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芳芳(签约作家)丨短篇小说《青春回忆录》

短篇小说《青春回忆录》

作者:沭阳芳芳(签约作家)

又见月儿挂天边

月儿依然还是故乡的明

……:……………………………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也不知究竟从何时起。人到中年的沭阳,我总是会开始不停地怀旧。难道是因为我们的年龄大了,而逐渐衰老的缘故吗?特别是每到中秋月圆时,更会容易浮想联翩 ……

记得三十年前,我和陈春莲,肖尚珏 ,我们三个老同学,那时候的我们,都在孙村中学读初中一年级,之所以会说我们是老同学,不是今天才称老的,而在当时我们就彼此呼之为老同学了,我和春莲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小在一块儿长大的。因为,她是我姑妈家的隔壁邻居。

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每逢节假日,不是去舅舅家,找舅舅家孙女儿玩,就是去姑妈家,找姑妈的外孙女儿玩。因为,当时我是家中的幼女,哥哥姐姐他们都比我要大十几、或是二十几岁的。由于我长姐  (也就是我的姐娘) 她生的三个孩子,则都是男孩子,因此,我便成了家中的刁蛮小公主。

由于当年生活条件,生存环境不好。因为当时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才导致我的父母老来得女。因此,我与哥哥姐姐们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年龄上的差异。因此,我在家里就没有玩伴儿。因此,一到星期天,我不是去当时的国家公有制矿山白马山,去找矿山子弟同学马玉珍,潘尚霞,王程琳,吴月红她们,我们在一起学习交流。我们在一起玩耍、一起打闹嬉戏。

除此以外,便是常去舅舅家,找舅舅家孙女  ( 侯维红 )  或是去我姑妈家,去找姑妈家的外孙女儿她们俩玩儿,然而凑巧的是,我的这两个表侄女儿,她们俩个人的名字都叫做 “ 小红 ” 我姑妈家的外孙女,她名叫( 何为红 )  而陈春莲,她与我姑妈家的外孙女小红,她俩则又是邻居。因此自然而然的,我就与她慢慢的就熟悉了起来。

然而老肖,我们从读小学时,就成天粘在了一起,那时候还是生产队,还是个大集体,因为平时我们几个人,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算是可以。因此,经常性的代表学校或是公社,到县里参加小学生作文以及数学竞赛,因此我们三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们儿,铁哥们儿。

待到我们到镇上去读初中的时候,我们仨儿又在同一所学校,可却不在同一个班级里读书,只是,我们三个人的成绩有好有坏,然而我们是分三个学年,才上了同一所初中一年级的,若是换成现在,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儿,或这也算是个天方夜谭了吧?

因为,那个时候,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的话,还是可以去重新复习补考的,在我们这三个人中,就数我的年龄最小,春莲比我大两岁半,尚珏她也比我大了一岁还多一点儿。

记得那年,春莲读五年级,我与尚珏读四年级,在生活中,我们彼此相互照应,放学回家,也经常是结伴而行,后来上了中学,学校在镇上,当时叫孙村公社,离家有七、八公里多的路程,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然而,那个时候,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又没有公交车子可以来回往返。

因此,这一程的路,这一段的时间,便是我们几个人在一起,交流的最佳最好的机会,因为平时我们不在一个年级,都在各自上课,平时也没有什么时间,可以让我们随便接触,那时侯的中秋节,也不像现在这样,也没有什么小长假之类的。

依然记得,节日那天也不是星期天。因此,我们还得照常去上课,平时我们住在学校,因此也不能回家,我们三个就凑到一块,叽叽喳喳一阵嘀咕之后,决定在一起过节。

依稀记得,三十年前的那个中秋,我们白天从街上,买了一块一斤重的月饼,预备着晚上赏月。而那些和我们一样,没有回家过节的同学,看到我们仨人竟然有如此的雅兴,一个个都投来了好奇与羡慕的目光,而我们只顾小声地说话,开心地叙说着,自己对节日的,一点儿小小的人生感悟。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我们的情绪也逐渐高涨了起来,我切开了油酥酥的月饼,每人一块,愉快地分享,然而多余的一部分,则让尚珏送给了她的同学们。我们嘴里嚼着又甜又香的月饼,眼睛望着天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畅想着自己将来的人生理想。

记得那时候,央视还没有开播中秋晚会,然而我们的赏月三人组,应该是民间中秋晚会的萌芽吧 ?因为,那时的我,就痴迷于写诗,尚珏酷爱的则是画画,她也喜欢朗诵,偶尔给我编辑的校园文学小报上撰稿,发挥特长。

兴之所至,尚珏用她优柔的声音,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莲则用她极富女中音磁性的声音,感慨激昂满怀深情的吟诵,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 》而我也在忙着给她俩倒水,鼓掌,气氛竟然是那么的热情与浓烈。

那晚的月亮皎洁如水,像一只银白的圆盘,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之上,我们从月光诗词,谈到社会现象,再谈到了家国情怀,甚至还争论起,月亮到底哪里圆的话题。

有人说,月是故乡明,也有人说,天下月亮一样圆,我也想起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胡适先生说过 “ 月亮也是美国的圆 ” 于是,当时年少无知的我们,就批评起了他的崇洋媚外思想,这许多种说法,到底月亮哪里圆,哪里明呢 ?

我们仨个人热烈地讨论着,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们都不同意胡适的话,认为一个中国人怎么能说美国的月亮会比中国的圆呢?只是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我们在批判他的同时,却不曾像他那样,去验证一下,他到底有没有说过这话呢?

胡适先生,他是一个著名的大学者,他有很深的旧学根基和道统的,因此他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的说出,这样容易让人诟病的话语呢?

因为,我们当时也不曾这样,仔细认真的思考过,由于当年的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度娘可寻,自然也就会去深信不疑的了。时至今日,我读了胡适许多的著作,仍然还是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时至今日,三十年已经悄然逝去了,然而,当年那轮令人悸动的月亮,至今仍旧高高的,悬挂在我的心间。后来,因为家中某种因素。我只能噙着眼泪,忍痛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最亲爱的老师、同学,与心爱的课堂。而春莲与尚珏,她俩则双双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开始放飞了她们的梦想。

后来的某些年,尚珏结婚后随她爱人去了大连,她一边拿着教鞭,一边继续着她的文学梦,春莲她也嫁到了城里,过着教书育人的惬意生活,她现在仍旧热衷于配乐诗朗诵。而我,却在农村等死混着日子。

为了生活,我不得不放下心爱的笔墨纸砚,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只是最近两年,我的宝贝孩子不在我的身边,因此在我闲瑕,空虚,孤独,寂寞之余,才偶然重拾书本,忙里偷闲,偷偷的享受几天中年女人的文学梦想,以及文艺情怀,这也算是和文字结缘,只不过是缘浅缘深而已罢了。

如今,又到中秋,又是月圆,春莲她依旧徜徉于人间天堂,弹奏着她心中春的序曲、理想的赞歌,爱的篇章。而尚珏则随着她爱人去了邢台,跟她上大学的闺女在一起过节,只有我一人留守家乡,独自仰望星空,回忆着三十年前的那个硕大无比的月亮。

时至今日,不知天各一方的她俩,此夜是否也在回忆,三十年前的那次校园走廊上的三人聚会,那个无比美丽的夜晚?真的渴望能够情景再现。因为,当年的那轮月亮,足可以伴随我们一生的记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田,永远地在我心灵深处传唱。以此慰藉灵魂深处的空旷。

三十年前的那个硕大无比的月亮啊,我一直认为,那个才是最圆最圆的,它依然还是如此,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最纯、最真、最深、最亮、亦是最美最美哒。

致傻傻的沭阳芳芳,愿你从今往后的人生之路,能够越来越好,祈愿你永远幸福平安 ,亦能够老有所想,老有所乐,加油吧!相信自己,你也一定可以的。

公元 2016年仲秋初稿于横岭陋室

文/沭阳芳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道芳,曾用名,周幼琳。笔名,沭阳芳芳。微信昵称 蔓歌*清风,女,汉族。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巾帼爱心公益志愿者,繁昌春谷诗词协会会员,东方诗词协会会员。金榜头条网络平台认证编辑,平生酷爱音乐、绘画、摄影、诗词以及散文。所创作品,均都散见于多家诗刊,网站与纸质书刊。愿与歌舞为伴,诚交笔墨为友。现为《金秋文学》签约作家。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