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日子】冷饭筲箕

愿我们远离喧嚣,煮得一生怡然,一世自得。

开火是日子,是尘世;关火是诗意,是心安。

在恬淡的日子里

,在纯粹的自然里,

主持:西湖雨

作者/东子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在我老家西溪满山的竹子不知能否让山民免俗,但肯定是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更主要的还是很多家用品的材料,可以做“覆罩”,“楐橱”,“冷饭筲箕”等等数不胜数,在老家随处可见。建了西溪水库,我们也全部移出库区,那些熟悉的竹器也慢慢远去了。

中午在老妈那吃饭,看到一件熟悉而又久违的竹器——冷饭筲箕。椭圆的身子泛着岁月特有的颜色,一块竹片弯在两端,形成提手。我提在手上,打开盖子,记忆随之蔓延开去。

这个冷饭筲箕就挂在厨房灶头后面,做饭时转身一抬头就能看到,黑黑的大铁钩下悬着。老妈做饭好像老是没有准头,每次都有剩饭,也许是怕我们吃不饱,也许是农村的习惯,更或许为了让冷饭筲箕物有其用。确实有时候我和弟弟吃好饭,玩一圈回来,盯着冷饭筲箕,问“妈,锅巴有吗?”妈取下冷饭筲箕,递给我们一人一块锅巴,或者是带点锅巴的饭团。我们吃着嘎嘣脆的锅巴或者拿着喷香的饭团,又跑开了。现在想起来,还口齿留香,在那个时候绝对是个不错的准零食。

记得有一次吃好晚饭,刚好停电,爸妈吃好晚饭有事出去了,叮嘱我们赶快写好作业,他们一下就回来,我和弟弟无奈地在蜡烛下写着作业。

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和弟弟谨慎地抬头看着漆黑的屋外,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会一个黑影就出现在门口。一个中年男子肩上用一根棒子扛着蛇皮袋,站在我家门口。我和弟弟紧张得大气不敢出,都能听出心跳怦怦声,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抓小孩的人。

在这漆黑的夜里,带一个蛇皮袋,不抓小孩还能干吗?我和弟弟靠在一起,又看了一下后门是否开着,准备从后面逃走。只见中年男子放下蛇皮袋,把棒子靠在门边,就在门口站住了,看了我们哥俩一眼,问:“你家大人呢?”惨了,先问大人在不在,再下手,有经验啊。我和弟弟相互看了看,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似乎有点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答复,哥俩已经吓得手心出汗了,说回答在家,可明显不在家,说不在呢,那我们不就要被抓走了嘛。正犹豫着,他又问了:“你家有什么吃的吗?”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看向冷饭筲箕。他顺着我们的目光也看到了冷饭筲箕,问了句“能让我吃几口吗?”说着人已经在冷饭筲箕下面了,他急忙取下,打开冷饭筲箕,用手抓了就往嘴里塞,那得有多饿啊,如此狼吞虎咽。

我们怔怔地看着他吃,感觉就是肚子饿了的过路人,不是抓小孩的,也就放心了。他吃到一半的时候,父母回来了。

后来母亲告诉我说,那人吃了半“冷饭筲箕”的冷饭,据说还告诉我父亲一个能让水稻提高产量的方法。过了这么多年还记得那时的情景,也许是当时他那饿极抓饭吃的样子让我深受冲击,让他在黑夜赶路是谋生是归家,已不得而知。

冷饭筲箕在我母亲的手中除了装冷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在黄昏时分,吃过晚饭,母亲一手挎着冷饭筲箕,一手提着衣服来到上坑,我拿着一个盆子紧跟着。母亲一边走着一边和村民打着招呼:“吃了吗?冷饭筲箕拿去洗下,长远没洗过了”。我知道这不是母亲的本意,是在找借口,就不敢言语,一声不吭地快步走开。

上坑是座低矮的桥,像一弯上弦月,低处就是那桥,高处则是沙地和黄坛坑。洗衣服的妇人都差不多洗好回去了,母亲把冷饭筲箕盖子拿掉,再把羹杠之间的缝隙扳大些,放在冷饭筲箕上面,浸入上坑桥洞的下游的侧面,上面压一块大石头。似乎浸泡是为了更好的清洗,那只是原因之一。

方人也摄

泡好了冷饭筲箕,母亲就走到远处找一溪边光滑大石洗衣服。我找一水流平缓处抓“浪虾”,翻开石头,有浑身透明的,也有黑色的。双手慢慢靠近,接近时再一合拢,“浪虾”就在手掌,再放入盆中,舀点水养着。徒手抓会跑掉很多,用网兜基本能是大获全胜。前段时间看《一个人的缑城》里介绍说“浪虾喜欢往后退,要断其后路”,现在细想还真是。

母亲衣服洗了一会,过去冷饭筲箕的地方,我赶紧跟过去,有点小兴奋。只见母亲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并迅速提起冷饭筲箕,水哗哗地从缝隙中流下,只听见“笃笃”声,拿掉羹杠,溪坑特有的“白鱼”跳跃着。我满心欢喜地一条条抓起放入盆中,如此反复,能抓满满一大碗。

母亲现在还在说:“我是节气日抓点来请请老太公的,买买又那么贵”,似乎言语中有些无奈,可我总觉得那还是种乐趣呢。

方人也摄

如今,冷饭筲箕静静地躺在阁楼,也失去了往日的作用。可又似乎有了更大的作用,虽然不能装冷饭,也不能抓鱼了,可承载了太多太多往日的回忆。

(0)

相关推荐

  • 弟弟自杀那一年,我俩都是14岁

    原创 鹏超 全民故事计划 昨天 " 弟弟的病,最终没有拖垮一家人,而他却用自己的方式,选择了这一切的终结. -这是全民故事计划的第548个故事- 一 弟弟与我是双胞胎.   用母亲的话说,就 ...

  • 秋水落梅花:父亲的果园母亲的菜|散文

    毛颖:[闲言碎语]西红柿炒鸡蛋和汉姆雷特-- 文/秋水落梅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介绍:秋水落梅花,原名韦菊梅.中学语文教师,爱好生活,爱好写作.淡淡闲云朦胧月,一程山水看年华,愿在时光的罅隙 ...

  • 南胜阿郎总有情----父亲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父亲 父亲 无法数清您的白发 那是岁月的分分秒秒 记录着 每一次操劳每一次艰辛 无法抹平您的皱纹 那是生活的沟沟坎坎 镌刻着 每一份责任每一份坚忍 无法忘却风雨的日子 您羸弱的身躯 ...

  • 冯晓娟:母亲最后的日子

    二〇二〇年的新冠肺炎是全世界的一场灾难,也使我的家庭陷入僵局. 母亲经常咳嗽,因为不是很厉害,也没有发烧的症状,就不想去医院看病.那段时间大家对医院是避而远之,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去,所以就在小区的医药 ...

  • 在母亲病重的日子里

    本文作者:任平 2018年里,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尤其是立秋以后,母亲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国庆长假过后我刚回到中旗,11号下午就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母亲病危,让我速回.母亲病危虽是预料之中,但我还是瞬间 ...

  • 【文香】苋菜的乡愁

    苋菜的乡愁 潘姝苗 谷雨过后,苋菜成了菜场常见的时蔬.每次看到苋菜,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它使我一下子想起在奶奶身边的情景. 我一直相信,苋菜是有乡愁的植物.小时候,住在村子里,大人白天都要下地干活 ...

  • 母亲的一大袋法饼丰润了我的打工岁月/越城千仞秀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母亲的一大袋法饼丰润了我的打工岁月 越城千仞秀 妈妈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好像她从没离开过一样,每天醒来首先 ...

  • 王秀华||奶奶【纸刊征稿随笔类(37)】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作者简介]王秀华,女,山西晋中昔阳县人.昔阳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晋中市<乡土文学>发表散文<春之韵><二月雪>:当地杂志<虎头山& ...

  • 【远方】 山西《母亲(上)》 作者:任我行 主播:山丫

    作者:任我行 主播:山丫 编辑:小鹿 母亲(上) 母亲出生于山西太行山下靠近盂县县城的一个小山村.解放前的盂县是一个穷地方.母亲有五个弟弟三个妹妹.实在揭不开锅时,姥姥姥爷就把母亲的一个妹妹送给平山的 ...

  • 小时候经常吃柴火饭,那软糯焦香的锅巴团,我至今难忘那味道

    #春日茶话会#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村办学校念的,那时候学校没有食堂,学生都是在家吃早饭.我家离学校远,小时候又贪睡,每次都是母亲千呼万唤,看时候不早了,才着急慌忙的爬起来,胡乱的洗把脸梳下头,又生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