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魏晋玄学与山水画
山水与文学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有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几句话,一若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与老庄的思想无关;并且容易使人误会,只有在庄老告退以后,山水诗才可以成立。其实,不仅在山水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中,含有不少的老庄思想,有如“昔在老子,至理成篇”(《陇西行》),“《在宥》(《庄子》篇名)天下理,吹万群方悦”(《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游子值颓暮,爱似庄念昔”(《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一类的诗句,随处可见。不仅他所把握到的佛学,乃属于以老庄思想解释佛理的“格义”[4],主要的是,谢灵运以及以前的东晋初年庾阐诸人山水诗的出现,正是玄学盛行以后的产物。像沈约在《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序所说的:“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殚)乎此……莫不寄言上德(老),托意玄珠(庄)。”这里所指的,亦即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所说的“诗必柱下(老)之旨归;赋乃漆园(庄)之义疏”。这类的诗,是老庄思想在人生上尚未能落实而出现的玄学概念性的诗。凡属于概念性的诗,必是抽象的、恶劣的诗;仅有思辨而未能落实于人生之上的老庄思想,就老庄思想的归趋上说,也是浮薄的老庄思想。刘勰所说的“老庄告退”,仅就诗而论,乃是上述这类玄学概念性的诗的告退。而“山水方滋”,正是老庄思想在文学上落实的必然归结。因为谢灵运并不曾真正安于老庄的人生态度,所以他的山水诗,缺乏恬适自然之致。老庄思想,尤其是庄子的自然思想,在文学方面的成熟、收获,只能首推陶渊明的田园诗了。
不过,我国文学源于五经,这是与政治、社会、人生密切结合的带有实用性很强的大传统。因此,庄学思想,在文学上虽曾落实于山水田园之上,但依然只能成为文学的一支流;而文学中的山水田园,依然会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对庄学而言,还超越得不纯不净。庄学的纯净之姿,只能在以山水为主的自然画中呈现。
如前所说,中国远在《诗经》时代,即可发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而这种亲和关系,乃由古代整个文化所产生,与庄学并无关系。但我应指出,由庄学所成就的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以魏晋时代为实例,它和魏晋以前的,有如下所述的不同。
在魏晋以前,通过文学所看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诗六义中的“比”与“兴”的关系。比是以某一自然景物,有意地与自己的境遇,实际是由境遇所引起的感情相比拟。兴是自己内蕴的感情,偶然与自然景物相触发,因而把内蕴的感情引发出来。人通过比兴而与自然相接触的情形,虽然魏晋时代及其以后,当然会继续存在,但自然向人生所发生的比兴的作用,是片断的、偶然的关系。在此种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占有很明显的地位,所以也只赋予自然以人格化,很少将自己加以自然化。在这里,人很少主动地去追寻自然,更不会要求在自然中求得人生的安顿。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依然是比兴的意义;仁者智者,依然是以仁知为其人生,而不会以山水为其人生。至于在由司马相如所倡导的汉代辞赋中,也有模山范水,但这或者是义取比兴,或者是意存风土。庄子对世俗感到沉浊而要求超越于世俗之上的思想,会于不知不觉之中,使人要求超越人间世而归向自然,并主动地去追寻自然。他的物化精神,可赋予自然以人格 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这样便可以使人进一步想在自然中——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同时,在魏晋以前,山水与人的情绪相融,不一定是出于以山水为美的对象,也不一定是为了满足美的要求。但到魏晋时代,则主要是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的美的要求。
谢灵运的“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5],是在魏晋时代追寻山水之美的风气下所形成的极端的例子。把这种心情反映在文学作品,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这种心情、态度,正是魏晋玄学的产物。
由《世说新语》看玄学与自然
《世说新语》,可以说是当时玄学的总录。兹将《世说新语》中有关的资料,列举如下,以看当时玄学与自然的关系。
(一)王武子(济)、孙子荆(楚)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 巍以嵯峨,其水 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卷上之上《言语》第二,页二十一)
(二)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同上,页二十九)
(三)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许洵)。”(同上,页三十二)
(四)荀中郎(羡)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同上)
(五)王司州(王胡之)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同上,页三十三)
(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同上,页三十五)
(七)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同上)
(八)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同上,页三十五至三十六)
(九)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同上)
(十)郭景纯诗(《幽思篇》)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卷上之下《文学》第四,页二十四)
(十一)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卷中之下《赏誉》第八上,页三十七)
(十二)世目周侯,嶷如断山。(同上,页五注)
(十三)《续晋阳秋》曰:“初,安(谢安)优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同上,页十)
(十四)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同上)
(十五)谢太傅称王脩龄曰:“司州(王胡之)可与林泽游。”注:“《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常遗世务,以高尚为情。”(同上,页十二)
(十六)许掾(询)尝诣简文,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同上,页十四)
(十七)……时恭(王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同上,页十五)
(十八)《晋阳秋》曰:“鲲(谢鲲)随王敦下入朝,见太子……太子从容问鲲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孰愈?对曰:纵意丘壑,自谓过之。”(卷中之下《品藻》第九,页十九注)
(十九)……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卷下之上《容止》第十四,页一)
(二十)孙绰《庾亮碑文》曰:“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同上,页四注)
(二十一)谢车骑道谢公,游肆复无乃高唱,但恭坐捻鼻顾睐,便自有寝处山泽间仪。(同上,页五)
(二十二)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同上)
(二十三)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卷下之上《栖逸》第十八,页十四)
(二十四)《中兴书》曰:“承公(孙)少诞任不羁。家于会稽,性好山水。……”(卷下之上《任诞》第二十三,页三十四注)
(二十五)裴启《语林》曰:“张湛好于斋前种松、养鸲鹆。……”(同上,页三十五注)
(二十六)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同上,页三十六)
从上面所引的材料,可以归纳出几个要点。第一,从(四)、(五)、(六)、(七)、(九)、(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诸条来看,足够了解当时诸人对自然风物之美的领受。第二,从(一)、(二)、(三)、(十一)、(十二)、(二十二)诸条来看,不仅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亲和,不仅将自然加以拟人化、人格化,并且进一步将人加以“拟自然化”。例如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这即是把和峤拟化为千丈松了。第三,由(八)所述的道壹道人的故事,这说明他对自然的品藻,也和当时对人的品藻一样,要用一番美的意识的反省,以求在第一自然中发现出第二自然。当时人所把握到的都是这种第二自然。例如顾长康说会稽山川之美,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竞秀”“争流”都是山水的第二自然;美只能成立于此第二自然之上。第四,所有能在第一自然中发现第二自然,而加以欣赏享受的人,都是玄学玄言中有重名的人物,尤以(十三)、(十五)、(十八)、(二十一)诸条故事中更显著。而在第(二十)条故事中的“固以玄对山水”一语,道破了其中最紧要的关键,以玄对山水,即是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此时的山水,乃能以其纯净之姿,进入于虚静之心的里面,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因而人与自然,由相化而相忘;这便在第一自然中呈现出第二自然,而成为美的对象。当时诸人在玄学的程度上,虽有浅深之不同,但其为以玄对山水、对自然,则无二致。谢安之所以优游山水,能有寝处山泽间仪,正因为他能清言而“无处世意”(《晋书》卷十九《谢安传》)。他说王胡之可与林泽游,是因为胡之的“常遗世务”。而自然景物,又可引发、助长人的遗脱世务,所以阮孚读郭景纯诗,而“辄觉神超形越”(十)条。(十四)条的故事中,卫君长所以神情不关山水,正因为他玄学的风韵不及孙兴公。我可以这样地说,因为有了玄学中的庄学向魏晋人士生活中的渗透,除了使人的自身成为美的对象以外,才更使山水松竹等自然景物,都成为美的对象。由人的自身所形成的美的对象,实际是容易倒坏的,而由自然景物所形成的美的对象,却不易倒坏,所以前者演变而为永明以后的下流色情短诗,而后者则成为中国以后的美的对象的中心、骨干。更因为由魏晋时代起,以玄学之力,将自然形成美的对象,才有山水画及其他自然景物画的成立。因此,不妨作这样的结论:中国以山水画为中心的自然画,乃是玄学中的庄学的产物。不能了解到这一点,便不能把握到中国以绘画为中心的艺术的基本性格。
注释
注释条目标号据原文。
[4] 以佛教以外之中国典籍解释佛典,谓之格义。可参阅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页二三四至二三八。
[5] 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插图一:顾恺之 洛神赋图 摹本
插图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模印 南北朝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
插图 | 网络
编辑 | 远帆
欢迎点击分享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