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让孩子“预学”新教材危害大,但适当预习却是有益

【家教智慧 第891期】

暑期过半,开学临近,许多家长忙着帮孩子收心,在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还提前购买了新学期的教材,方便孩子预习。

据8月6日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报道,杭城许多家长想自行购买课本,可眼看暑假过半,心心念念的新课本连影子都没看到。最郁闷的一位爸爸,连跑三次书店都没买到,快要绝望了……

对家长的“预习焦虑”,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说预习是“抢跑”,不仅没必要,还有害;有人说,预习很有必要,可让孩子熟悉新内容,新学期学习有的放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向左走?向右行?让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加剧了孩子和家长预习焦虑。

在这里,首先当厘清,预习的概念和意义。礼记有云:“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所谓预习,就是为提前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如何准备?就是提前熟知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都有哪些内容,有何要求?以便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所以,预习为更好学习新知提供前提。预习一般包括三种类型:课前预习、单元预习和整册预习。

课前预习和单元预习显然都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的。整册预习当然是在新学期之前——也就是在假期里进行的。需要说明的是,整册预习不是“学习”,更不是提前学会,而只是了解,比如语文,通过预习知道本册有多少单元,每个单元有几篇课文,每个单元的课文大体都是什么内容,每个单元、课文主要有哪些要求等,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学为快”,生字、新词、课文大意主旨啊等,最好是写出一些学后心得感悟,当然,这个“学”,是一种自学,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欢的方式进行,并无特定套路。

那种像正式学习一样,提前将几篇课文或几个单元“学完”,字词读会、写会,课后题全部“弄通”,作业全部做好的做法,不叫预习,是一种提前学习,亦即我们通常说的“预学”,这种“预学”是一种“抢跑”性学习。这种做法,由于假期时间有限,教师(培训机构大多不是正式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有限,学习速率快,学生的“学习”不过是囫囵吞枣,学不深、学不透,造成夹生饭,开学后,到了学校,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所以,“预习”不是“抢跑”,对孩子新学期学习有益,“预学”则是抢跑,对孩子学习无益!

作为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培训机构“洗脑”,但也不要大撒把,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适当让孩子预习新学期内容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至于课本,如果教材不发生太大变化,借上一级学生的就可以了,没必要买新教材;如果教材发生变化,比如小学语文,今年新学期将全面改版——不过网上电子版也早已普天盖地,家长到网上下载来看就可以,如有必要,当然也可以打印出来,但却没必要打印全册!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