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胡亥、赵高、李斯、刘邦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赵高利用秦朝的政治制度的缺陷,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嬴政在沙丘变迁之际突然去世,但他从不担心扶苏的继承问题,更没想到李斯和赵高密谋。他完全推翻了他的政治意愿。并不是嬴政无能,而是他太缺乏经验,对太子制度不够重视。等他远离京城,至少应该让扶苏太子坐在咸阳的政治中心。如果他这样做了,扶苏或许还有一条可以登基的可能,秦朝的历史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始皇帝没有及时采取休养政策,而是迷信武力和霸权,战斗不休,与此同时,土木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在扩大和统一的同时,也严重消耗了国力导致秦朝灭亡,民不聊生。尤其是六国灭亡之后,秦始皇对武力的崇拜达到了顶峰。他派出大军试图征服百越地区,但遇到了强大的抵抗,战斗持续了13年。

统一国家后,秦朝继续征战,除了南伐百越,还有匈奴北伐,两线作战。李斯极力劝阻北伐,并给出正确的理由,秦始皇死活不听。而是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占领河套以南地区后,在继续北进的同时修筑长城,秦朝生机勃勃。犹如战争机器,可惜世上没有永动机,战争的血腥味极其浓重。后世许多开国皇帝都以此为鉴。夺得天下后,他们专心休养生息,吸取秦始皇的政治教训。

颁布了许多不符合当时形势的激进政治措施。例如,实行郡县制。汉朝皇帝刘邦认为,秦始皇嬴政一味实行郡县制。没有皇族,中庭很容易被孤立和毁灭。直到朱元璋明初,朱元璋也是一个大氏族,分兵权。对平凡中央各子而言,事实证明,这个制度在建国初期是非常有效的,与郡县制度并不矛盾。刘邦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吸取了大秦帝国的教训和经验。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实行郡县制的政治风险被秦始皇等决策者低估。此外,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政策虽然对中华文明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当时仍是比较极端的措施,容易引起老人们的反感和厌恶。六个国家中。这些人的情绪需要时间慢慢调整。
       嬴政的上述三个错误对秦帝国来说是致命的,而刘邦和汉朝则吸取了秦帝国灭亡的教训,真正成为了一个稳定统一的帝国。因此,我们也成了“汉人”。 ”而不是“秦人”。

秦始皇,最大的责任,就是对六国贵族太仁慈,无意杀戮。未能破坏齐、楚、赵、燕、魏、韩六国世家的根基,是秦始皇统治六国后犯下的最大错误。从秦始皇碑上的文字来看,秦始皇希望六国能够认同秦朝。在这方面,刘邦比秦始皇狠得多:为了防止后来齐、楚等六国的叛乱,刘邦将他们全部迁往关中。而秦始皇只是将六国君王迁入咸阳宫,项梁、项羽、田丹、田容、卫宝、赵燮、韩城等六国贵族都没有感恩戴德。

如果秦始皇将这些六国贵族全部迁往百越,或者从匈奴手中收复河南,那么在胡亥时期,齐、楚等地就不能起大波澜——没有人带头,也没有人造反。找不到首领,只能是小范围造反,不可能对秦造成大的损害。
       秦始皇最大的过错,不是破坏六国贵族的根基。秦始皇虽然统一了贵族和平民,采取了李斯焚书令,实行以官为师的政策,但国家社会的根基还没有被彻底破坏。

胡亥,最大的劣势就是他没有治国的经验,更谈不上自己的实力。杀了兄弟,也是胡亥保住阵地的行为。法家的坚持,使胡亥对大臣们,尤其是李斯、赵高、张翰等人的信任度很高。不知道如何用制衡来控制大臣,是胡亥最大的错误。

胡亥的人生有两个最大的错误:一是墨守成规,二是缺乏偶然性。对法家的坚持导致了秦代三十六县的治理压力。只有秦始皇这样的工作狂才能忍受。胡亥受不了,当他成为扶苏的时候,他也受不了。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为了得到兄弟们的支持,胡亥在登记之初,基本上可以将齐、楚、燕、赵四地分给十几个兄弟。自己统治东方的代理人,使他们成为国王。在皇帝-36郡-各县-——在这种三级架构下,数百个县的政务工作量非常大。基本上除了秦始皇,其他人都受不了。但是,由于胡亥坚持法制治理,没有分封,这是胡亥对偶然性认识不足的体现。当然,阻力也很大。之后胡海拒绝赵高降王招刘邦的建议,也说明胡亥缺乏应变技巧。

李斯对秦朝灭亡的责任最大的体现在于以官为师的政策。李斯焚书令和以官为师的初衷,是为了破坏六国贵族的社会结构。焚书政策只能镇压,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六国的贵族社会结构依然存在。以官为师的政策虽然增加了原本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的权力,但也造就了陈胜、吴广、刘邦、萧何。曹慎等躁动分子的野心。他要打击的目标没有实现,新的势力出现了。这是李斯焚书令和以官为师政策的最大弊端。

赵高,最大的责任就是选择抛弃胡亥,过度信任张翰。对于赵高,很多人认为他才是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本质上,赵高是秦朝最后一个力挽狂澜的人。在《史记》的记载中,很多人对赵高忽略了以下几点:

1. 赵高试图招抚刘邦,以封王刘邦为条件。 2、赵高杀胡亥应该有两个原因:A.胡海不同意从皇帝到秦王的贬低报国策略; B.和胡亥不同意赵高招募刘邦的建议。 3、赵高非常信任张翰,将秦朝的军队全部交给张翰管理。巨鹿城王战败后,张翰与项羽相持,张翰向赵高求援,赵高无兵支持张翰。韩寒嫉妒赵高。不过,赵高怀疑张翰并没有打算迅速平息叛乱,因为他手里握着国军,久久无法击败叛乱。

总而言之,从史料记载来看,想要拯救秦朝的人是赵高。为了拯救秦朝,赵高毫不犹豫地提议将皇帝贬为秦王,将造反者托付为王。只是这个建议没有被胡亥接受,赵高压根也没有被子婴信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