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宫廷秘事:二宫并争 国本不定 ——男人版宫斗剧

假期结束,继续与各位闲聊三国。欢迎关注转发

上期聊了吴国的女人版宫斗剧,今天聊同样发生在吴国的男人版宫斗剧。

事情缘起于孙权扶持鲁王孙霸与太子孙和分庭抗礼,表面上看是孙和、孙霸兄弟二人夺嫡,背后隐藏的则是孙权与江东世族的争权夺利。

现在许多人认为这件事情是孙权老糊涂了,做出来的昏聩事情,从上面那段话的表述来看,似乎也是这样。已经立了太子,还扶持一个鲁王出来对抗太子,这不是糊涂昏聩又是什么呢?

真要这么简单就没必要聊这件事情了,可以直接说,孙权老了,糊涂了,昏聩了,嫌日子过得太清闲,没事找事,挑唆儿子们闹腾,把家闹得鸡犬不宁,把国闹得混乱不堪。天下哪有这样的父亲,哪有这样的帝王?

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还得花费一番功夫去抽丝剥茧,仔细探寻。

孙权几十年不立王后、皇后,世子、太子却很早就立了。

孙权有史可查的儿子有七个,依次为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

221年,这时孙权还臣服于曹丕。刚禅汉建魏的曹丕不听刘晔的劝谏,封赐孙权为吴王,同时要求孙权送长子孙登入洛阳为人质。

孙权不愿意送孙登入洛阳,三番五次地找各种借口推辞,引起魏国群臣的疑猜和愤怒,扬言要武力征吴。孙权就立孙登为世子,以此杜绝魏国的纠缠。(此时孙登十二岁)

上期说过,不知道孙权的正妻是谁,孙权也不立后,这七个儿子中究竟谁是嫡子弄不清楚,能够弄清楚的是孙登是长子,也符合立长的原则。

二宫并争中没孙登什么事,他已经去世了,聊他是为了理清楚孙权立太子的过程以及培养太子的思路和举措。

229年,孙权称帝,孙登成为皇太子。巧合的是,和曹丕为太子时有“四友”相助一样,孙登也有“四友”: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张休(张昭之子)、顾谭(顾雍之孙)、陈表(陈武之庶子),都是儒学世家或功臣之后。

这些人只是陪读,真正厉害的是老师。名士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都是东宫官员。汉末大儒郑玄的学生,也是名儒的程秉为太子太傅。河南名儒征崇为太子“率更令”(太子府官职),以至当时就有“东宫号为多士”的说法。

同年九月,孙权由武昌迁都建业,又让上大将军陆逊加入辅佐太子孙登的行列,掌武昌留事。

从孙权为孙登安排的伴读和老师来看,都是江东、北方世族的精英子弟和儒学名人。一批名儒和名士每天围绕在身边,想不受影响都不行。孙登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个符合儒家道德行为规范的人。

遗憾的是,这个很有可能成为符合儒家“仁君”标准的太子身体太差。241年,三十三岁的孙登因病去世,死前特地上疏孙权,除了请求孙权“笃养神光,加羞珍膳”的孝敬之心以外,还在立储、用人、施政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孙登的上疏有父子之情、兄弟之谊,情真意切;也有君臣之义、社稷之心,公忠体国,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宋朝人叶适对孙登的评价相当高,认为:“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世无人能及,曹丕、曹植都不值一提,吓人。

孙登死后,孙权立三子十九岁的孙和为太子,此时孙登、孙虑已死,故仍然是立长。像为孙登选择师友时一样,孙权也为孙和指定了名儒为师,功臣子弟为侍从。

孙和被立为太子,和其母王夫人有很大的关系。孙权当时宠爱王夫人,爱屋及乌,也宠爱孙和。其实在孙登没死前,孙权就有立孙和的意图,孙登已经有所察觉,有将太子位让给孙和的想法。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别人都是打破脑袋争太子,孙和却要将到手的太子拱手相送,其中有不得已的地方。

孙和因母得宠,而孙登的短处恰好是生母低贱,养母废处,失去了一层有效的保护,太子之位并非牢不可破。孙登如果不死也有可能被废黜。孙登死前上疏中点名推荐孙和接任太子,可以说是公忠之心,但也可以看出孙登已经觉察出孙权对孙和的宠爱,不然不会直接建议立孙和。

立嫡事涉国本,最多也就是建议孙权注意这个问题而已。历史上也很少见太子死前指名道姓地建议由另一位皇子来接替自己的事情。

不管怎样,孙和总是符合立长的原则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簇拥在身边的也是一批儒学名士。孙和十四岁时,在阚泽的教育下,已有“好学下士,甚见称述”的良好表现,成为太子后在老师宾友的熏陶下,更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和前太子孙登十分相近,以前拥护太子孙登的儒学朝臣又转而拥护孙和。

太子聪颖,母亲得宠,大臣拥护,按说孙权就该以其为唯一的接班人精心栽培,谁知孙权不按套路出牌,生生弄出一个鲁王来与孙和分庭抗礼。

就在立太子的当年八月,孙权立四子孙霸为鲁王。与太子在同一宫室接受大臣的朝拜,没有储君与皇子之分,已是违背礼制的作法。

东吴朝堂上堂而皇之地出现“二宫并争”的奇特现象。群臣分为两派,明争暗斗。公主孙鲁班插手其间,兴风作浪(参阅本号《公主也疯狂——搅乱东吴政局的女人》)。朝政一片混乱。

这种诡异的机制下,想不混乱都难。设想一下,你是个打工仔,老板让他的两个儿子来做副总经理,其中一个会成为将来的老板。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

两边都不得罪,也可以,那就注定你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平庸一生。

两边都巴结,不可能,到头来两边都会觉得你是叛徒,最终结果会比两边都不得罪更惨,注定被抛弃。

想要谋取将来的富贵,你只有一条路可走,在你的认知范围内选定一方去巴结投靠,然后参与到打压另一方的行动当中去,以确保本方最终胜出。

同样的道理,其他人也只能这样做。帮派就这么形成并开打。

果然,没过多久,孙权就发现朝臣中有可能形成太子帮和鲁王帮的趋势,立即以让二人闭门修学为借口,杜绝二人与朝臣的往来,想以此断绝二人与朝臣之间的联系,防止党争。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明确太子与皇子的等级区别,强调太子的储君地位,打消鲁王及其追随者的非分之想,甚至剥夺鲁王的王位。当然,反之也行,明明白白地废掉孙和的太子之位,改立孙霸为太子。

不论怎样做,都只能坚持一个原则,继承人只能有一个,否则就会乱。孙权这种作法明显是治标不治本,于事无补。

于是,文武百官举国中分,形成太子帮与鲁王帮两个敌对阵营,并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残酷争斗。

太子帮成员主要由儒学世家子弟组成,鲁王帮成员主要由皇室外戚和寒族子弟组成。(双方名单都太长,不一一列举)

双方各有优劣。鲁王帮有孙权的支持,皇权至高无上,这是绝对优势;但鲁王是皇子,没有和太子平起平坐的合法性,这是先天性劣势。

太子帮的优势是太子的合法地位,劣势则是缺乏来自皇权的支持,但江东世族豪门的力量也不弱,他们凭借太子的合法性取得道义上的优势,以此与皇权相抗衡。

正因为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才导致最终的结果异常惨烈。如果一方具备明显强于对方的力量,弱的一方会迅速失败,反而没那么惨。

太子帮的领袖是陆逊。鲁王帮的核心人物是孙鲁班和杨竺。孙鲁班居内挑拨离间,杨竺居外摇旗呐喊,目的是“欲废太子,立鲁王”。

公开场合上,鲁王帮利用与孙权近在咫尺,关系紧密的优势,不断地在孙权面前诋毁太子帮。太子帮也想晋见孙权当面陈述,但十分困难,只能通过多人不断的上疏,营造声势,从理论上声张和维护太子的合法性。

私底下双方各施手段,花样百出,力所能及地打压对方。

如孙鲁班诬陷孙和母子,跟踪监视孙和。孙弘甚至在孙权病重时伪造诏书赐死了朱据。杨竺罗列了陆逊二十条罪状控告陆逊。

太子帮也同样进行秘密活动。举一件极富电视剧情节的事为例。

有一天,孙权秘密召见杨竺,征询杨竺对鲁王的看法。为了保密,专门屏退左右与杨竺单独交谈。杨竺极力赞美鲁王,认为应立为太子,孙权认同杨竺的说法,有了立鲁王之心。

二人交谈完后离去,房内归于沉寂。片刻之后,孙权卧榻之下竟然钻出一个人来,悄无声息地离开房间,迅速去到东宫。

这就叫家贼难防,原来太子在得知孙权召见杨竺时,立即安排亲信潜藏在孙权卧榻之下偷听,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重要情报。

正好太子帮成员陆胤要到武昌,到太子处辞行。太子不见,传话叫陆胤在车里等着,然后微服偷跑到陆胤车上,将此事告诉了陆胤,让其转告陆逊,赶紧上表进谏。

果然陆逊“有表极谏”,比往常更为激烈,并直接说出了孙权与杨竺密谋立鲁王的事情。

这事让孙权很尴尬,也很生气,那么机密的事情怎么这么快就泄露了?就两个人在场,只能是杨竺走漏了消息,因此指斥杨竺。

杨竺没有走漏消息,自然不服,为自己抗辩。孙权就让杨竺自己去把这件事查清楚,自证清白。

杨竺发现最近只有陆胤到过武昌,一定是陆胤说的,就把这个线索告诉了孙权。孙权派人去追问陆逊是怎么知道要立鲁王的消息,陆逊诚实回答是陆胤说的。

孙权召陆胤来审问,陆胤自然要为太子隐瞒,就诬告是杨竺说的。孙权把二人一起下狱。杨竺经不起刑讯逼供,只好承认是自己说的。

孙权先就有这样的怀疑,见他承认了,就立即将其斩杀。

很像一出谍报剧吧?

类似的争斗不止这一件。太子帮的活动套路基本上是在京城的人四处打探消息,一有新情况立即告诉陆逊,陆逊就马上上表抗争。

陆逊连续不断地上疏维护孙和,并要求进京面见孙权,呈述嫡庶之分,挽救孙权的失误。孙权对陆逊的干涉十分不满,多次派遣中使去训斥责让陆逊,导致陆逊“愤恚”而死。

为了维护本集团的政治利益,双方不论阴谋阳谋都无所不用其极。政治斗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没什么亲情、人情可讲,此言不虚。

二宫并争近十年,到了250年五月,孙权见两派闹得不可开交,严重影响了朝政的运行,不处理已经不行了,但孙权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是担心如果纠正自己的错误会导致太子帮独大对自己不利,干脆一锅端,废太子孙和,流放故鄣。赐死鲁王孙霸。

二宫并争以两败俱伤的结果收场,但情形不完全一样。

太子孙和被废流放,保住了性命,其党羽则没有那么幸运,可说是伤亡惨重。吾粲、朱据等十几人被杀,顾谭、顾承等人被流放,陈正、陈象等人更惨,被族诛。有史家认为,宫闱事变,从未如此惨烈。

鲁王孙霸被杀,其党羽却没受多大损失,除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几人被杀,杨竺的哥哥杨穆被流放外,其余主要成员如孙鲁班、孙峻、孙弘等毫发无伤,转而支持孙亮,在诛杀诸葛恪之后执掌朝政。

孙权在二宫并争后期曾对孙峻说过:“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既然知道袁绍废长立幼导致失败的事,为什么会在立孙和后又扶持孙霸与太子分庭抗礼并想立孙霸取而代之呢?

真相只有一个,就是孙权仍然念念不忘集权。

东汉灭亡,除了皇帝昏聩,宦官、外戚执政扰乱朝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豪门世族政治上把持仕进,左右朝局,经济上兼并土地,聚敛财富,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危害。

三国是对儒学豪门世族治国的颠覆,继承儒学治国的袁绍、刘表相继灭亡,寒族出身的曹操、刘备、孙权取得成功。曹操、诸葛亮主要以法家思想治国,处处体现出对儒学豪门的反对,同时都是高度集权。

同样出身寒族的孙权也想这样做,但吴国的具体情况使孙权不得不和江东儒学世族联合,有时甚至是妥协,但这并不能说孙权就放弃了这种想法,恰恰相反,孙权随时都在作这样的努力。

孙权渴望集权之心很早就有了,226年,魏国曹叡即位,陆逊给孙权上表,提醒孙权注意魏国采取“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的国策后,会使魏国力量更加强大,可能给吴国带来更大的隐患。

孙权不以为然,给诸葛瑾写信谈论这个问题,其希望能高度集权之心,在这封信中表露无遗。

在对曹睿政权做了一番没有事实依据自说自话的臆想分析后,孙权说出了自己的执政思想:一、威权不专,事情就会出现差错;二、要集权,不能分权。

江东孙氏出身寒族,一向被儒学豪门世族所轻视甚至鄙视。孙坚时,出身于显赫世族琅琊王氏的荆州刺史王睿素来瞧不起孙坚,最后被孙坚逼死。(参阅本号《孙坚:最正宗的瓜娃子 最勇猛的愣头青》)

孙策时,出身江东世族的庐江太守陆康瞧不起孙策。

孙权时,同样是江东陆氏子弟,陆康之子陆绩临死前自作墓志铭,只承认自己是汉朝志士,不承认是吴国臣民,根本没把吴国放在眼里。

孙氏集团是依靠强大的武力来压制江东世族,孙策立足江东时就杀了很多豪强世族。江东世族在合作则生存,反对则消亡的情形下被迫采取合作态度,其中以吴郡陆氏最为明显。

陆孙恩怨从东吴立国到灭亡一直纠缠不休。孙坚作长沙太守时曾越界征讨去援救庐江太守陆康作宜春长的从子,这是恩。孙策时攻打陆康,间接造成陆康身死,这是怨。

孙权时为笼络陆氏,把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并让其进入自己幕府,后放其外任。陆逊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在事关东吴发展壮大生死存亡的荆州之战、夷陵之战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东吴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也使陆氏成为吴国最大的家族,人才辈出,一直延续到晋朝。

虽然陆逊只能依靠东吴政权来拯救和复兴陆氏,但又不完全认同孙权的统治方法,经常上疏对孙权的国策提出意见建议,既是维护东吴政权,也是代表江东世族对国是的看法。

特别是在二宫并争时极力维护太子孙和的合法地位,与孙权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陆逊是太子帮领袖,也因此成了孙权必欲除之的人。

孙权对陆逊一直是又用、又防、又压,从中也可以看出孙权对待江东世族的矛盾心理。

用不必说了,上大将军、丞相集一身,可见重用。

防也很明显,虽任其为朝廷重臣,却又远置武昌,不让其入朝。

压则是二宫并争时经常派中使去责问训斥陆逊,给陆逊带来极大的刺激和伤害,史称其“愤恚致卒”,就是愤恨而死,而不是忧愤、忧怒而死,这是很值得玩味的。

孙权并没有因为陆逊死了就放弃对陆逊的追究,陆逊死后,孙权把杨竺指控陆逊的二十件事情拿来审问陆逊的儿子立节中郎将陆抗,陆抗逐条解答,证明都是诬陷,孙权才不再追究。从孙权要求陆抗逐一解释这些罪状的情形来看,孙权是在信与不信之间犹疑。

孙权后来认识到错怪了陆逊。陆抗到建业治病,治好后准备返回驻地柴桑。孙权流泪与他告别时亲口承认有负于陆逊,也有负于陆抗。

知道了孙权的执政思想,问题就迎刃而解。儒学豪门世族在孙权后期逐渐壮大并掌握部分政权,孙权感到权力受到了威胁。而他们培养和拥护的吴国政权继承人也接受了儒学思想,成为他们的同类,继位后将成为他们的代表,使吴国政权儒学化,孙权又感到孙氏江山的延续受到了威胁。

于是孙权有意扶持孙霸,培植以主要由皇室外戚成员和寒族子弟组成的新的政治力量,来对抗儒学世族的政治势力。

也就是说,孙权并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糊里糊涂地做了这件事情,而是有意识地在做这件事情。皇权体制下的帝王想要高度集权,可以理解,错的是拿这件事关国家兴衰的立嫡大事来作为集权的手段和途径。用民间的话来说叫看对了病,开错了方子。

250年,孙权废孙和立不满十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这已经是因爱立嫡,犯了立嫡的大忌,当时孙亮的哥哥孙奋、孙休还在。(如果是在第二年立潘夫人为皇后以后立孙亮为太子还可以算是立嫡)

孙亮继位后,主弱臣强,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执掌朝政,孙亮形同傀儡,最后还被孙綝废掉,改立孙休。

所有这些祸根都源于孙权。孙权二十多年前亲口对曹叡“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的预测,没想到却应在了自己的身上,不亦悲乎!

(0)

相关推荐

  • 杨竺:各为其主,各自施为

     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呀.汉末三国时期各势力均有官吏为其效力,他们的结局各不相同,有人功成名就,有人黯然失色.本篇就来聊聊杨竺. 关于杨竺的记载并不多,都散 ...

  • 他是孙权的女婿,吴国4次动荡他扮演了不同角色,最后被伪诏赐死

    其实这是陆逊 人无完人,谁都有冲动的时候,三国时期的人们也一样.曹操杀了孔融.崔琰,袁绍杀了田丰,刘备杀了张裕,刘禅杀了刘琰,孙权就更厉害了,请出一位见证者,朱据,字子范. 吴郡朱氏 朱据是吴郡朱氏子 ...

  • 孙权的晚年昏招:从二子并重到二子并毁

    二子并重 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帝孙权,在现在看来还未出象牙塔的年纪就成为一方之主,屡次面临内忧外患,实际执掌江东地区五十余年,是无可争议的开国之君和响当当的人物,还留下了诸如孙权劝学的佳话. 但是,小编在 ...

  •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有3个根本原因,陆逊还是败给了现实

    俗话说得好:"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因此在古代有很多大臣也都因为皇帝下令而结束生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的很多大臣,大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为功高而死.最常见的就是初 ...

  • 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是一件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及后 ...

  • 孙权年轻时抗曹操夺荆州,称帝后逼死儿子和陆逊,为何差别如此大

    孙权是三国政权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他的父亲孙坚与曹操.刘备是同一代人,算起来他是曹操.刘备的儿子一辈的人,曹操曾经评价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称赞孙权的意思,说生个儿子就要生个像孙权这样的人. 孙权9 ...

  • 曾经火烧连营,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为何最终会被孙权逼死

    陆逊可以算是东吴阵营里的一位后起之秀.孙策去世时,陆逊才仅仅十八岁,直到三年后,陆逊二十一岁时,才成为了孙权手下的一名幕僚. 这个年纪,即使放在英雄辈出的三国史中,也实在年轻得有些可怕.在做了十多年& ...

  • 孙权的宫闱秘事:后位虚悬 家事不宁 ——真实版宫斗剧之一

    聊完孙坚.孙策,自然该轮到孙权了.但孙权是三国时期执掌政权最久的领袖人物,长达五十二年,聊起来太长,其中又会涉及许多典章制度.国策措施等比较枯燥的内容,不太好玩,大家也不一定感兴趣. 本号很早以前曾经 ...

  • 台风天家族秘事:抢银行争遗产,化作白骨汇大海

    看<台风家族>,有一段看哭了. 日本电影人拍家庭片很有传统,也很有特色,和风的细腻非常动人. 从小津安二郎.佐佐部清到山田洋次.是枝裕和,都是家庭片大家. 从<东京物语>.&l ...

  • 二宫之争牵连了吴国多少国戚?

    关于孙和.孙霸的二宫之争已经写了4篇,建议还是合在一起看.为了有始有终,前边挖的坑就在本篇填上吧,二宫之争里涉及了多少皇亲国戚. 先把名单摆上,支持孙和者:陆逊.顾谭.朱据.丁密.施绩.滕胤.诸葛恪k ...

  • 吴国在二宫之争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都在写二宫之争,已经分别提过事件的诱因,孙和.孙霸的党羽,以及他们的下场.那么再回首,按时间顺序捋一遍事件,这动荡的时期. 吴赤乌四年(241年),太子孙登逝世,孙权为此伤心不已,有一道诏书&qu ...

  • 二宫之争中鲁王党有多少损失?

    前文已经提过了二宫之争中太子党的损失,孙和.孙霸的争斗属于两败俱伤,孙和这边损失惨重,孙霸这边也不遑多让,毕竟笑到最后的不是他们. 再来看看这份名单,支持孙霸者:全寄.吴安.杨竺.孙奇.孙鲁班.孙弘. ...

  • 二宫之争中太子党损失了哪些人?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前文已经介绍了二宫之争的背景,不动刀不代表斗争不酷烈,本篇就来看看这里边损失了多少人. 依然要列一份名单,一般来说将孙和.孙霸列为对立的两方,他们的支持者也都划归成 ...

  • 陆逊:是什么引发了二宫之争?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陆逊经历极其丰富,晚年还连续遇到了暨艳案.隐蕃案.吕壹案,以及最终身陨的二宫之争,本篇介绍下背景. 写在前面,本来只是想写写陆逊的,后来发觉陆逊牵扯了很多事,无论是主动 ...

  • 《孙和传》:帝王之子薄如翼,二宫之争败谗言!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42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孙和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孙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