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二)
今天开始讲汤感审美的主客体。
汤感审美的主体是人,这一点似乎没必要再废话。但也不能否认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成为汤感审美的主体。所以我们需要给“人”加上一个定语——【有(汤感)审美直觉】的人。
解释下,“审美直觉”即“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直觉收获审美快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别在于收获审美快感之前要先进行审美判断,而生理快感则是直接条件反射,前期没有什么判断过程。
审美判断并非是要拿什么具体的审美标准去对标,而是要为能否获得审美快感给出一种猜测性的推断。这种东西更多的是依靠审美经验,而初习审美也常常判断失误,所以要师从。
如果一定要为审美判断给出个依凭,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产生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即现实超脱感。也就是审美对象多大程度上能赋予你超脱现实的感受,这种感受越强烈,审美预期越大。比如当你被雪山的高大与圣洁所震撼,被大海的浩瀚与善变所折服,被花朵的芬芳、美丽所倾倒,在那一刻你是脱离现实的,获得了某种超脱感。虽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对象(后文言及),但也与个人的审美能力正相关。
审美能力需要后天启蒙与培养,而少有先天就具有的审美能力。天生的只有生理本能,而审美直觉需要本能做基础。生理快感在本能获得满足时产生,而审美快感超越了具体的生理本能与现实功利性(功利,保值增值、保健养生之类也)。
如此不进行专门的启蒙与培养是很难达到的。很多自悟不得者就往往停留在了“本能”与“现实功利”的层面:动辄就只能用好喝不好喝评价口感,用价格去衡量价值,追溯原料、工艺、仓储去作证价值……,统统是未得汤感审美之门径。
审美能力一旦获得,朝暮精进至日用而不知,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直觉判断。重新审视,你会发现它的确不是本能层面或带有功利性的,而这就是审美直觉。
陈丹青在看到那幅《海边渔夫》时,就莫名觉得好,甚至都明确知道自己说不出好在哪里(到现在他也没说清)。他将那幅小小的印刷品装裱上框,日日观摩。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喊来了刘小东,也不说干啥。刘晓东在屋子里溜达,逐一看着他挂在墙上的画,最后停在了那幅小画片前,用陈丹青的原话就是——
看了好久,
一脸痛苦,
然后声音软下来,轻轻地说:“我操!画得太好了……”
——《局部 I》陈丹青
据他说后来才知道那是梵 · 高早期的未完成作品(拜托,还是未完成作品)。
显然,陈获得了审美快感,——高级的审美快感。不可言说,或难以言说正是审美内向性的表现。刘的反应足以印证陈的审美直觉是对的,至于到最后考据出是否为梵 · 高作品已经不太重要了。
审美需求,产生于审美能力建立之时。有审美能力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审美需求,只是某些客观条件会限制、压抑这种需求的满足。而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则很难拥有真正的审美需求,他们至多会产生审美渴望。审美渴望对应的不是审美行为,而是审美学习。但很多人不会(其实是不屑于)去学习,最后只满足于去佯装审美,而成为了某种普遍意义上的审美假象、虚假审美。
有人更是直白:“我喝不出你所谓的层次、起落、变化,只是能喝出它好喝!我觉得就够了。”我很欣赏这种诚恳,至少人家明确定位于用感知本能来喝茶,——只用感知本能来喝茶,不屑于什么汤感审美,——这倒让我省了很多话。
审美直觉还涉及到人的审美敏感度。对审美过程越谙熟,对过程中的信息捕捉就越自如放松,越细腻精微,越详实充分。可见,谙熟审美过程提升了审美敏感度,但它总有一个感知上限,就是对没有经验过的领域、内容、深度往往是无感或不敏感的。这就提出了——只有经历种种才有审美种种的可能。
虽然我不大情愿,可我必须承认,但凡能呈现至真至美的往往是经历坎坷者居多。远的司马迁、李白、苏轼、李清照、赵之谦、徐渭,近的沈从文、张爱玲、老舍、史铁生,国外的卡夫卡、梵 · 高,你熟悉的罗大佑、李宗盛、蔡琴,无不是一言难尽。究其原因,可能正是他们积累了更多可被同构的人生情感素材供筛选打磨,很多已超越了你的生活经验,足以打动你 。但你未曾真正经历过,又何谈感同身受?而你又真的想经历么?
所以,算是友情提示吧——审美,要懂得适可而止。同样,你或许也能明白,成为汤感审美的主体没那么简单,一入茶汤深似海,万劫不复回头路。要不还是用本能喝喝茶算了……
至此,汤感审美主体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有个问题需要提一句。
具有一定哲学思辨能力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既然审美要超越功利性,那审美需求本身算不算功利性呢?
康德自己挖的坑儿连他自己都没给填上。但就个人经验而论,我倾向于认同审美需求具有功利性,但这种功利性的目的指向是现实疏离感。换种说法就是审美需求对应一种更高级的功利目的——超越现实。
好了,审美主体就讲到这里,下次我们讲汤感审美对象。
对了,陈丹青就自己说不清为什么喜欢那幅画而一直耿耿于怀,至今还称那幅画为“沙滩上的小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