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廖氏武威郡族谱》札记(五)‖ 廖曰敬曾祖父训文公
廖曰敬曾祖父训文公
廖曰敬曾祖父训文公,是西宁廖氏开基始祖子辉公的第六子。
子辉公一共生育了6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誌文、次子讚文、三子试文、四子调文、五子谅文、六子训文。
在子辉公的6个儿子中,只有训文是生于西宁,长于西宁。廖曰敬《子辉公小传》说:
抵宁数月,复产一子,即余曾祖讳训文公也。
意思是:
到西宁几个月后,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我的曾祖父,叫训文公。
《廖氏武威郡族谱》也载:
二世祖考讳训文,号怡斋,生于康熙癸丑年四月初六日卯时,终于乾隆庚午年四月廿八日巳时,享寿七十八岁。
《廖氏武威郡族谱》内页
文中的“祖考”指的是祖先,也可指已故的祖父或父祖辈的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二世祖曾祖父训文,号怡斋,生于康熙十二年(康熙癸丑年,1673年)四月初六日卯时,乾隆十五年(乾隆庚午年,1750年)四月廿八日巳时去世,享年为周岁77岁,虚岁78岁。
训文公妻子曾氏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年,1713年)五月初五亥时去世。是年训文公40周岁,可谓中年丧妻。曾氏去世后,训文公继娶关氏。
曾氏生育了2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是廖士成(廖曰敬的祖父),次子是廖士杰。关氏生育了4个儿子,分别为三子廖士倍、四子廖士赞、五子廖士翰、六子廖士震。
据《廖氏武威郡族谱》载,在训文公的6个儿子中,只有四子廖士赞是有功名的,他是乾隆癸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岁贡生。但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九·选举·岁贡》却没有廖士赞名字。是道光十年《西宁县志》漏记还是《廖氏武威郡族谱》错记,已无从考究。
训文公能诗。《廖氏武威郡族谱》收录有他《哭次孙汉章》诗二首。
由于《廖氏武威郡族谱》有缺页,只载有训文公长子廖士成的儿子:长子灿云、次子炯云、三子焯云、四子烒云、五子燿云、六子炳云、七子焌云、八子煐云。次子廖士杰、三子廖士倍、四子廖士赞、五子廖士翰、六子廖士震的儿子均无记载。因此,我们无法知道训文公《哭次孙汉章》中的次孙汉章是他哪个儿子的儿子。按理,既然长子廖士成的儿子为“云”字派,次孙也应该为“×云”才对,如今却说是“汉章”,是怎么回事呢?估计“汉章”是乳名,“×云”是书名。
爷孙乐图
训文公为何哭次孙汉章?那是因为汉章夭折了!
训文公《哭次孙汉章》(二首)如下:
其一
创基立业显嘉谋,
款洽亲朋百事优。
可惜冥王催去早,
教人泪涌似泉流。
其二
朝思暮想日渐长,
净如沧海水翻洋。
堂中瓜果般般设,
不见吾孙启口尝。
嘉谋,是高明的经国谋略的意思。这里作振兴家族的高明谋略解释。款洽,是亲切融洽的意思。净,是全的意思。
这两首诗的语言十分直白,但感情十分真挚,既表达了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也写出了孙子生前的活泼。
第一首诗的大意是:
迁居西宁是创立基业的好谋略,亲朋戚友亲切融洽事事顺利。可惜次孙夭折了,让我泪流似泉,十分伤心。
第二首诗的大意是:
日夜希望次孙一天天长大,如今次孙不在了,心里总是倒海翻江,不是滋味。厅堂上摆放着各种瓜果,再也不会见我的孙子拿来吃了!
“堂中瓜果般般设,不见吾孙启口尝。”是最催人泪下的一个细节。物是人非,从此再看不到孙儿的身影!
这两首诗的题目之后,有原注曰:“公年七十七岁”。训文公享寿78岁,去世前的一年,竟然遇上孙子去世。人生不幸的事情还有过于此乎!
说到这里,山人竟然问起了自己:廖曰敬有没有见过他这位曾祖父呢?答案是:见过!
廖曰敬《太学生号松峰八弟墓志》落款为:
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拾月拾六日,七十八岁嫡长兄曰敬撰。
廖曰敬《太学生号松峰八弟墓志》落款
嘉庆二十年(1815年)廖曰敬虚岁为78岁,周岁当为77岁,那么廖曰敬的生年为:1815-77=1738年,即乾隆三年。上文说训文公“终于乾隆庚午年四月廿八日”。乾隆庚午年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也就是说,廖曰敬12周岁的时候,曾祖父训文公才去世,廖曰敬当然见过自己的曾祖父训文公了。
后 记
西宁官井廖氏,是西宁的名门望族。廖氏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从韶州翁源迁居到西宁城南龙勷里(后称青龙街)。此后繁衍生息,人才辈出,风雅不绝,举人廖曰敬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举人外,历史上廖氏还产生了不少贡生、监生、生员等。从本期起,山人将把自己读《廖氏武威郡族谱》的札记在本公众号连载。希望得到西宁文史爱好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