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人必读的《大学》,左宗棠是如何解读的?|儒学|刘典|修身|左宗棠|大学|孝威
美国《新闻周刊》将左宗棠评为全球一千年来中国仅有的三位“智慧名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丈之木必有其根。左宗棠如何成为五千年华夏里千年一出的巨子?
得益于早年儒学传统文化的涵养。
但出人意料的是,左宗棠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不过是两千多年来人皆成诵的四书,并没有什么开小灶的独门绝学。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只是我们每个人的收获不同。
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古来有多少皓首穷经的书生读罢头飞雪,到头来仍一无收获?造成各人收获不同的主要原因,在对传统精华的理解深度与层次不同,在知行合一的运用方面存在差别。
一本《大学》,左宗棠到底有哪些独到的读书与运用方法?
一 、目标定心
左宗棠翻开《大学》开篇,与今人所见相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点出了儒学的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呢?读书人学习,对于自然的道理、人心的规律,先要让自己明白,再让他人明白,最后通过努力,让所有人明白。当所有人都按照道理与规律生活,人类社会就进入和谐的境界,这是读书人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最关键,通过读书,先让自己明白。
怎样才能让自己明白?最关键是定心。即确定目标,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5岁起,左宗棠开始读《大学》,这些方法已经入心。他17岁那年,一次偶然机会从长沙棚户区淘来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三部杂书,立志挖掘并传承中国古代传统的“实学”一脉,从此再没有动摇过。他第一次会试后要妻子协助自己绘中国地图,其后以“湘上农人”身份在湘阴实践科学种田,及至在安化陶家自学陶澍的经世致用“实学”与治国方略,转眼40岁。23年里,左宗棠始终心定如石。
毕生致力于以“实学”来改变中国积弱难振的命运,左宗棠在具体办事时也心定如石。非但如此,有时甚至到了“择善固执”的地步。左宗棠率西征军将新疆北部收复后,朝廷大喜过望,不断下谕旨催促左宗棠快点收复新疆南部。左宗棠将上谕收起藏好,说:“任他千变万相,老僧只有不睹不闻一法待之。”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无数小事。高明者心定如石,一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因为目标坚定,他所经历的小事,是大事的点、线、面,合起来只有一件大事。
二、 自我正心
俗话说,人心难摸,泥鳅难捉。
人心像万里大海的水,时刻处于流动之中,我们经常的情况是,走着走着,忘记初衷,不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
儒学针对人心的特点,规定了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这样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人心善变,刹那间有七十二般变化,喜怒哀乐的情绪,让人心分分秒秒偏离正轨。
怎么让自心始终能回到正轨上来?通过感悟自然的道理,感觉人心的规律,做到让自己的心意真诚、无妄,以此来端正自己的内心,从而让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自然的道理、人心的规律。
《大学》这么说,但真正要做到是难的。左宗棠不是“教条书生”,他结合自身气盛的特点,创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以志帅气”的正心方法。
“以志帅气”,用今天话说,就是以目标管控情绪,让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放到自己毕生的人生目标中去观察、取舍。
古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别人乱不了你的心,人都是自己将自己搞乱的。人每一次高兴或生气,如果就事论事,很难看出对错。譬如老鼠钻进迷宫,不知道前面是出口还是胡同。但左宗棠以人生目标作为维度,等于将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立体,相当于在直升机上看迷宫,一眼就能发现出口。
能自我端正内心的人,如果说有独门秘诀的方法,就是凡事能为自己增加一个观察的维度,时刻看清自我的状态。
三 、本能孝心
儒家文化讲求“孝顺”,目的是追求“以德治国”。其八目依次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目的正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用现代眼光看,修身与治国并不存在必然逻辑联系。自秦至清,真正治国的是法家,历代帝国“外儒内法”、“阳儒阴法”,儒家只能起到“育人”的作用,治不了国。
在“以法治国、以德育人”的当代,儒学像是一盆脏水里的娃娃,“以儒治国”是脏水,“以德育人”是娃娃。
左宗棠毕生信奉“王道霸术”,“王道”源自孔孟儒家,“霸术”源自老韩法家。
“霸术”为手段,“王道”为目的,左宗棠用人,首重孝顺。
《大学》有言: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用现代眼光看,孝顺之人,步入职场,往往“愚忠”,这是缺陷。但可取之处,他们往往十分敬业,能独当一面。
左宗棠办楚军时的部将,王开琳、王开化、刘典、杨昌浚,孝顺有口皆碑。一则故事,部将刘典在完成攻打浙江的使命后,不管山高水远,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回到湖南宁乡十亩丘看望父母,二月初二启程,二十三日抵家。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其心之真之诚,令人动容。
刘典(中) 图片来源:《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左宗棠本人更是个大孝子,他15岁那年府试,因母亲病重,主动放弃功名之路,回床前服侍。
左家后人受他影响,似乎到了“愚孝”的程度:长子孝威在母亲病重期间,割下胳膊的肌肉熬汤给母亲喝,因为古人迷信这样可以治病。孝威的妻子贺氏在丈夫病重期间,也仿效孝威。
站在现代平等、人权的角度,“愚孝”毫不可取。但在传统孝道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起码的敬意也鸡飞蛋打的时候,《大学》讲求的“孝、悌、慈”价值观念,也会引得今人不由自主地反过来看一看,想一想,发现它合理的部分。
四、 以义为利
义与利自古以来是一对矛盾。洋务运动时期,义利对立凸显,当代人义利冲突又为历史以来最为剧烈的时候。
古人怎么处理义利冲突的?
《大学》孟献子曰: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畜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小人怀土、怀惠,君子怀德、怀刑,孔子并没有说错。“以义为利”,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最大的利。左宗棠受《大学》“以义为利”观点的启发,写成《名利说》一文,并身体力行,以扭转晚清社会乱象。
左宗棠说:天下人追求名利,这没有错。但名利分三种,一是道德之名,二是文章之名,三是一艺一伎之名。道德之名固然重要,但最大的问题是靠不住,道德榜样大多是假的,他们获得道德假名,目的仍是获利;文章之名也往往不靠谱,因为所谓的明星、名人不少有名无实,完全靠炒作出来的,走近一看,惨不忍睹;一艺一伎的办事名气则不同,它是靠实干出来的,走不了假,也真正能遗福后世。
社会如果纯粹以利为导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孟子说:老百姓杀掉士人夺其家产最能获利,士人杀掉大夫夺其家产最能获利,大夫杀掉诸侯夺其家产最能获利,诸侯杀掉天子夺其家产最能获利。结果是,人类自相残杀,逐渐走向消亡。
“以义为利”之所以对,即使在完全法治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利的最高层次仍是义。中国古人封妻荫子,左宗棠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鼓励儿子自我奋斗,不能“拼爹”;西方巨富的遗产税足以让个人的全部财产基本归公。财富一代而终,人身后盖棺论定的道德声名,是人奋斗一生最大的“利”。否则国家天下的财富,最终必归入几个商人巨富囊中,构成绝对垄断,社会公平、正义完全沦丧。
左宗棠将上述观点用于实践,培养出了晚清巨商胡雪岩。
胡雪岩毕生急公好义,竭其财力、尽其能力协助左宗棠西征,成为中国有历史以来第一爱国巨商,成功实现“以利取义”。
志频说
《大学》自曾参写成、朱熹编就,700多年里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目,既读出了无数寻章摘句的老雕虫,也读出了左宗棠这样风华绝代的盖世巨子。可见,收获大小,不在书本,而在个人。左宗棠能够结合时代的特点,从《大学》中读出新意,并顺应时代需要,适时创新转化,将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正是他的独门秘诀。
文:徐志频
图片来自《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