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即存在,那么当下孩子的思维呢?
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思维即存在。人很难在客观世界里发现本质,人的思维才是本质,人的思维即是存在。然而,黑格尔也并没否定客观世界,而是那种符合思维、符合理念的客观现实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反过来说,只有孩子的思维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合理性,他的思维才是有价值的。思维可以改造世界,因此,黑格尔认为这个世界经过人的修饰才会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这样说。
思维和客观世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思维才会更趋于合理,思维也才是存在,这样的存在才会有价值,存在才会真正成为美的来源,绝对精神(艺术、哲学等)才能得以敞亮。
因此,在学校教学中,第一要务应该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可能应该更倾向于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对具有本质属性的现象的关注,并尝试发生思维的改造。
但是,我们不得不担心的是,当前由于诸多原因,孩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似乎很欠缺,也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不能“接地气”,而常常发生词不达意、表现古怪的现象,或者对生活十分缺少判断力,而常常不能发生哲学思维或者享受艺术人生。追星、审丑、校园欺等等现象都与这些情况有关,他们不能形成真正的基于生活存在的价值观。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孩子的闲暇时间可能会增多,学校在开展延时服务的过程中,在引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方面,培养孩子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可能真的很重要。
一方面学校可能要多开展基于生活的综合探究性实践活动,鼓励孩子研究生活现象,比如新冠疫情,学校完全可以大胆地基于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活动,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新冠病毒发生了思维。
一方面学校可能要开展与学科紧密相连的生活研究活动。比如在语文方面,可以开展就一个生活现象进行不同文体的语言描述活动,这样既有挑战性,又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艺术方面,除了教师带领孩子进行模仿和鉴赏之外,让孩子积极参与艺术的创造,特别是基于生活的创造:如何让艺术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呢?
黑格尔也曾经研究过劳动,他认为人在劳动中更可能成为自然的目的。因为人就是通过劳动获得肉体的生存,但又能超越于肉体,而发生一种精神力量,没有劳动,就没有精神世界。所以,有人说黑格尔是唯心和唯物方面的矛盾体,但,总体上他的思想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思维即存在,人的思维只有基于客观世界,才能让人的理念观照世界,正如柏拉图的观点,人的大脑里是定然有一个理念的世界,要不然我们不会凭空的把那个有四条木腿,有一张木面的东西叫作“桌子”的,虽然符号具有任意性,但那个理念确实固在。
现在的孩子,需要思维的训练,以让他们真正享受一种必然自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