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闸往事:曾经镇江农贸市场的“龙头老大”,满满老镇江回忆!

镇江人说的“京口闸”有三个涵义:一是明清时代的石闸遗址,在中华路东侧,现陆小波故居北侧。二是一座重要的水利枢纽之名,此闸始建于1958年。1996 年经过实施桥、闸、站三位一体改造,建成如今的京口闸水利枢纽。

三是一个片区名字,在宝塔路北、中华路中段、潮水沟(巷)南、打索街东出口的范围内,一般是指“京口闸农贸市场”的简称。

我们今天聊的是第三个——京口闸片区,当年热闹非常,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也是很多周边地区的孩子童年成长的地方。

俯瞰八十年代的京口闸(陈大经老师拍摄)

01

京口闸片区是运河、长江的交汇处,人口稠密,有官方经济,但民间经济更多。过去水上有船舶运输线,陆上有镇江最大的农贸市场。因为关系民生,老百姓家里柴米油盐以及生活的必需品都很多都从这个地方购买,生意灵活非主流,反而显得更有世俗烟火气。

京口闸原本就有土产市场的基础,丹徒县土产杂品公司就开设在这边。农贸市场大约在七十年代末放开,市区市场也不多。京口闸市场的粮油、瓜果和农贸市场鼎足而立,慢慢成为市区农贸市场的“龙头老大”。

粮油经营户驻扎在运河沿线,农副产品在中华路一带露天摆摊,瓜果则放在道路两旁。当时的市场是露天市场,最多一些摊贩撑起伞拉起雨布做生意。虽然市场简陋,但市场生机勃勃,人气旺盛。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其他地方类的商品都是计划供应,到这里来买,虽然价格贵了一点点,但能解决大问题。所以在这里,不用票券,没有买不到的东西,也没有卖不掉的东西。

京口闸市场的一天由蔬菜批发拉开序幕,蔬菜交易每天从凌晨开始,一直忙到早上8点落市。

那时,新民洲、江心洲、世业洲、金山附近,甚至高桥的农副产品,都是当地农民乘4点头班摆渡过江而来,5点左右到京口闸,然后批发出去,进入千家万户。

菜农送菜来京口闸,基本上是手提肩挑,少数用自行车运输,一趟最多一二百斤,到市场后,他们大都是自产自销。

扬州的一些特产,像瓜洲一带香干、臭干什么的,也是通过摆渡过来叫卖,京口闸经常能听到“香干臭干,十二圩的五香茶干”这些经典吆喝。

瓜果批发生意,后来在京口闸搞得很红火。

镇江是北方水果进入苏南的第一站,外地水果源源不断地渡江而来,瓜果生意火爆,来了都是一车车清,一车瓜果能一个上午就卖掉,剩下过夜的很少。

(陈大经老师作品)

02

京口闸建起顶棚市场是在80年代中期,这是市区第一家顶棚市场。

顶棚市场便于工商部门划行归市,将经营户分成水产、肉类、豆制品、家禽等行业,农副产品全部上柜台,不再放在地上。

建顶棚后,京口闸在华东地区名声更响了,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京口闸市场几乎成为镇江集贸市场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他们仍有一个京口闸情结。

市场放开后,浮桥巷到船闸一线的浮桥巷,两边就被顺着运河南下的苏北和山东批发生意的占领了。

沿河的一边搭了一排水泥房,又能做买卖,又能当临时仓库,北来的运农产品的船就在河边直接搬运上下,能吃苦的苏北或山东人,有时候就在水泥房里对付着开伙、睡觉,有的人甚至是拖家带口来京口闸的。

靠民居的一边,也被有效利用空间,在沿边搭起顶棚,做批发的货主就用料石垒砌成台子,然后用沉甸甸的麻袋堆积成小门面,批发和零售。

所以这条浮桥巷,总是充斥着讨价还价的“侉”音,顺带着靠近船闸的面点铺、凉粉摊子,生意都是火火的。

时间一长,这些外来户和周边的居民也混得很熟悉了,一改初来时候的拘束,也因为这种批发的生意虽然赚钱,但日子枯燥啊。80年代末,有人就自己花钱买了一个收音机,天天播放当时的流行歌——《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破烂王》、《敢问路在何方》等,一解平日的苦闷。

1989年江苏省十大知名市场排行榜上,京口闸市场名列第二。

(陈大经老师作品)

03

从潮水沟一直到中华路小学旁这带,因为农贸的兴盛而热闹,也因为兴盛带来了脏乱差——垃圾中转站、粪便中转站布置在这里,使周边环境更为恶化,整治难度更为复杂。

可以说,京口闸地区尽管充满经济活力,却一直在被边缘化。当年镇江轮廓小,这一带确是到了城市边缘。

80年代时,校名还是叫“中华路中心小学”的母校,几位校领导坐不住了。但知识分子的他们又放不下身段去讨说法,于是用了一招迂回战术。

先发动中、高年级的孩子去搞环境走访,呼吁保护大运河,然后学校厕所边墙上的黑板报,写满了“大运河在哭泣”等血泪控诉,这些充满时事的作文满满的都是小学生内心的呐喊。

然后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找和工商、城管有关系的资源,摆事实、讲道理,总不能天天让娃们闻臭味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啊,“救救孩子”。

这些办法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我记得区里面还特别来人看了一下受苦的孩子。

曾经的中华路中心小学。

(陈大经老师拍摄)

1997年底,京口闸室内市场开业,但昔日的“龙头”显得力不从心。

市区农贸市场迅速发展,受城市变迁、老城改造及市场格局不合理等影响,京口闸市场慢慢萎缩了。这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搞了三十多年的菜篮子工程。

如今,还在京口闸农贸市场批发起主导地位的,是水产、家禽、调味品、豆制品、蔬菜、农副品等大户,主要供应市区各大饭店、酒家和一些机构的食堂。

这些大户在京口闸闯荡了十几年到二十几年以上,他们从小摊小贩做起,慢慢做起门面,逐步发展成今天的大户。

这样的一个蔬菜米粮大户可以配送十多个单位,每天披星戴月,辛苦非常。

2000年之后,京口闸农贸市场引进近20户调味品大户,一举成为市区最大的调味品、干货市场,品种有数千个,辐射整个镇江市。镇江人喜欢吃火锅,很少有人知道,在一段时间内,京口闸批发出去的调味品占领了镇江火锅店半壁江山。

陈大经老师拍摄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农贸市场的火爆场面再也不见,水上物流早已成为了历史,造了路,盖了楼,环境日渐在变好,可是周边人气也是锐减,一点没有过去那种世俗的热闹。

对于有京口闸情结的人来说,只可惜了京口闸这块黄金宝地了。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