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官绿
官绿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是指正绿色,纯绿色。
古籍记载还是很多的:
宋陆游 《遣兴》诗:"风来弱柳摇官绿,云破奇峰涌帝青。" 明陶宗仪 《辍耕录·写象秘诀》:"官绿,即枝条绿是。"《西游记》第四十七回:"身上穿一件红闪黄的纻丝袄,上套着一件官绿缎子棋盘领的披风。"《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娘子胡氏﹞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穿一件织金官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高底花鞋。
《水浒传》第五十五回:... 春台上先摺了一领柴绣圆领;又摺一领官绿衬里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绣踢串,一个护 ...
《西游记》第四十七回:上穿一件红闪黄的纻丝袄,上套着一件官绿缎子棋盘领的披风;腰间系一条大红花 ...
南宋《瓶粟斋诗话五编》:《小园绝句》云:"石榴红与海棠红,猩血燕支染不同。衬出一庭官绿色,苍苔雨湿夕阳中。"
《儒林外史》第三回:.. 时是十月中旬,天气尚暖,穿著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裾
从以上古籍资料来看,官绿作为色彩名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明代更多。
官绿色与青色相配居多。
官绿色到底长啥样?从文字记载看最具体的说明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金陵本)》第二十四卷:。时珍曰∶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浓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
明确记载为“(绿豆)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注意,是颜色鲜亮的才可称为官绿,色深的只能称为油绿。通俗说,就是官绿比油绿浅,但色泽更鲜亮。
清代以前的染色法都是天然染色,官绿色的染色法记载极少,仅有《布经》记载了染料及媒染剂的成分是:
官绿 宝石蓝脚地、槐米二十五斤、白矾七斤、广灰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官绿是蓝黄套染而成。靛蓝的中蓝打底,再用槐米加明矾及草木灰套染。这里,打底的靛蓝深度就很关键了,无法准确计算靛蓝的用量和深度,全凭染匠的一双慧眼。
笔者的体会是,要染好此色,首先得将布料做好前处理,不留杂质;染靛蓝时需小心,先染浅蓝,待颜色到宝蓝色即可,清洗干净浮色,再将明矾充分溶化后加槐米液。温度按植物染的常用温度,时间的把握上要到位,适而可止。
官绿属于正绿,稍不留意就偏了,还真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儿。唯其不易,更觉珍贵!
染匠 黄荣华 庚子年冬月初一于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