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的练法
桩 功
纵观目前市面上所教学的桩功,它们的要求与细节各不相同,所以你要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练法,还得擦亮眼睛,这个不是说看看文章视频就知道的,如果能,都不需要传承了。因为有的东西不适合每一个人的,毕竟每个时代都不乏贪图小便宜白嫖之人,因为免费,所以不珍惜。但是往往是免费的付出的代价最大!
此桩功集八卦拳和太极拳的要领于一身,具有动静相兼,姿势大方,动作缠绵等特点,经常锻炼有培育元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祛病保健的效果。一、精神集中、思想宁静,凝神定意,扫除万虑。二、周身放松,舒适得力,四肢、关节、躯体、内脏,都尽可能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即能维持姿势,又不得用力。三、呼吸均匀自然,切忌入为造作。
要 领
练功时衣服要宽舒,以穿布鞋为佳。要选择空气新鲜,安静无风的泥土地上练。
1、姿势:
练功时,首先全身自上面下放松一遍。要求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敛臀提肛(使任督两脉经气自然相通),气沉丹田。下颊内收,舌舐上滕,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开胸(两肩窝处有向外撑圆之意)虚腋,两大腿根向外撑并,二肱圆,掌心内凹,手掌呈圆弧形,虎口要圆。五趾抓地,手心与脚心有内吸之意。
练此桩功要掌握松、静、圆、缓、正、连六项原则:
(1)松:全身肌肉关节要放松舒展,不用拙力,劲有往下沉的意思。
(2)静:精神集中,排除杂念,目光内含,意守全身。
(3)圆:姿势呈圆弧形,外抱内撑,内气饱满,无凹凸缺陷处。
(4)缓:速度缓慢均匀。
(5)正:头正身直,中正安舒,百会与会阴始终保持一条直线。
(6)连:以腰为主宰,带动周身,上下相随,节节贯通。
2、意念:
意表现在神,神之机在目。本功法意念采用太极十三势中的“定”。"定”不是专注一方,而是内外都能照顾到。"定”也是内外相合的关键,通过“定”的意念,容易使整个身躯好象凝成一个球形,有利于入静,产生内气。随着功夫日进,内气充盈,可感到整个身躯如打满气的皮球,饱满充实。
3、呼吸:
本功法采用自然呼吸法,“气以直养而无害”。随着入静,呼吸自会逐渐深长。
效应:在行功时,会出现局部发热,手指发麻,发胀,身上如蚁爬,肌肉跳动等感觉,这是内气在体内运行的表现,属正常现象。本功法是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为原则,纯属自然,不易出偏差。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功用,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方法―站桩。
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称其为“桩”,是因为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站桩功可粗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种,各门派武术中的桩功又有所不同。
练习方法
1、面向南方,两脚分立,足跟相距约两脚宽,左足脚尖朝前,在足脚尖朝西南方向,两手手心相对,向前平举与肩平,比肩稍宽,屈膝下蹲。
2、以腰胯为轴渐渐向左转,重心移向左腿,成左实右虚步。右脚不要离地。两手以中指为轴,同时翻掌成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待身体转到鼻尖,膝和足趾成一线止。
3、左足蹬地,以腰胯为轴向右渐渐旋转,重心移向右腿成右弓左箭步。同时两手以中指为轴翻掌成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待身体转到鼻尖、膝和足趾成一线止。
4、右足蹬地,身体向左转,与动作2相同。
5、练功时间,初练每次10分钟左右,逐渐增至半小时。
6、收势时当姿势在动作3时,身体向左转,面对南方,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手翻掌成掌心相对,右足脚跟为轴转脚尖对正前方,屈肘,手指相对,手掌平行收至胸前,缓慢下按至小腹,两手分垂于腿侧,同时两脚并立与肩宽,静立2~3分钟,就可收功。
收功之干洗法
是用练功后的余气,对头、脸、耳、手、足等部位进行摩擦,使该部得到元气的充养,起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强身美颜、抗皮肤的衰老作用。准备:收功后,趁掌心正热、将双掌搓擦得更热。(1)洗手:双手相互搓擦手掌、手背、手指间,以舒通手的血络,约五分钟。(2)洗头:双手四指并拢从两颞擦向后枕、.上头顶到前额,印堂穴,转向两侧轻擦太阳穴,在转向颞侧,反复擦至头皮发热。(3)洗面:用左手横擦前额、双手从.上到下摩擦面部,用双食指中节从内眦向外眦擦上、下眼脸,用食指擦鼻翼两侧,上到鼻根,下达迎香穴,各36次。(4)洗耳:用食、拇指夹着耳轮、耳垂两边上下摩擦用食指尖在耳内凹陷处按压,将耳垂往下拉几次,用中指弹耳背几次。(5)洗足:先在足三里穴按摩36下,再从足三.里穴沿小腿外侧向下摩擦到足根36次,前后用手掌在足底涌泉穴摩擦发热。
练功注意事项
主要是练运精、气、神,而核心是精。若练功而不注意养精(适当控制性生活)是什么也练不出的,更谈不上冶病,一定要坚持养精,认真做到“百日补亏”,方能达到预期效果。作用是宁神、调息、静思、明心。在进人松静境界时,让呼吸听其自然,心无所托,完全人静,一切感官活动和思维暂时停止,在恍惚之间仿佛感到自身并不存在,有虚无飘渺之感,使大脑皮质进人内抑制状态。临床应用对一般虚损、劳伤、各类慢性疾患都有一定的帮助。
作为养生保健的方法,练功时要宽衣解带,松静自如,思想集中,严戒急躁。遇暴风骤雨,酷暑严寒,皆不宜练功。环境要安静,不论室内室外,林园广场或草地,都要空气新鲜。时间最好在清晨,不少于半小时为宜,亦可因人制宜。
下雨、降雾、大风时、应改在室内进行锻炼。
感冒、发烧、吐血的人暂勿练功.
饭后半小时内不练
刚练过功,不要喝凉水。
出了汗,要小心防止着凉。
练功时切勿与人谈话,如被人打断,应再从头练起。
孕妇在3个月后,暂勿练功。
初练功时,会有这样几种反应:(1)四肢酸痛。(2)手心发麻。(3)手臂发抖。(4)胸、腹部发胀。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不必惊疑;多练几天以后,这些反应自然会消失。练功稍久后,又有放屁、打呃、出汗、发热等反应,这些都是好现象。经过3~4个月以后,每次练功时口津增多,并有清甜的感觉;练至半年以后,每次练功完毕,可感到全身无比的畅快。如间歇1~2天不锻炼,反面感到不舒服。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