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故事】莘村上宫庙,箍桶嘭嘭叫

作者:聪丛 

摄影:青菜苗 

箍桶记忆 莘村岙

初次踏进宁海西乡莘村岙还是正月未尽时,年味尚存,微雨暮冬,一枝红梅正盛开于溪旁,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一丝闹意,主持重建王氏祠堂的王新苗老先生正闲坐于他的木匠工作间烤火练字。在煨年糕的美味中,悉知莘村岙五百余年历史的箍桶过往。

莘村箍桶民间故事

莘村箍桶,远近闻名。传说始于罗隐口封。

六月的一天,罗隐讨饭到莘村岙。走到横岭,看到路廊里有几个老人在乘风凉,罗隐便坐下去歇凉,跟老人们闲谈起来。

罗隐见这地方山明水秀,称赞这地方好,就说:“左黄旗、右罗伞,龟蛇二将把水关,村后峭壁是帝王,星罗矮山上朝堂。”老人们听了,眉头皱起来,站起来走了。罗隐觉得没趣,也起身跟着走。

罗隐走到镇风堂,又说:“钟声嗡嗡响,要出帝王相,桃源未必此,男儿自立志。”老人们听了更不高兴,不理不睬,罗隐觉得很奇怪。

快到上宫庙时,罗隐说:“莘村上宫庙,锣马哗哗叫。”下面还没说完,老人们眉头皱了起来,齐声说:“我等不满朝廷欺压,隐居此地,只求青菜淡饭,要帝王将相何用?历朝来出了多少忠臣良将,到头来都被昏君斩头诛灭,还忍心再让子孙去受杀身之祸吗?”

罗隐听了这番话,才明白老人们为什么不愿听他讲好话的道理。便改口说:“莘村上宫庙,箍桶嘭嘭叫,板头板脑,好给小人搞搞。”老人们听了,齐声称谢,说;“但愿你圣口灵验,让莘村后代不去庙堂为官,世世代代箍桶为业。”罗隐应道:“好!”

从此,莘村十三村,村村箍桶,代代箍桶,箍的桶相又好相,牢又牢。

箍桶担

揫桶记忆

箍桶属于木匠的“圆木”手艺,俗称“揫桶”。这莘村箍桶手艺始于坑里潘氏,就如武功秘笈一般,初时传内不传外,后逐渐传至岙内各村,以坑里、木勺丘与莘王为盛。

男儿初长,就跟随父辈远至双峰澄深,结伴上山选木削木,据说光这选料就十分讲究,盛水用的,选用杉树即可;不沾水的,就得选用刚性好一点的苦楝树与乌楮树了。由于外出从不拆伙,有一年在西溪渡口装木上排时,与烧炭客产生摩擦,大打了一仗,也没处下风。

莘村岙人起早落夜,农耕之余,在家庭作坊刨板箍桶,嘭嘭声不绝于耳。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用木盆木桶盛水、填物,有了箍桶这一门手艺,勉强可以贴补家用。莘王村有位娄甫君,从中央警官学校毕业之时,正值解放,随父娄宗育自金家岙迁住莘王村,遇事世变故之际,全靠学得一手箍桶手艺,在当地也能安身立命。

旧时嫁女,除了请裁缝作嫁衣,必请桶匠,这时就得上好的细作桶匠出马了。大喜之日,马桶小兄打头阵担回子孙桶,之后纱罗脚桶、麦饼桶、粉桶、果子桶、炒粉桶……无所不包,泥金彩漆,大红大喜,十里红妆,那都是箍桶匠手中最精美的作品。随母迁住王家的项方伟脑子灵活,是一把细木好手,主家能讲得出的桶他都能箍,他的儿子项全木崩步螳螂拳旋身跳跃十分活泛,估计有其父之风。

遇城内三六九市日,把平时赶制的各种木桶排在檐阶头,桶桶相套,整上一担,前去赶市摆摊。到了农闲季节,还结伴挑至港头,再坐船到岳井、象山兜售。“斧头口,口对口;锄头口,供千口”,虽一年做到头,箍桶匠的日子却仍旧过得十分清苦,遇荒年时,一只猪水桶最多只能换回一升米。

莘村岙世传木匠高手,出外削洋纱棍的队伍一度十分庞大,且历经百年之久。到了八十年代初,王家波等一批能人合伙创办了鞋楦厂。厂里以500元一月的高薪从上海请来高师傅传授技术,赵仁木师从高师傅学得一手制楦好手艺,之后被杭州、温州、路桥等鞋楦厂高薪聘用,直至六十岁那年老父病重方归。

仁木因兄妹众多,虽仅在新村小学读了二册,却谦和勤快,肯于琢磨。他于16岁那年自学箍桶,那时邻家阿叔有一根取料长尺,只要把板排到约142厘米处,刚好做成一个尺8镬盖。仁木回乡后重拾箍桶手艺,得益于在鞋楦行业的长期熏陶,顿悟这镬盖直径约45厘米,乘以π3.14,刚好等于这取料长尺约142刻度,而旧时师祖以最直观朴素的一根长尺解决了精准的圆周取料计算方法,即便目不识丁的桶匠也能昜懂易学,并口口相传沿用至今。

之后仁木又改良了一些工艺小技巧。他坐在桶匠特用的马案上,用大刨边推边量上下径与弧度,角度调整到位的同时,这些板也全部刨得平平滑滑。然后排放在一个自制的简易模子上,再观察板间是否无缝对接,弧度与高度是否一致。上完销子后,只要将成型的桶壁适当打磨即可,如此,一天可保质保量速成三只饭蒸桶。这是一道考验箍桶匠眼力劲的环节,板间合缝程度也关系到桶是否会漏水。而一般箍桶匠为保险起见,都是先将毛板上销,再刨内外壁,费力难刨又耗时。

仁木比对了一下蒸桶的大小,剪下一段粗铅丝,一双手灵巧有力,不一会就绕了4作麻花,他用一个洗衣槌一样的工具敲进桶身。这个“箍”得扎得宽紧适度,才会使桶片之间贴合不渗水,扎紧了会散架,扎宽了会漏水。

顺手将桶下口驾平收尾,一个坚固耐用的圆木桶就完工了。我环视了一下室内,箍一个桶,涉及的工具有刨、锯、斧、凿、尺等20多种,其中光刨子就有10多种,而这些刨全部由仁木巧手自制。

“嘭嘭” 箍桶声曾在这个山岙回荡五百余年,父传子、师传徒,有的则是打小耳濡目染,无师自通。

随着塑料制品的替代,木桶在我们的生活中隐退了若干年,如今又为世人所珍惜。前来订制木脚桶的客人日益增多,饭店里订购饭蒸桶的更是屡来下单。岙内几位身板健朗的老人闲不住,又重拾这门祖传手艺。

王新苗指着身后一叠刚做好的饭蒸桶,这是他花了几天时间才做出来的,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要经过下料出粗 、刨斜边、拼板上箍、打磨出细等10多道工序。 

自五十岁那年重拾箍桶手艺,新苗老先生于这散发着原木清香的斗室内推刨削木,不再东奔西跑。他说他的后半生,都在这些滴水不漏的圆木桶里坚持着。

走进木勺丘文化礼堂,二楼开辟陈列室以图文形式专题展示了箍桶全套工艺,还陈列了箍桶的工具及各式木桶,让我们得以一睹这门手艺的精华。

如今仁木在子女的再三请求下,安度晚年,很少进箍桶间了。幸喜在木勺丘还有一位叫娄成杰的年轻一辈实实在在地传承了这门古老的祖传手艺。 

木勺丘文化礼堂展览厅

编辑:聪丛

审核: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

 

   第16期

栏目主持:聪丛

(0)

相关推荐

  • 震泽古镇最后的箍桶匠,见证了从兴旺到衰退,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从长兴返沪,途径震泽古镇,走进这座7年未曾去过的江南名镇游玩,惊喜地发现这个古镇上竟还保留有一家"张记箍桶铺".小小的铺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桶,锯子.刨子.凿子.尺子等木匠&qu ...

  • 远去的箍桶匠吆喝声(散文)

    原创 新长江文学1 新长江文学 前天    努力打造一流文学公众号 刊名题写:王成勋 散文·随笔             远去的箍桶匠吆喝声                        ● 潘春华 ...

  • 消失的箍桶匠|原乡

    箍桶匠,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提供 "锤子敲击木头或者金属的声音,回荡在马丁的世界里,因为他父亲也是镇上的箍桶师傅,制作桶和其他器皿." 当我的目光扫过莎拉·贝克韦尔的<存在 ...

  • 箍桶匠

    作者:沈煜 我父亲早些年是个箍桶匠. 箍桶匠 箍桶是木工的一个细分行业,但是木匠和箍桶匠是有区别的.以前的人家嫁女儿,都要打几样家具做嫁妆,五斗橱必须找木匠,马桶.脚桶只能找箍桶匠.虽说都是木工活,却 ...

  • 华州下庙箍桶匠的凄苦人生

    邮箱:3125136050@qq.com 箍桶匠的凄苦人生 作者 秦获幸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智慧的人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就像水一样的液体物质,如果没有一种盛它的容器,就无 ...

  • 【兰溪非遗】 阿明师的箍桶经

    阿明师的箍桶经 胡胜明是兰溪市黄店镇百步岩村人,今年68岁,因在当地箍桶出了名,人们尊称他为阿明师.他只有小学文化,读书读到小学四年级.父亲早亡,兄弟两人都靠母亲带大.他10岁时在家务农,24岁拜师学 ...

  • 【兰溪非遗】朱家村的箍桶匠制作工艺

    朱家村的箍桶匠制作工艺 在兰溪市黄店镇朱家山区,连绵的山峦,种植着大量的树木. 制作木桶在朱家起源很早,但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究.古时候,人们洗脸.洗澡都钟爱木桶,木桶凭借着自身坚固耐用.工艺精制.物美 ...

  • 【老行当】 箍桶匠 “修理大小脚盆,打箍打油”

    小时候,在小巷子里时常听到"修理大小脚盆,打箍打油"的吆喝声,那是箍桶匠来了.这些人一般也是走街串巷,肩挑担子,嘴里吆喝着.其实真正箍桶的不多,多是修桶的,夏天时,有许多人家的水桶 ...

  • 莱芜泉水故事 | 南栾宫村打水泉、北泉:上升泉和下降泉隔河对望

    莱 芜 泉 水 故 事 潺潺泉水流不尽,泉水故事道不完.济南作为享誉国际的泉城,泉水是她最靓丽的城市名片.莱芜区泉水资源丰富,有72处名泉被列入济南市最新的"千泉之城"名泉名录.第 ...

  • 【一村故事】莘村十三村,自古隐逸地

      莘村十三村   自古隐逸地 作者  | 聪 丛 摄影  | 青菜苗 航拍  | 山水尤 莘村岙 航拍 莘村岙 宁海城里向西,过山河岭,约十里处,是为辛岭,现属跃龙街道. 莘村岙,位于原辛岭乡西北部 ...

  • 【一村故事】莘村塘尾巴五百余年的姓氏之谜

      莘村十三村   自古隐逸地 作者  | 聪 丛 摄影  | 青菜苗 航拍  | 山水尤 莘村续篇:塘尾巴村 塘尾巴村位于莘村岙西北端,只因村处岙之里端尾处,村口又有一口由山水汇集的水塘,故名塘尾巴 ...

  • 【一村故事】削洋纱棍 莘村岙的百年副业

    作者:聪丛 摄影:青菜苗 莘村岙百年副业 莘村岙位于宁海原辛岭乡西北部,沿着一条如同象鼻一样弯弯的道儿绕进去,溪山相映,人烟稠密,竟是别有洞天.于村巷之中,任意拉住一位老翁,聊及他的前半生,无不与&q ...

  • 【一村故事】双水村葛太尉庙,可追溯至1539年前的南北朝

    挽留双水村的古韵 故 事 葛太尉庙 文/聪丛 旧时出西门路廊,行约五里,有暗岩路廊,路当台宁孔道,往来行人,昼夜不绝.所谓里亭济众,功莫大于烹茶,向有善信于茶堂结缘,春秋无违. 暗岩有竹排可通港头,沿 ...

  • 中秋3日【邯郸故事】一步一典故の网红打卡大洼村-串城街-娲皇宫-京娘湖-广府古城

    #京娘湖 京娘湖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太行山脉腹地,亦称口上水库,素有"太行三峡"之称.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京娘湖因宋太 ...

  • 民间故事:书生破庙避雨,撞见寡妇丑事,欲回村报告,不料丢了命

    明朝万历年间,永平府有一座鹿脊山,山脚是一个宁静的小村落,二三十户村民住在这里,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寒酸.在鹿脊山山腰有一座老庙,老庙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只有一个老和尚坐守庙宇. 这个老和尚平日待 ...

  • 穴位的故事061归来:宫寒

    [书评]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2016-12-26 00:01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阳明胃经的第28穴水道,它是利尿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胃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29 ...

  • 厚仁村:潘氏家庙古风存

    厚仁村:潘氏家庙古风存     厚仁村位于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8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厚仁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2.39平方公里,耕地1131亩.水面260亩.辖厚仁.下戴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