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敬而静,君子使物
外敬而静,君子使物
文
学纯
一、始乱终弃
这两个月发生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非常相似,以至于深受打击。还是来梳理一下。
第一件事就是之前善诚姐交代我做一个市场方面的活动。当时可以说是对这个活动表示了“高度重视”,把这个排在了所有的工作之前。每天都是放在最前面做这个工作,然后开始的时候也算是比较按时地“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但是。等到节点过了一半之后,速度就明显降了下来,以至于最后一团糟,只能让善诚姐来收摊子。当时这个事弄得特别的糟心。
无独有偶。最近又有一件事情是类似的情况。我们组要做一期视频。然后开始的时候也是十分卡点,一步一步地都算是按时完成了。也交上去了。但是等到要在做修改之后发布的时候,反而晚了一个小时才弄好。这就是俗话说的起大早赶晚集。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01
无序
终是一堆丝线打结纠缠在一起,就终了。那这些丝线为啥会缠在一起呢?就是因为无序。而这种无序是开始的时候看不出来的。就像扣口子一样,最开始的时候好像挺顺的。但是最后就会发现前面弄错了,然后一遍一遍推倒重来,效率疯狂下降,极其浪费时间和精力。
02
虎头蛇尾
这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给惯的。玩玩具就负责把他们都倒出来,但是从来不管怎么收回去。做事总是做一半就甩给爹妈了,所以就没有这种收尾、完结的能力。这样就总是做事到后半程的时候就开始拉胯,没法做成事。哪怕是特别小的事情,也做不到。遑论这种涉及方面比较多的事情。就只能留下一大堆违章建筑变成小AI了。
03
幻想
第一个项目有一个事情迟迟不做的原因就是一直没想好那个盲盒的纸条怎么设计,想了好久,但是其实脑子根本不动。因为心里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真实的信息。所以就一直很可笑地被这么简单的事情卡在那。善诚姐拿过来五分钟就弄完了。后来就反思为什么会被这种非常小的事情卡住呢?或者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呢?答案就是试试。
最近总是看外甥女的视频。发现小孩就是那种啥都去碰碰,都咬两口这种。既然弄不明白,就应该上手去试验。真的去试试一下就能get到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在自己的杯水里搅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二、大秦帝国与耻
之前先生推荐大家看大秦帝国,于是就去看了。开始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为啥秦国要那么一心一意的非要把失地给收回来。
后来在电视剧里提到了老秦王最喜欢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句话。当时隐约有些感受,但是好像没抓到。
后来大练兵的时候就明白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耻,国耻。四代昏君霍霍之后的断壁残垣,国将不国。何其像自己呢?蹉跎光阴之后,积累的信息都是乱序怪异的,啥啥不是,干啥啥不行。以前打游戏的一句话叫做还不如个高级兵。真的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哭都不知道找谁哭去。
仔细想想其实自己也不年轻了,但是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能力不行,各种毛病。就有一种奇耻大辱的感觉。
三、懒赖与自我
这种耻的感觉非常熟悉,刚来论坛的时候就特别耻。所以可以说是特别拼地想能赶上大家。每次读星见学长、广裕兄的帖子的时候就想,人家怎么这么厉害呢?看到当年一位又一位同学进了论语组,就想着他们咋这么厉害了?为啥自己不行呢?
正好又是一年周年祭,那时候就是想要一个表字,想进论语组,就直接辞职,每天坚持早晨出去运动,即使特别困特别累也坚持早起出去。然后一周写了三篇还是四篇征文来。还记得那次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真的是松了一口气。要是过不了80的话,可能真的就放弃了。
而图书馆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候拉伸是真疼啊。但是就是咬着牙硬拉,就是不想落下。而随着时间长呢。渐渐地就开始犯懒了,不新鲜了,有利心,有安心了。
而这就来源于赖。
依赖先生、依赖学问,依赖图书馆,依赖同学。利用各种办法给自我贴金,来显得自己已经很好了。那就不用努力了呗,而这也就没那股子冲进了。真的得到了之后就“安”了。论语课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研究出来点啥,就是好像自己走个过场,然后就指望着先生来讲。那这样把先生当啥人了,自己根本不在乎,就为了满足一种“我知道”了的情绪而已。体会到了啥叫“小人之学以为禽犊“。把天假之,师假之,友假之的东西,全都变成”我“的装点,以力假仁,就不是求学的态度。根本不尊不重。
其实这样的同学,大都以学问自我标榜,以学问为自大的依赖,以学问为自我满足的填充而已,而不是以追求自然真实为目标的。最经常做的事就是拿着学问去说别人,而不是修身正己。而这种自我的标榜,自大的依赖,自满的填充其实是自我对外界的一种不恰当的反应。说白了,是心理上怎么来和外界找齐的。所谓找齐,就是真实中的不足,需要用一些心理上的构建来脑补上,才能不低人一头,才能保持自己的骄傲,才能面对明天的太阳,才能看似挺起那个小胸脯哈。所以不管什么学问都是滋养自大鸡蛋壳的,都是滋养情绪的,都是为了和别人比,为了证明自我优秀,或者自我合理化的养分。而不是为了自然真实,而不是为了修身,为了登山吧。口耳之间,小人之学是荀子先生对这类的评价。所以当大家心生此意之时,必然不是以真实为志的。在古代,真实的学问万金难求,舍命相求不为过,哪里还会在意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别人说的呢?而恰恰这种品性才最适合接受真实信息的吧。这个并不是叫大家偏听偏信,而是要立志于真实,自然不会不顺。
前一段收拾屋子的时候,扔了一大堆东西。包括把屋里的柜子也给扔了。扔得自己大受冲击,因为之前买的那些收纳的东西都是依托于这个柜子的,但是柜子扔了之后,好多以前的东西就不合适了。
然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自己不想干这件事,是因为懒,因为不想变化。而这种不想变化其实是把“自我”投射到这个东西上,或者说跟他链接在一起。“你扔这个东西就是让'我’”不方便,改变这个模式就是让'我’不痛快。”不在乎这件事是不是对的,是不是义,在乎的全是自我。
先生在《气酿如酒,水亦醉人》里也提到过:
但这也算是人之常情的一种,其实来源于根深蒂固的错误,来源这些错误和自我的捆绑和结合,使得大家被正确的刺激后就会觉得很别扭。
自己不愿意改、不愿意动,会投射出成自己不想改变周围的环境。就会形成了一个僵化的系统,就凝滞住了。忽然好像有点理解为啥很多老人堆着满屋的东西舍不得扔了。那么就会不断被动,越来越懒,最后积重难返被捋平。
先生在《月辉星髓,山川蕴秀》中提到过:
依仗的前提必然是有两物,物和我,我和我的什么,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两者的出现往往会不自觉地形成关系,而发部分会变成因果成利的情况或者对立的情况。难以统一起来就是患,所以懒和患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先王之道斯为美。分别是人间大美,但这种分开造成的两物出现后的利的关系经常成为我们心里上的弱点。懒赖如此,二中之患,也是如此,一不同的方式统一起来。只不过有的虚拟,有的现实,有的盛大,有的朴素罢了。复诚就是其中最朴素最现实,无处不可练习的部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可能远比大家想的更有深意。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智能,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问题三千年前的人就明白,也给出了最合适的办法。只不过后世之人太过自大罢了。
这个就很神奇。既要不离于物,又不是依赖、不是一种简单的顺从,而是以人配天之后的补益和改变。
尤其是在听东海学长讲“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的时候,大受震撼。禹王相当于带领大家把大洪水的混乱重新排序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划定了九州。不谓性,不谓命,那种深深根植于自然,但是又可以改变、选择的精神真的是太宏大了。
所以归根到底是要有一种主动性,是真的自己想要。
而自己一直缺少一种前进的真正的动力。做事的动力无非是名利和叛逆。叛逆这个罪扯,就是你说我不行我偏要做给你看。所以很多时候是意气之争和贪婪好利行在前进。
这就涉及到了下一个问题,到底真正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如何变成一个源泉混混的状态呢?
四、专业与散漫
以前看东西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主角。现在看的时候,总觉得里面那些小喽啰是自己、炉灰是自己- -大秦帝国里面好多人都是这样,没有任何家国大义,反对变法,只盯着自己的那点一亩三分地的那种蝇营狗苟的人- -一边在心里骂他们,瞧不起他们,一边自己就这样。
自我太大的人就不容易动活,僵化痼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里面那些偏安一隅的先生们,在时代大潮中渐渐就被淘汰了。而主动乐观、积极灵活、哪里需要哪里搬、干啥啥都行的先生们慢慢就在大争之世脱颖而出。这就想到了先生一直强调的专业性。
当时很受触动的一个例子就是秦孝公让车英盖招贤馆。车英和秦穆公说自己是士兵,打仗还行,这种文官的活干不了。况且这事也不重要啊,打仗最重要。然后秦孝公就训斥他说,招贤的事情弄不好,秦国被天下取消,这是小事吗?不比打仗重要吗?然后就让车英半个月盖好。然后这么要紧的事车英就担了下,结果车英真的半个月就弄好了文官说半年都弄不成的事。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蜗牛大哥哈哈。铁一般的守时执行力。
而自己一直有两个问题:
01
故步自封
更隐形的懒赖就是所谓的给自己立人设,觉得自己好像擅长啥,不擅长啥。但其实都是在骗自己,擅长的也不见得做得好,不擅长的也不见得就做不好。都是在自我设限而已。今女画,懒得、畏难去触及自己不擅长的方面,不想承担责任。
02
散漫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散。从小就很散漫。这种散,粗疏是怎么养成的呢?用周年祭学到的就还是言行总是留尾巴留出来的。那么自然意都是松散的絮状物,或者说错误或者乱序的违章建筑。这样就会导致做事的时候力不从心,身心不协调。也没法承重,一受力就会瘪回去,就馁。就因为这样,当面临考验的时候就总是过不去。就像那年考研虽说对于当时来说已经很那啥了,但是依然不够。
很多时候就差那临门一脚就能踹开了,但是坚持到80%的时候,就是挺不住了,就退回来了。比如每次在祭祀的时候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想要庄重严肃认真,但是就是会不自觉地产生轻视戏谑或者说逃避的心里。
这种行为模式往往导致了和人家一起坐在教室里,一起熬夜复习,一起做工作,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就像是明明经过捶打和锤炼就会变成宝剑,但是破铜烂铁砸两下就断了。
这种都是太关注自己来的。想着哎呀自己现在是不是太累了啊,哎呦自己是不是该休息了啊?像个病娇一样。而真的要想进步,就不能总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是专注于事情上,这个时候就是要完成这件事,不要考虑太多。
就像先生在《正是修行时》里讲的一样:
自我约束是痛苦的,最起码对于没有这个能力的人来说,一开始克制自己的欲望是难受的,但登山就是这样一件事,从来没人说是舒舒服服的,那些幻想着潇洒放纵,恣意逍遥的人,其实都是山下做梦的人,登山或许有那山景春色,有那繁花锦绣,有壮丽波澜,有云山雾海,但这些都是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爬山是喘息的,是辛苦的,是不息的。所以越在难时,越要扛住,消耗的是精气神,得到的是精纯无比的志气,但这又不能自己把自己的橡皮筋绷断,所以一开始没法子,再没有自己裁断能力前,只好由先行者来帮忙,这就是师友的作用吧。^_^
所以先生总说让我们放开胸怀,可能也是让我们放开对自己的固化限制吧。想做什么就去做,需要做什么就能做,不仅能做,还要能做成,做成功。所谓一物能化謂之神,一事能變謂之智,化不易氣,變不易智,惟執一之君子能為此乎!
先生讲专业是个态度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天下怕就怕认真两字。下功夫,一遍一遍重复,最后肯定能突破。
大秦帝国里处处充斥着这种事情。比如大哥为了让老秦王放心,当即就砍了自己一根手指头,表示不会造反;商鞅先生扛起整个变法事宜,上来就处决了几百人,最后见到秦王的时候瘫倒在地,等等等
当时就想,这么要紧的事他就不怕做不好受罚掉脑袋吗?这个问题就是为啥自己一直没法尽力的原因。就是太在意自己。每次做事之前,遇到选择的时候,先考虑这事对我有啥好处,对我会不会有啥危害,就像是拖着一个大铅球的犯人一样做事。这就是一万而不是一。
畏患不必义死,义所当为,该做就做,该承担就承担,没那么考虑自己,不把事和“我”和“做不好别人怎么看我,怎么处理我”对立,就不会患,就是一。自己一直都没有那种承担责任的勇气。怕犯错,其实是怕挨罚,终究还是自己太重,从而把自己和环境给对立起来。
如果总是对立,总是置身事外、事不关己的话,就没法有真正的承担。
五、追求与承担
最近一直在备千字文的课,选到的一个是天地玄黄,一个是日月盈仄。于是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信息。就想着怎么能给这节课上一个高度,于是就去查了先生写的霍爷的文章,也去看了霍爷的视频。其实之前从来没留心过这些。算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完全无法想象竟然有人可以以这种身体状况达到这种成就,和他一比自己生活的那点事还算什么呢?
正好这篇里也出现了任公子。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太“少爷”了。一直觉得我是“追求真实”的,所以这些“红尘俗世”对于自己只是过客而已。不过就是“认真你就输了”的再版而已,依然就是遮羞布罢了。
所以说白了最开始的时候来的这个心态和目的就不纯。总是把登山这件事变成一种逃避,总是把先生的爱护当成一种安燕流慆。觉得先生太厉害了,学问太厉害了,上了这辆车不就稳了!殊不知这车凭啥挤一个老赖啊?
到现在依然记得在听说了好多同期的论坛同学进论语组的时候,非常不甘心,想着怎么连一个被考验的资格都没有呢?然后广裕兄回了我一篇先生之前写的《代天守藏》:
想得真经,想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不是没可能,不过得先问问自己活了这辈子对别人有没有点点用?天地大父母,父母小天地,尔有何报之?再论功绩,久行德业,方有可能、整天和伸手党一样的人,坐等天上掉馅饼,美其名曰等师父找自己。其实是自私自利,自大自彰之辈。那些营私舞弊之流,更是断了这个念头吧,绝无可能。
因为非常喜欢我们组的名字,所以时常就会想起这件事,总是觉得配不上。其实先生其实早早就说过了,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活着,学之为己,用之为人。追求想要的东西和承担本就是一体的把,“天上真仙若是真的在,也是有自己的承担,俗人难明此道吧。总想一时之得而永得,以利度之,一步登天,逍遥自在,那都是宗教诱人的说法,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事呢?自古修道都是孜孜不倦者得之,哪有懒汉白日发梦可以触及的?”
还记得先生在我生日的时候给讲了菐字。这段时间又琢磨了下。就和当年问先生考研和登山咋兼顾的这种蠢问题一样,可能自己从来就没弄明白登山到底是干啥,哈哈哈。一方面有很多私情,爱慕名利这种事情觉得很不好,在拦着自己;一方面又觉得登山和做很多事是没关系的。但是先生讲完盈科而进,之后就把这种扭着的东西给串了起来。
“盈科的意思,就是充满填平遇上的”科“。科是一种容器,有一个个的尺度境界,但都有填满才算盈。才能真的进展。遇事就躲,坑只能越来越大,也就是原地打转,陷进坑里的几率更大一些。
其实他们其实从来就是一体的,就是自己压根没整明白。菐字一样,得有主动、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行。这样才能在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的过程中找到那个能把自己支撑起来的东西,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啊!貌似这个事情无脸男里面就讲过啊!
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从“忠信”,先从幻想世界中走出来,真的开始做事,开始接触真实的信息。真实和幻想,书籍和漫画,那种信息浓度是截然不同的。
其实就像讲课一样。讲课想要在受众面前游刃有余,就需要对他们真实的信息有足够多的积累。到底喜欢什么,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如果一次都没讲过的,没有现场经验的话,闭门造句就终究有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出现。也就没法解决现实的问题。
六、周年祭和磨课
写这些的时候是半夜3:27,正在准备周年祭的羊肉。于是还是想写写。今天终于知道夜凉如水是什么意思了,到院子里看了一下,发现晚上的温度截然不同,那种初秋的凉意仿佛是在湖中荡漾一般。天色也是如此的深沉静谧,很惬意。
本来是打算在准备羊肉的时候写一写的,没想到一直忙活到出锅。因为本来定好的砂锅盖子裂了,所以外面的厨房找了半天合适的容器。每次祭祀的时候都有一种兴奋感。但是也发现了很大的问题。就是做事全是披露。体现在哪呢?
首先是做羊肉。之前也做过红焖羊肉,但是就一直觉得味道差点意思。正好姚老师买了干酱,闻了之后发现很香,于是就打算用了。后来姚老师开始熬糖色。觉得加上糖色会更好,于是就等着姚老师在旁边熬。但是!等待要花一点时间,这个时候我的干酱已经下锅半天了,很有可能糊,那样就会有点苦了。而事实上也确实是有一点。后来姚老师糖色熬好了之后,我就下了一勺。这一勺下去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没法尝味道,没法保证糖色有没有糊。玩意糖色糊了的话,这一锅就直接废了。在出锅的时候,还是非常开心的,当时灯光照着这锅羊肉看起来非常棒,就是想要的状态。最后好在姚老师水平有保证,羊肉并没有糊,只是有点淡。因为不知道干酱的咸度,所以没太敢放盐。但是吃起来会有那种羊肉的香味,而且因为有酱香,所以弥补了之前羊肉那种总是差一点层次的问题。
做五花肉的时候,明明是分了三个大块。但是其中一块上的毛无论怎么在锅里烫也烧不掉。就想着拿火来撩一下。然后鬼使神差的就拿出来打火机。打火机的火异常充足,烧了两下就觉得不对劲了,冒黑烟有怪味。本来挺好的一块就上不了了。于是就只能用剩下的两块来做了。而这也就意味着没啥退路了,剩下的两块容不得半点闪失。这种临时脑子抽风出现的问题就是,杯水中的无序,在这种压力比较大的状态下就会做这种违背常识的很跳的事情。晚上大家一起吃的时候,大家对五花肉的反馈不错,说明五花肉热完直接吃不好吃,得常温才好吃,这样他的肥肉是紧实的。所以下次祭祀的时候要提前控制一下温度,不能热得太过。
这两个菜体现出的问题就是平时练习地不够深刻不够熟悉,所以在真正上场(不能尝)的时候,对于味道和火候把握的不足就体现出来了,只能一部分靠运气,达不到十拿九稳的状态。这种时候还可以有备选等等,但是如果真到那种材料都是极为珍贵难得的程度,就容不得半点差池了,稍有不慎就是前功尽弃,所以真的还是差太远。
在开始祭祀的时候,依然像过年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非常喜欢做个事情,但是还是要努力控制情绪保持庄重。
然后转身就到了年会,年会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听先生和学长们讲《管子》了。怎一个爽字了得。好像又回到了那种刚刚听过性自命出时候的感觉。之前讲三字经课的时候只能给他们说那种大面上的,你平时积累了了什么,最后你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信息积累的不同而已。当时就已经觉得很有意思了。但是先生一讲“心之形”之后,这就就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了,性,心,情,行、言、意、形、思、知,先贤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太具体精微了真实现实了。还得好好捋一遍消化消化。
而这一段其实和最近千字文备课时候的一些信息可以串联起来。千字文的第一课翻来覆去改了好几遍,以至于在最开始备这节课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傻的,平时一句话都不想多说,就想歇歇脑子。
但是,这确实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过程。要不断地搜索各种各样的信息,看了世界各个民族的很多神话,又去查了很多天文的知识,还要钻进去去找他们内部的逻辑。一开始的时候就怎么也串不起来。但是在一遍一遍修改,一遍一遍听各位老师的反馈的时候,原本毫无头绪的课程,就像是有一种东西慢慢在出现一样,大家也都能感受到说这节课有门了。然后就是继续踹门,一脚一脚地踹,最后就会发现底层能贯通的那条线索,而从这条门推门而入,见到的就是非常宽广的世界。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种体会,自己就能感觉出来自己的课到底是完成还是精彩。磨好的课程是会放光的哈哈,大家一看就能看出来。
这就有点类似先生讲的精把。先要有很多基础资料素材的堆积,然后才能有挑挑拣拣的可能性。就像我们大家后来说的,说这个一开始的思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查资料,能查到哪个方向的资料,决定了这个课程后面的走向。
所以就觉得我们的学问是真的有意思,经得起深琢磨,越琢磨越有意思,越宏大。这一节课可能就这么四个字,但是后面真的是意蕴无穷。
然后也正是带着这种兴奋劲和我妹去吃了顿饭。给她讲了性本善,和习相远背后那种自主选择的宏大精神,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之前她从来不同意以后有孩子放我这给我带。但是这次非常主动地说如果有孩子就放我这哈哈哈。
七、自弃与自强
有时候也真的崩溃,这种不孝不弟,荡悍散漫,盲流土匪的信息积累基本都是从小就开始积累的,起跑线输了20多年,这到底咋改?
直到先生在周年祭的时候又一次提到了自弃这件事,说自己折腾自己。忽然就想起来初中,高中,大学的生活。可以说是逐步放弃的过程,自己也不相信生活有啥希望有啥改变的契机。自暴自弃,霍霍自己。那时候宁愿一分钱没有上不了网,也愿意躺在网吧里睡一宿,然后第二天冒着冷风走回家。
直到遇见了论坛吧,才好像重新活过了一遍,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现自己挖过的坑需要重新来补,千疮百孔的残局还怎么打?还不如回炉重造算了。
然后……
就有人做了一个回炉重造的游戏。名字忘了。可以开局选天赋,于是我把家境和智商全拉满,以为这应该是一个无敌开局了。但是往往五六十岁就gg了。玩了两把之后,觉得索然无味。
原因就在于,他没有任何的自主性。在很多决定人生关键节点的时候,就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个人学坏然后完蛋。
这个游戏非常好地证明了。如果自己不自觉,不努力,不主动,不选择,啥天赋都没用。也幸好自己学了学问吧,要不然继续信和尚那套多半就是这样。
所以还是别自暴自弃了,要不重造机会都一个德行。
最近经常看别人看说,或者自己挨说。然后就在思考这个挨说的问题。为啥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一顺了就飘呢?其实还是太自我了,太关注自己,那么这样就是僵化的。
一件事做的比较顺,就觉得整个挺好了;一件事做的不好,就会觉得自己好垃圾(尤其是看到周年祭同学们的风采的时候)。但其实优点缺点都是主体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混乱信息的综合体来说,就是不均匀的。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一棒给自己打死,也不能因为一件事情做的顺了就觉得自己咋样了。实事求是地,面对每一次的愤悱启发,哪里不行修哪里。
正好前一段晚上看视频解说,看到了一个韩国翻拍的《盗钥匙的方法》。日本原版的看过了,虽然三个主演都非常喜欢,但是剧情有点平平无奇。这个韩国版的很有意思,叫做《幸运钥匙》。而人生中真正的《幸运钥匙》到底是什么?
剧情里男主是一个生活一团糟的群演,生活毫无希望,欠人一屁股钱。无意中和男二交换了人生,过上了大富大贵的生活。最神的地方来了,男二失意,以为自己是男主,于是就过上了男主的生活。本来毫无出路的人生,愣是被男二的认真开出了一条路来,男二的群演越当越顺利,还找到了真爱。
所以人生的《幸运钥匙》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杯水为性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可以主动积极的选择。“
在听千字文里面讲建筑的时候,说到我们文明的建筑都是木制的。而西方都是石头做的是为什么?
答案就是生生不息。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激动!当时看文明的时候看到那些西方的大教堂,那些雕塑,就恨不得万世万代都让人知道他们的功绩。当时就不太明白为啥中国人都用这种容易坏的东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痼弊己成,不想着一劳永逸,而是不断地renew。就像讲课一样。同样的课,每次讲都可以不一样,时间不同,对象不同,主体也不同,完全可以讲出新的出彩的地方。这才厉害。
开车送东海学长出去的时候,路上和东海学长聊天。说着这一个月过的可真是太快了。东海学长说,可不是,他还写了本书呢。哈哈哈,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下个月继续加油!八月未央!
华夏文明,自然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