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辛丑条约》签订120周年

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应忘记的日子:120年前,中国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在北京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签订《北京议定书》,因这一年是中国农历辛丑年,亦称“辛丑各国和约”,简称称“辛丑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6)惩办“首祸诸臣”;(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等。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被称作中国近代史三大不平等条约,而《辛丑条约》则是近代中国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刚刚进入20世纪的中国,真正彻底沦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步。

在北京中山公园有一座石牌坊,是现存唯一与《辛丑条约》有直接关系的建筑物。

这就是保卫和平坊,是一座宽17米,高10.9米,四柱三间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碑坊原建在东单北大街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0日,已多次寻衅伤人的德国驻北京公使克林德乘轿路经东单牌楼北面时,与巡街的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克林德从轿内开枪,清军军官恩海开枪还击,克林德当场被击毙。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辛丑条约》第一款就是让清政府为“克大臣”在其遇难处建立牌坊一座,并让醇亲王载沣亲赴德国为此事“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虚弱的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对所提出条款一一照办。光绪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8月)派醇亲王载沣等大臣,赴德国赔礼道歉。并于当年6月至1903年初按德国要求,在东单北大街上建了与街同宽的这个石碑坊,即“克林德碑”,形制是四柱三间七楼。这个石碑坊成为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见证。

1903年1月18日“克林德碑”建成,位于西总布胡同西口的大街正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参战,成为协约国的一员。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战败投降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第二天胜利消息传来,北京人民于11月13日就把“克林德碑”拆除了。

被拆除的“克林德碑”

1919年,协约国外交代表责令德国把已拆除的石牌坊材料,移到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再建一座新的牌坊,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当时,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石碑坊被改名为“公理战胜坊”。 由于在拆毁牌坊的过程中,有些构件已经损坏或遗失,所以重建后的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比原牌坊少了“四楼”。

“公理战胜坊”

1952年10月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为此把中英文“公理战胜”文字镌去,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

“保卫和平坊”(作者摄于2021年9月7日)

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作者摄于2021年9月7日)

一座石牌坊,三个不同的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情感,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120年的历史沧桑。

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