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溥仪最痛恨的人是谁?并非袁世凯,而是这三人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溥仪短暂的帝王生涯也正式宣告终结,作为整个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人生不可谓不传奇,他是唯一历经过清朝、民国、伪满洲国、新中国整整4个朝代的皇帝,从昔日受万民敬仰的大国皇帝变成普通的百姓,这个身份上的落差可谓是天差地别。
退位后的溥仪也是不甘心的,清朝灭亡后他也曾想尽办法复辟,按理说,他最痛恨的人应该是逼迫他退位的袁世凯,但在晚年回忆往事的时候,他却说自己真正痛恨的并不是袁世凯。
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满清入关后依然统一了中原地区,甚至在西北和西藏地区都建立了相对牢靠的统治,清朝中前期绝对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可惜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王朝的故步自封,也注定了王朝最终灭亡的结局。
光绪皇帝去世后,溥仪被慈禧立为新帝,当时的溥仪只有三岁,他的亲生父亲载沣被立为摄政王,但可惜载沣并没有实际把控王朝权力,隆裕太后成为了当时整个王朝的实际掌权人。
隆裕太后掌权时的大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在怎么做都不可能挽回王朝灭亡的命运,在袁世凯的威逼之下,隆裕太后不得不颁布退位诏书,此时的溥仪皇帝年仅6岁。
随着时间的流逝,溥仪皇帝也越来越大,虽然住在豪华的紫禁城里,但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和先辈们是有差别的,自己没有一点儿实际的权力,只能被困在这紫禁城当中,可以说只要出了紫禁城,就没有人再认可自己的名号和皇位,出生皇族的他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三条路,要么维持现状,要么恢复帝制,要么逃往海外,身为皇族子弟,他选择了恢复帝制,可这谈何容易。
在被袁世凯逼迫禅位时因为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所以他还可以依然住在紫禁城里,过着奢侈的皇族生活,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溥仪及其他皇室正式被赶出紫禁城。
但在之后谈起往事的时候,别人问起他对于冯玉祥的态度,他表示自己并不痛恨冯玉祥,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囤积了足够多的银元和文物,离开紫禁城后的生活也很潇洒。
说起他最恨的人要数孙殿英了,这不难理解,孙殿英的所作所为,世人皆知,1928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期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直接盗取了东陵和裕陵,中国是一个有着渊远历史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丧葬文化。
在中国人看来“生”只是“瞬间”而“死”才是“永恒”,因此很多古人都会把自己的陵墓修建的极其豪华,陪葬品也会极其丰厚。孙殿英的行为对溥仪来说不仅是财富的丢失,更是对溥仪人格的侮辱。
当时“东陵盗宝案”发生后,全国上下一片轰动,除了清朝遗臣以外,还有很多平民百姓指责孙殿英的这个行为,当时溥仪得知后十分悲愤,扬言要亲手杀了孙殿英,以他的项上人头谢罪。
溥仪将孙殿英告到了民国政府,孰不知当时的民国政府早就被孙殿英用金银珠宝给收买了,这件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第二个就是张勋,张勋史称“辫帅”,他手下的部队被世人称为“辫子军"。八国联军入侵时期,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袁世凯命张勋互送西太后反京,这一路上他对慈禧瞻前马,后事无巨细,在慈禧回到北京之后张勋就成了慈禧最宠爱和信赖的大臣,也因此他对大清皇室始终都感激涕零。
袁世凯因病去世后,黎元洪和段祺瑞在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就在此时张勋暗地里开启了“复辟计划”,张勋本人也是反对对德宣战的,但是他又不想与黎元洪为伍,在黎、段二人纷争时,都希望能够得到张勋的支持。
但张勋并不想选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他希望在二人矛盾激化后坐收渔翁之利,与此同时张勋成立了北洋了十三省同盟,企图复辟。张勋以为自己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这十三个省,但其实这13个省的督军各自心怀鬼胎。
1917年5月,段祺瑞推翻黎元洪,解散了国会,黎元洪下令免去了段其瑞国务院总理的职位,张勋觉得时计已至,于是率领军队北上,到达北京后,特地去探望了段祺瑞,并说出了自己复辟的计划,段琪瑞表面上答应了他,但在他走后立刻组织军队准备出兵。
7月1日,张勋率领十几位大臣在对溥仪施臣子之礼,同日溥仪宣布废除共和政体。很快段祺瑞旧带着军队进京,复辟就此宣告失败,溥仪之所以恨他,是因为复辟失败让更多人坚定了废除帝制的决心。
最后一个就是郑孝胥了,他被溥仪皇帝厌恶是意料之中的。郑孝胥一直以来也是忠于满清王室的,但他一直在怂恿溥仪出关,还主张与日本人进行合作建立伪满洲国,因为得势于日本人。
所以在伪满洲国建立以后,他担任了第一任总理大臣,对于溥仪来说,为满洲国的建立,并没有让他重新坐上王位,反而让他从一个傀儡变成了另一个傀儡,并且此时的扮演的还是侵略中国的日本人的傀儡,这让溥仪很难接受。
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推翻封建王朝是一个趋势,溥仪并没有看透这个趋势,一心只想着恢复往日的帝国荣耀,这必然会导致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