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团圆饭,阖家欢乐幸福年—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9)

【家教智慧 第369期】

除夕夜,团圆饭,阖家欢乐幸福年

除夕要吃团圆饭,这是过年的规定动作。

团圆饭有讲究,第一,要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吃一样的饭—水饺。

有人说,平时全家不围在一起吃饭吗?一家人吃得饭不一样吗?是的,在我们家乡,过去平时一家人吃饭是要分桌的。家中老人在“大桌”(堂屋里的八仙桌)上吃,年轻人和孩子在“小桌”(切菜和面用的矮桌)上吃。两桌人吃得饭也是不一样的,大桌上有菜,小桌上只有咸菜;大桌上吃的是白面做得面条、烙饼之类,小桌上吃得则是粗面窝头或饼子,亦或是只有煮得鲜地瓜。

这是因为,在过去,经济困难,家中细粮——小麦特少,只供上了岁数的老人吃尚不宽余,年轻人和孩子平时里是很少能吃到白面的。至于炒菜,更是少之又少。不仅是因为没菜,更是因为没油,在我的记忆里,每家都有一个油罐子,大约能盛5斤油,这一罐子油,是要吃一年的。炒菜时不像现在用勺子舀。家家都有一个油漂子——一个银元大小的白铁片,中间略凹,在上面钉上一个把。炒菜时,用油漂子在油里漂一下,倒在锅里,也就是锅里刚刚有一点点油,油虽少,菜却可炒得不少。

不仅因为饭菜不一样要分桌吃,这里面也彰显着对家长长辈老人的尊爱,不是一家人分了等级。

第二,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不是随便吃,是有程序的。

又有朋友说了,吃饭难道还不是一起同时吃吗?是的,一家人即便同一桌吃饭也是不同时的。

在我们家乡,一餐有菜(或是咸菜)、饭(馒头、窝头或烙饼之类)和汤(玉米粥之类)三种。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既要做菜,又要做饭,还要烧汤,因而,饭菜上来,男人和孩子先吃,等到把汤浇好了,端上桌,妇女才开始上桌吃饭。这个时候,桌上已是残羹冷炙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吃饭时咸菜条都吃得很少,饭也吃得很少,吃饭主要就是喝汤,如果汤烧少了(不是烧少了,而是我们喝多了),母亲就喝水。因此,母亲一直体弱多病,不到六十就去世了,我想,这都是为了让我们姊妹多吃一点而亏了她自己啊!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除夕这顿团圆饭,要等饭菜都做好,全家人都围坐在桌前,团圆饭才正式开始。

由家中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老人先吃第一口,细细品尝咽下后,然后开始念叨:“肉香,香肉,我给小孙孙(女)刀(我们这里方言,用筷子夹菜)块肉。过年肉里福气多,孙孙(女)来年快长个儿”。一边念叨,一边用筷子刀起一块肉,放到家中最小的孙子(女)的碗里。这时,孩子父母便会让孩子说:“谢谢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过年好!”老人听了,脸上绽开笑容:“好好,过年好,过年好,来来,我们一起吃水饺!”至此,全家人才开始开吃。老人家吃得慢,但碗中却始终有两个水饺,等到全家人都吃饱吃好了,老人会问,“都吃好了吗?”大家说“都吃好了!”——注意,这里是“吃好了”,不能用“吃完了!"——老人说:“过年的饺子碗中余,年年岁岁有饭吃!——注意,这里是“余”不是“剩”——这样,过年的团圆饭就算“吃好了”!

过年的圆团饭,不仅体现了家庭和睦,更是体现了尊老爱幼——在整个家庭中,老人是第一位的;在老人的心目中,孩子是第一位的。第一筷,家中老人不动,谁也不能动!而第二筷,老人却是给最小的孩子!在这样隆重的尊老爱幼氛围之下,孩子的心灵会受到震撼;在这样的尊老爱幼氛围濡染中,我们孩子爱到的教育,那是任何语言说教所不能比拟的。

反观当下,我们不少家庭却失去了这种尊老爱幼之风,不仅是平时,就连过年团圆饭,都是孩子第一,从第一道菜开始,孩子就开始吃,等到菜齐了,大家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孩子早吃饱喝足跑到一旁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任凭大人怎么喊,孩子却懒得都不肯应一声,即便领了老人的红包,也有不少是只忙着数钱,连谢谢都想不起来说……

过年的团圆饭,不仅是一餐饭,更是一个无声的教育强磁场,团圆饭的吃法和规矩,不仅是美好的祝福和祝愿,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愿我们年轻的父母们明白,带着孩子回家过年,不仅仅是看望父母,使父母心安,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前链接:走亲戚为什么要“作假”—春节要告诉孩子的那些事(1)

二十四,要送年,尊老爱幼永承传—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2)

二十五,买衣服,一年到头都有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3)

二十六,毛猪肉,福香四溢飘满屋—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4)

二十七,炸丸子,幸福日子油满池—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5)

二十八,馒头发,生活蒸蒸财运大—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6)

二十九,扫尘走,生活安康多幸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7)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

  • 这才是中秋团圆饭该有的样子,5个鸡蛋做一盘,上桌就是一大硬菜

    这才是中秋团圆饭该有的样子,5个鸡蛋做一盘,上桌就是一大硬菜

  • 让过程中节日味道更浓

    昨天教学<中华传统节日>作文,我把教材中的两个提示整合为: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并写出在过节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观察学生的作文,这样的整合是有效的,学生能够按照自 ...

  • 散文||难忘妈妈的味道

    难忘妈妈的味道 江浙一兵||江苏 在我们的记忆中,最忘不了的是妈妈的味道,尤其是妈妈做的饭菜,那是天底下最香甜的美味,无论游子离开故乡多么久远,妈妈在与不在身边,只要一提到故乡,妈妈的味道会让我们魂牵 ...

  • 这才是中秋团圆饭该有的样子,做法简单,上桌就是一道硬菜,真香

    这才是中秋团圆饭该有的样子,做法简单,上桌就是一道硬菜,真香

  • 给年夜饭加道菜,“百鸟归巢”端上桌,寓意一家团圆,阖家欢乐

    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饱含着家人对团圆的期盼,在年年岁岁相似的菜肴与味道中,有着不同的成长与经历,无一不传递着"阖家"的幸福与团圆.分享年夜饭的第十七道菜"百鸟归巢" ...

  • 【洞庭作家】刘朝朝/怀念伯母

    怀念伯母 作者:刘朝朝 时间从指尖流失,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随着时间的飞逝和年岁的增长,我便有了越来越多的怀旧情结.往事常常从我记忆的储存盒里飞出,它们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特别是每逢过年时,我就 ...

  • 母亲节,祝母亲健康长寿

    题记 人到中年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老人,这种感觉有时是那样地情不自禁. 母亲今年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用自己并不太坚强的身体,支撑着一个家. 常听大姨说起,母亲小时候体弱多病,姥爷死得早,母亲姊妹四 ...

  • 家种合欢,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肠断秦台吹箫客,日西春尽到来迟."这是唐朝李隐<相思树上>描述的合欢;杜甫<佳人>:"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q ...

  • “土暖气”,暖幸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6)

    [家教智慧 第376期] "土暖气",暖幸福 过年走亲戚,亲戚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路上冷吗?快到炉子跟前烤烤!" 为什么这句话成为来客的口头语,因为,在我们农村 ...

  • 二十九,扫尘走,生活安康多幸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7)

    [家教智慧 第368期] 二十九,扫尘走,生活安康多幸福 "二十九,扫尘走."在我们这个地方,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扫尘". 所谓扫尘,就是打扫房屋与庭院.这个打扫 ...

  • 二十七,炸丸子,幸福日子油满池—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5)

    [家教智慧 第366期] 二十七,炸丸子,幸福日子油满池 在我们这里,过年三件事,毛猪肉,蒸馒头,炸丸子. 炸丸子,是小孩子的叫法,大人们则叫"过油"."过油" ...

  • 【桐梓老童谣】第2期║张维:过年那些好耍事儿

    桐梓民间"老童谣" 原题:年味是儿时的歌谣 作者:张维 (原载<天眼新闻>) 说到年味,总会想起与过年有关的歌谣,与之相伴的还有那些满是乡愁的往事. 过去在农村,常常用 ...

  • 娜姐:过年那点事儿

    过年那点事儿 王彩娜 现在回忆起来,小时候过年更有意思,虽然穷,但正因为穷,对过年的那种渴望更甚. 那时候很少吃肉,好像连白面都不够吃,清楚de2记得,娘经常给我们贴饼子,我就偷偷告诉舅姥爷,舅姥爷把 ...

  • 苏美林|儿时过年那些尴尬事儿

    文|苏美林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小时候,最盼的是过新年.在我小小的头脑里新年就是一把打开百宝箱的钥匙,新年一到,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好戴的就笑嘻嘻地纷纷蹦到我身边. 刚进腊月,一身破裤烂袄的我 ...

  • 南通作家朱一卉:南通人过年的那些事儿

    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 ...

  • 难忘过年的那些事儿

    一年又一年,如今又要过年了.在农村,老话说"一入腊月就是年",可如今腊八都过去了,记忆里浓浓的年味去哪了呢?冷清的乡村道路,没有了往日过年前的热闹,更没有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场景,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