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童言无忌当借口!不会好好说话的孩子,将来可能吃大亏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

在北京地铁上,一名男孩突然用手指着自己的奶奶,气势汹汹地说:“警告你给我起来!”言语中,充满了对老人家的不尊重。

旁边的大人看不下去,忙问:“小朋友,你哪个学校的?”

没想到引起孩子更大的怒火:

“臭学校!”

“别管我!”

“干你的事去!”

期间,奶奶一直耐心地教育,孩子却怎么也听不进去。

生活种,像这样对大人口出恶言或不敬之词的孩子还有很多。

英国诗人本琼森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

但孩子的语言教育,却是很多父母最常忽略的一个问题。

对一个孩子而言,懂得好好说话是成长路上的加分项,更是未来生活幸福的关键。

01

朋友家有个小孩,也是讲话完全不顾他人感受。

邻居家有个叔叔因为残疾,走路不变,身形摇晃,孩子就在旁边大声喊:“你看那个叔叔走路像不像鸭子?”父母连忙跟在孩子后面道歉:“小孩子不懂事!”

在学校也喜欢嘲笑同学,班上有个小男生长得比较胖,他天天喊人家小胖子。因为“嘴欠”,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

在家里,对爸爸妈妈也客气不到哪里去,经常嫌弃妈妈烦人,动不动就生气。

“口无遮拦”让这个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没少吃亏。

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父母难辞其咎。

一个孩子说话的分寸,就是他的家教的体现。

我曾经看到有的孩子跟人说话态度很差,家长就在旁边打圆场:“童言无忌!”

童言无忌,彷佛就是孩子的免责金牌,很多大人把它当成没有礼貌的借口。

孩子说话无礼,就是缺少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在成人的社交中,完全不顾忌别人感受,爱嘲讽、揶揄别人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

大人现在不及时纠正孩子,等他长大后,身边的朋友、同事更不会提醒他说话有多难听。

02

当我们提起好好说话,很多人都会片面的误解成教孩子圆滑、阿谀奉承、学习人情事故,这是违反孩子的天性。

有位家长曾经举例道:

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午餐做得不好吃,孩子说:“好难吃啊!”
这种坦诚有什么不对吗?难道我们要教孩子撒谎吗?

像这样的孩子,就只看到了饭菜做得不可口,忽略了主人家在准备食物过程中的真心。

说白了,就是缺乏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口直心快”为傲的人,就是这样在不自觉中伤害别人。

当别人真诚款待孩子吃东西,真不喜欢,可以教他说“我吃饱了”,切不可直接说:“不好吃。”辜负别人的一片心意。

这种生活细节的引导,就是在教育孩子重视别人的感受。

教孩子好好说话, 表面上看是礼仪教育,其实是教孩子尊重和关心别人。

03

那么,父母怎么做,孩子才能学会好好说话?

1.环境很重要

有位妈妈,前年带孩子回老家过年,老家附近的老人都会说一些带脏字的口头禅,孩子听得多了,也学会几句。

她当时也没在意,反而还觉得孩子童言童语很可爱。

开学之后,孩子用同样的话骂班上的同学,老师打电话跟她反应,她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孩子的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口癖、口头禅这种东西很容易传染,如果大人不注意,孩子基本上一学一个会。

正如心理学家艾普教授说: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孩子们会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所以想要孩子学会好好表达,大人一定要做好示范,平时说话的语气、用词,都很容易影响孩子,大人怎么说话,孩子就怎么说话。

2.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说一些极具攻击性的话,这是很正常的。

当孩子的态度很差,我们要及时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当孩子对你说话很冲时,你可以说:

“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子说话。”

“你刚刚的话很伤妈妈的心。”

“你要不换个态度再来跟妈妈好好说?”

让孩子看到你重视他们的表达内容,只是对他表达方式感到不满,他们有权利表达,但要注意方式和态度。

要让孩子知道,不恰当的表达,只能反映出自己的粗俗,一点也不能把你的感受和想法传递给对方。

3.教孩子正确的表达

我曾经在餐厅看到一个小孩冲着正在分蛋糕的妈妈下命令:

“快点给我啊!”

那位妈妈听完,立刻放下了筷子,严肃地看着孩子问:“你跟长辈怎么说话呢?如果是请求,请你说:妈妈,请给我。”

孩子撅了噘嘴,一字一句地说:“妈妈,请给我一点蛋糕可以吗?”

妈妈这才满意地把一块蛋糕递给孩子。

我们在阻止孩子不恰当的表达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比如多说请、多说谢谢。

在细节之处,父母对孩子语言表达越重视,孩子会慢慢养成好的语言习惯。

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区别只在于幼小时期是否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孩子从小学习语言上的规矩,才能避免染上语言上的恶习。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