吴三桂面前只有三条路。
下策是往贵州和湖南冲,然后试着突破防线。康熙在贵州和湖南的茶尼和岳乐给的军队是最少的,为什么?吴三桂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就老老实实往里钻了。我要是康熙我做梦都能笑醒,我布了一张网,结果你真的进来了。
然后吴三桂死定了,进出不得。
中策是面对封锁线,打缅甸去。在那里割据,能续上几十年,朝廷也会始终提心吊胆,但这个跟在云南窝着不造反没有太大区别,不过面对当时康熙的部署,吴三桂不敢赌又不想输,只能这么办。
但这样的话,你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一脸疑惑。
上策是赌一把,去四川来一场决战。打赢了赵良栋,天下肯定是你吴三桂的了;打输了,也不枉你吴三桂赌一把,反正这样不赌哪个局面都是死。这是唯一可以让局势逆转的办法,而吴三桂看到赵良栋大军过来,立马跑去打贵州和湖南去了。
你让我说你点啥好……打了一辈子仗,赌了一辈子,最后还没上牌桌就已经露怯了。
再费拉的是,即便打到了贵州和湖南,康熙就算要收网,也得过段时间,胶着之中,康熙说不定先怯了(实录里康熙是会时不时露怯的),到时说不定会有转机,可吴三桂干了一件事。
他……他……他……称……帝……了……
这意味着,我们为明复仇的大将军,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大周皇帝,这下还有谁肯为你卖命啊?
于是呼啦啦,都不等康熙反应过来,树倒猢狲散了。
你起兵,就好好打,要么就乖乖听话。我深刻怀疑吴三桂老了之后就是想做个皇帝玩一玩,这是唯一的解释了。
其它的解释都只有一个结论——
这是一个被人嘲笑的费拉。
当年的辽东总兵,如今的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就这么永远被人嘲笑下去了。
比被人唾骂更狠的,是永远被人嘲笑。
2
现在聊一聊郑氏集团。
清廷对台湾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最重要的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胜利。翻了不少资料,发现很多学者把明郑的覆亡原因归结为郑氏集团内部的倾轧。
是的,这是原因,但这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什么?
要知,彼时的台湾刚刚由开台王颜思齐入岛不到百年,明郑也是因循着荷兰人的布局,人口和经济并不有太大鼎盛,因此整个台湾岛的开垦其实不大(台湾的真正步入大规模开垦要等林爽文之后了)。
那么问题来了,台湾明郑的日常是怎么维持的?
换句话说,钱哪里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南明经济是一脉相承的。很少有人会思考南明几个政权的钱是怎么来的。弘光朝还比较好解释,接下来几个大都是流亡政权,日常开销如何,这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盲区。
永历政权的经费来自孙可望在云南的经营,这一点有机会再说。
邓孔昭的一篇文章《郑氏时期台湾社会经济的若干问题》里引用了一则史料,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案,答案是两个字:日本。
为此我翻阅了一些明遗民东渡的文集,从中大概可以窥探出,自隆武朝起,日本就一直在和南明东南政权进行贸易通商,这是隆武、鲁监国乃至明郑一直以来源源不断有经费的重要原因。所以海盗出身的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可以长期坐稳隆武朝,不只是有军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着中日贸易渠道。
而到了清康熙年间,由于日本和清廷始终未曾有最高方面的往来,因此日本在德川幕府建立以后便停止向中国朝贡,但清日之间的联系却未曾断开,这依赖于维持二百多年的长崎贸易。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和薛明《清前期的中日关系研究》都指出,清初期康熙说,没关系,不朝贡就不朝贡。
康熙并未拘泥于日本没有朝贡这一事实,而是尽力取得对日贸易,此举对明郑集团的打击是致命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日本的铜产量直接关系到清朝的货币稳定。
而失去了长崎贸易的明郑集团发生了什么呢?答案就是文首的那句话:郑氏集团内部的倾轧。
在大家都没外资,自己也没法再生钱的时候,台湾内部的斗争就开始了。所以说清廷收复台湾,不完全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胜利,而这样的战略性胜利是必然且致命的,是不随着位置上那个人是郑经还是郑克塽而转移的。
3
还是让我们从经济角度来理解清廷和沙俄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沙俄可以持续不断骚扰黑龙江,而起初的清廷一直处于被动?答案在两个地名:尼布楚和雅克萨。
尼布楚在后世以《尼布楚条约》而闻名,雅克萨以雅克萨之战而闻名,这两处对沙俄来说极为重要。
如今的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但其实莫斯科对远东的管控力是较弱的,这种弱表现在十六世纪以前沙俄在亚洲没有任何据点,而到了明末,沙俄的触手就深入到了勒拿河,在那里建造了雅库茨克城。而最靠近黑龙江的,便是尼布楚和雅克萨了。
在这两处,沙俄有着长期的贸易,有耕种,有捕貂,而清廷在黑龙江的据点则远在宁古塔,军需粮草和行政区域都较为弱势,这才是清廷在黑龙江初期处于被动状态的原因。
面对这个局面,康熙亲自来到东北,考察了土地、山川、人物、交通,然后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他要求黑龙江的军队面对挑衅,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第二件事,他决定在黑龙江东岸古城的废墟上建立黑龙江城,这就是今天的瑷珲,把宁古塔的军队移驻到此,永远戍边。
第三件事,他下令开辟辽河。这条河是用来运粮的,松花江和黑龙江之间的粮食,就此贯通无阻。
第四件事,他派遣官员丈量土地,并且在黑龙江城和吉林之间设立驿站,加强了中央对东北的管控。
这些事做到一定程度上,雅克萨之战开启了。
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用战略思维思考问题,是不会计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的,因为那些战术上的胜败是无法决定战争结果的。
但康熙做的这些事会。
4
然后康熙亲征噶尔丹。
很多人都以为,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是因为噶尔丹厉害无比,连康熙都必须亲自上马,这么想就错了。
噶尔丹不能说一点也不厉害,但噶尔丹绝对没有长远眼光,这个准格尔的大汗,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康熙亲征噶尔丹的实质是什么?不是打倒噶尔丹,想打倒噶尔丹很容易就能办到,康熙要做的是,统一漠北,而这把刀,就是噶尔丹。
要知道蒙古自元朝以来,就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康熙时期,西北方基本上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漠北的喀尔喀蒙古有土谢图汗部、车陈汗部、扎萨克图汗部和赛因诺颜部,漠西的厄鲁特蒙古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
漠南蒙古一直就对北京特别乖,从顺义王开始,甭管谁坐在位置上,他肯定称臣纳贡,而其它部就不一样了,它们不服北京,却谁也吞不下谁,中央一直在跟它们搞拉锯战,这样的拉锯战使得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然后出现了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噶尔丹要说能力还是有的,他不断扩张,从康熙初年就在着手谋求博硕可图汗的称号。
那么这时康熙什么反应呢?
你噶尔丹每打败一个人,我就加封你一次。你要什么,我就承认你什么。
这件事的背后是什么?一是康熙可以腾出手来去对付三藩、台湾和沙俄,二是康熙默许甚至怂恿噶尔丹继续操作。
噶尔丹的事件不同于三藩、台湾和沙俄。三藩是不服从北京,台湾是尾大不掉的旧事,沙俄是令人头疼的外敌,噶尔丹则属于可以放一放的。
而噶尔丹的事情,也一定得放一放。要放到什么时候?
放到康熙处理完其它事,还放到噶尔丹确立了对厄鲁特四部的统一,更放到噶尔丹准备北并喀尔喀了。
上面说了,厄鲁特是漠西蒙古,噶尔丹已经搞定了,喀尔喀是漠北蒙古,噶尔丹正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康熙开始操作他那盘战略大棋了。通过多伦会盟,他迅速确立了对喀尔喀的领导,人得是自己的,行政体系得是自己的,只有这样,我才能帮你们抵御噶尔丹,否则你们一盘散沙,噶尔丹一定会打败你们。
有一位曾经在新疆因为工作原因研究过地方史的朋友跟我说,要了解准噶尔部的事情,必须着眼于经济。
准噶尔部靠近中亚,学到了先进的技术,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游牧民族了。准格尔部从沙俄处学到了火枪火炮,可以自己筑城、造币。
更重要的是,准格尔部有盐湖,他们不缺盐,中原的盐铁控制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的,漠西蒙古本质上已经接近农耕了。
这和漠南蒙古不同,准噶尔部对中原是没有贸易需求的,这给康熙带来了难度,于是康熙必须把噶尔丹放在最后,与此同时康熙必须下嫁公主,同时通过晋商,前前后后十多年准备物资。
所以要打噶尔丹,很容易。
但是要打败准格尔部,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好友乔植说,康熙的操作,其实是在诱敌深入,通过拉长准噶尔的补给线,把北京和准噶尔拉到了一个大致对等的拳台上,康熙的结果是平定了拳台本身,于是统一漠北。
于是噶尔丹死了。
但噶尔丹的死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还有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
而真正解决准格尔部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康熙的孙子乾隆,等到乾隆取得了伊犁河谷,也就是从那时起,伊犁从佛国走向伊斯兰化。
乔植同学最后是这么说的,新疆问题能靠北京解决,还是要靠铁路、高铁、机场,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培训,以及在打好稳定基础之后向西的一带一路生意。但向西不是为了向西,新疆向西很容易活着,但为了保存这块巨大的战略缓冲地带与前哨,必须让它充分向东之后才有一点向西。
康熙只是开了个引子,完成是在乾隆的手上。
康乾只是开了个引子,完成是在后人的手上。
有些事是要靠好几代甚至十几代人来做的,而做成的前提之一是,从一开始就需要有战略视角,全盘考虑。
5
以上四件事,是康熙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六件事之四,剩下两件事中其一是除鳌拜。
在思考康熙干了啥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一下鳌拜干了啥。史书记载,鳌拜圈地、排挤苏克萨哈,大量任用满人为官。
然后?然后没了。为什么没了?也许是史料没有太多记载,但对于鳌拜这样一个被认为是罪大恶极的人来说,怎么可能不记载?我们来看看鳌拜的三十条罪状就会发现,你鳌拜连造反都没想过,最后连克什克父之坟墓有碍伊家风水,鳌拜出面强迫迁走的事情都写进去了,可就是没有造反。
那基本可以确定,鳌拜没有想过。
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鳌拜必须倒。康熙已经亲政了,但亲政是名义上的,这不能确保他可以掌握一切了,他必须等待时机,打倒鳌拜就是最好的时机。
其实他没有人,他身边只有少年侍卫和索尼的次子索额图,他却还是干了。这说明鳌拜不重要,鳌拜的威胁没那么大,鳌拜自己没有意识到康熙想做什么,鳌拜的那些人也没真正把鳌拜当成铁主人。
康熙最后没有杀几个人,就连鳌拜自己都没被杀。是康熙宽宏大量,还是康熙认为他们并没有太大问题?
看起来康熙不只是为了亲政掌握一切,那康熙他究竟要干什么?
看问题必须要看他之后做了什么。
要知,在辅政大臣时期,内阁被称为内三院,由于朝政由辅政大臣管辖,因此内阁失去了作用,而金之俊于康熙元年离开朝堂后,内阁就不再有南人大学士了。
康熙选择了,重建内阁,增补南人大学士。
所以康熙要干什么?想想就知道,鳌拜主导下的格局,满人多、北方人多,长此以往会变成什么样,元朝已经给出答案了,所以无论如何鳌拜必须离开,鳌拜看起来没有做错,但没有做对、没有看到未来就是做错。
康熙看到了,所以他是康熙。于是没过多久,五六名内阁大学士的配置,就基本上变成了两满人、两北汉人、两南汉人的格局,有力地促成了满汉民族联合、南北地联合的局面——而这是上述四件事康熙能有力完成、有效调用全国各地力量的政治基础,是康熙朝乃至有清一代的战略基础。
完成了这些之后的第二年,康熙做了一件事。
他去了清孝陵,第一次祭拜了自己的父亲,顺治皇帝。而顺治皇帝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顺治的遗诏,那是一份罪己诏,第一条就是,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
所以我们明白了,康熙终于可以亲自来完成父亲的想法了,他去孝陵,不仅仅是释放政治信号,也许也是对这些年想祭拜而不得的一种解脱。
6
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统漠北,这五件事乍看起来,虽然复杂,但当我们理清了康熙的战略意图后,会发现康熙几乎是处于不败之地的。
这就意味着,它们看起来没有那么复杂。
那么复杂的是什么?复杂的是后面四件事是几乎同步进行的,我们往往会默认这四件事是四个孤立事件,只需要一个个完成就足够了,但事实上耿精忠和郑经之间始终有联系,准格尔部和沙俄之间也交往密切,这就相当于康熙面对的棋局,不是可以按时间一一着手下的,而是必须从一开始就全盘考虑。
从一开始就必须看到三藩、台湾、沙俄和准格尔部间的关系。所以,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时,迅速理清哪个是此刻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以及及时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是战略家最大的作用就在这里。
康熙初年,在他还没有亲政时,局面是什么样呢?吴三桂绞死了永历,独据云南;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孤悬海外;沙俄入侵了黑龙江,虎视眈眈;准格尔部蓄势待发,蠢蠢欲动。
而到吴三桂终于忍不住开始称帝时,局势又是如何呢?吴三桂终于被康熙困在那里出不来了,而明郑却可以不断分散清兵注意力,与此同时,沙俄趁机深入,修起了城堡,而噶尔丹已经吞并了叶尔羌。
等到噶尔丹饮药自杀时,康熙做了三十六年皇帝,此时三藩、台湾、沙俄都已经安定,前前后后康熙花的时间是多少?
二十四年。
但我们的问题其实是,康熙后面的二十多年执政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可以说,当康熙把疆域传给雍正时,版图是几乎没有变化的,唯一的不同就是西藏更加归顺,而康熙使用的办法之所以我们没有特地拿出来说,是因为这和他后来做的很多事本质是一样的。
大家津津乐道于康熙的六件事,但最后一件事不能完全说成了九子夺嫡,这是基于阿哥们的视角来看的,从康熙的视角来看呢?
我们翻阅《清史稿·圣祖本纪》,卷八·本纪八,康熙四十一年到六十一年,二十一年时间里,康熙只做了一件事,交换存量。
如果说康熙的前半生是在面对一个岌岌可危的局面,不断做增量,那么在增量做到一定程度后,他就开始交换存量了。
不要小瞧这件事,尽管我们说准格尔部的最终解决是在乾隆手上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康熙没有意识去完成,康熙只是很清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他完不成。
他在等噶尔丹死了之后,能做的事情就只有交换存量。
《清史稿·卷八·本纪第八·圣祖本纪第三》,没有了前两卷的浩浩荡荡和洋洋洒洒,但更加绵里藏针。这一卷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康熙朝晚期频繁的人事调动。
虽然存量很足够,但是存量即便这么足够,要分存量的人还是会越来越多,而康熙此时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意识到做增量的办法还有海外贸易,那么他就必须有效遏制住这个趋势,我们之前说的台湾内部倾轧严重,就是没有遏制住的表现。
遏制的办法没有最好,但是有先后之分。康熙选择的是比较平和的一种,频繁更换官员、多次南巡视察、以夺嫡敲打、笼络西藏……这一系列事情,都是在稳住存量,把存量固定在一个范围内。
有人说康熙是仁君,也有人说康熙放纵臣子,这都对,也都不对,康熙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把存量稳住。
如果稳不住呢?所以我们知道了,康熙为什么会选雍亲王做皇帝了,因为遏制住这个趋势还有一个办法,开刀。
所以雍正的出现是必然,如果出现的不是雍正,如果康熙还能再活二十年,那么他也一定会这么做的。没有什么雍正比康熙有觉悟、康熙比雍正更仁慈的说法,非要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形势比人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