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一十首《行舟》(李益)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中唐·李益·七言绝句】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拼音版
[作品介绍]
《行舟》是中唐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该首诗却以悠闲之笔写出一段淡淡的乡愁,极富情韵。
[注释]
⑴扬子:今江苏省仪征市。位于扬州西南。
[译文]
阳光明媚,柳花飘飘扬扬坠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随手采起菱花,任凭小舟顺碧流飘转。
望乡楼上凭栏远望,这满眼风光,我却无心赏景,只思念塞北故乡。
[作者介绍]
壹/
贰/
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一般写思乡情深之作,不免有哀婉之辞,但这首诗却以悠闲之笔写出一段淡淡的乡愁,读来别有一番情韵。
一叶小舟行驶在扬子江中,岸上绿柳飞絮,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欣赏着那随波荡漾的点点红菱。看来诗人悠闲得很。然而,面对这江水碧澄、红菱泛波的明媚春色,诗人为什么毫不动容?莫非那随风入怀的柳絮,使他回忆起'杨柳依依'的离乡之日?莫非一年一度的春色使他想到久羁异乡的处境?细心的读者在细研诗意之时,心中不免会生出这些疑窦。
如果说,读前两句时读者的疑窦还是一种敏感的猜测,那么后两句诗则给了一个明证。'闻道风光满扬子',春到扬子,人所共见,诗人却只是听人道来,可见他对这大好春光是既不想看,也不愿看,毫无兴趣的了。难怪他斜卧舟头,不理会那撩人的红菱碧波哩!那么他行舟江上又是为何呢?'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被一腔乡愁所驱而来到江上的。怪不得那善解人意的柳絮会逐舟而来,扑入游子的襟怀!'天晴'二字大有深意。晴天丽日正是游春的大好时日,诗人却要趁着此际登楼望乡,也许他以为天晴气爽,可以极目千里、望断云天吧?尽管诗人没有明说,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他的用心。
读罢全诗,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位独卧舟头,百无聊赖的诗人形象,在扬子江的烂漫春光中,他显得多么孤寂啊!我们不难从中品出一丝落寞惆怅的苦味。
叁/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其中虚实相生,情景和谐,是一首含蓄隽永的小诗。
前两句是实写,实中有虚。诗人斜卧的小舟在扬子江中前行,片片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舟中。触目即景,亲切真实。诗人多次写杨花柳絮,其《汴河曲》曰:“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是怀古诗,从“杨花”生发出深沉的历史感慨。此诗首句:“柳花飞入正行舟”,当“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之际,诗人作何感想呢?于是,引出下一句:“卧引菱花信碧流”,其中“菱花”是关键字眼,是指菱花镜。古人称六角形的铜镜为菱花镜,或曰镜背刻有菱花者为菱花镜。《埤雅群说》还说:“镜谓之菱花,以其面平光影所成如此。”故诗人常有以菱花指代镜子,李白《代美人愁镜》其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宋人宋祁《笔次》诗:“菱花照鬓感流年,始觉空名尽偶然。”“卧引菱花”,即卧引菱花镜,“引”即“持”。《后汉书《朱浮传》有“引镜窥影”之语,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引镜皆明目”之句,可资参证。早在东晋就有谢道韫以柳絮喻雪花的佳话。因柳絮如雪,而白发亦似雪,所以当柳絮飞入舟中,落到诗人身上,从镜中又照见自己 “早生华发”的面孔,怎能不感慨万千呢? 立功边塞本是李益这位“关西将家子”的夙愿,然而“生涯在镜中” (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壮志未酬,徒染“两鬓雪”,时光无情地流逝,恰如江水滚滚而去,他所有的只能是“菱花照鬓感流年”而已。在寓目即景的景语中,能婉转地透露出诗人的身世之感,虚中有实,引人遐想。
后两句点明思乡题旨。第三句从“行舟”而来,诗人行舟江上,自然想起人们夸说扬子江两岸春光明媚的话。说“闻道”,暗示无心观赏此地风光,对“风光满扬子”这一点不加任何评说,这时的心情颇与王粲避难荆州相类:“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登楼赋》) “人情同于怀土”,既然“扬子”无吸引力,那么,末句的登楼望乡便是极其自然的了。实际上,第一句的柳絮纷飞已为“上望乡楼”埋下伏笔。柳和柳絮是古代文学家感物伤怀的触媒,或由此而“恨久离”(如梁刘邈《折杨柳》),或由此而“怀故乡”(如梁萧绎《折杨柳》)。所以,李益以 “柳花飞入”发端,以 “上望乡楼” 收束,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内。全诗意脉相连,承转自如,曲尽情致,余味无穷。
肆/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诗人客游扬州时写了这首诗。
想象得出,这次诗人乘船而行完全是为了观赏风景。
首句“柳花飞入”四字既透示了观赏风景时节,又淡淡点染出了其景致的妩媚动人;而其用“飞入”则更形象具体地状写出了柳花飘飞的方向。这是一幅淡雅可人的春光图。而一个“正”字,则给人以闯入其中的感觉,恰到好处地将其外部环境和主体行为有力地挽合于一起,从而形成了一幅生动迷人的画面。
次句承前写诗人悠闲心态。“引”,牵挽,此处引伸为“抚弄”;“菱”(líng),一种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水塘之中;“信”任凭,听任。仰卧于舟船之中,伸手轻轻拨弄船边生机勃勃的菱花,听凭小船在碧波之上随意飘流。看来诗人是完全沉醉于此中了。
一、二句是为实写。
三、四句以“闻道”二字领起,写其由“眼前景”而引发出“思乡情”。
“扬子”即扬子江,这是古人对今扬州至镇江之间一般江流的指称。“风光”,风景。显然这次乘船客游的非止诗人一个,一个“共”字即为我们道出了这一个中消息。他们一定是一边兴致勃勃地赏景,一边则津津有味地述说着扬子江上的各种“景观”。在这中间,诗人忽然得到一个信息:整条扬子江,其景致都像眼前这般美好。应当说,这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诗人却提议,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借助清晰的视线,还是一起到“望乡楼”上去眺望一次家乡吧!“望乡楼”泛指可以望远的高楼。这句简单的“提议”,其实却蕴涵着咀嚼不尽的意味。究竟是提醒同行诸君,不要迷醉江南旖旎风光,而要时刻想着虽则贫穷、却十分可爱的故乡;还是告诫“同人”,不要目光短浅,而要有远大志向;抑或是规劝朋友,不应当只沉缅于个人安乐,而应当以国家天下为己任?想来这些“意义”在这句诗中都包含着,但又可能不仅仅只是这样一些“意义”,它还应当有其丰富得多、宽广得多的思想内涵。而这就需要读者通过对诗歌“文本”的阅读,在更深层次上去思索、去体味。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