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拿“牛肉”找我喝?

《1》

在武夷山的时候,有个旧同事约我喝茶。

连约了三天,我都爽约了。他太太问他,你不是说小陈是你最好的异性朋友吗?怎么你约她那么难?

呃,无法回答,现实啪啪打脸。

太尴尬了。

终于约到的那一天,等我跟李麻花到楼下,他早就等着了,彼时天气有些冷,他穿得单薄,瑟瑟发抖。

赶紧上楼,烧水泡茶,给这位新婚人士暖暖身。

李麻花问,结婚的感觉如何?

他说,一言难尽,喝茶喝茶。说着掏出一泡他带来的茶。

那是一个普通的黑色泡袋,款式普通,颜色普通,材质普通。最有特色的是,泡袋上印着的字——上面赫赫然印着“牛栏坑肉桂”。

一个没有品牌、厂家的公版“牛栏坑肉桂”泡袋。

就是那种你在三姑的包装店里,十三块钱就能买到一百个的装岩茶的泡袋。

我和李麻花面面相觑。

瞄了一眼他的柜子。

那里还躺着几泡同款泡袋装着的“牛栏坑肉桂”。

这个旧同事接触岩茶早,平时喝的茶多,隔三差五会有人拿茶给他品鉴,久而久之,柜子里倒攒了不少茶。

当然,他的柜子里攒得最多的还有各色包装的“牛栏坑肉桂”。

被他当成工作茶,有客人来了让人家自己泡了喝。

我调侃他,拿牛肉当工作茶,你真牛!

《2》

旧同事的牛肉,虽看起来没名没分没牌没厂,但我们也没有“以貌取茶”。

烧水温杯,每个泡茶步骤都认真对待。

干茶倒入盖碗,褐中带绿,看上去就是火功较轻的样子。通常这类岩茶香气都很高扬。制茶师炖的是文火,以保香为主。

第一水冲泡出来,汤色明黄,果然火功不高,隔着公道杯就能闻到香。

茶汤入口,是一种顶脑门的花香,我喝了一口,被香气呛得差点犯了过敏性鼻炎。

茶过三巡,就没有再喝下去的欲望了。

这茶汤水清淡,也就罢了。却因为焙火功夫不到位,茶香没有焙到清透,还有些混杂——杂七杂八的香气混在花香当中,就像一盆茉莉花放在厨房门口,那一股烟熏火燎之下的茶香,尤其难耐。

这款茶是假牛肉,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旧同事问,这茶怎么样呀?是真牛肉吗?

李麻花说,当然.....

我赶紧踩了她一脚,强笑着说,这茶呀,香气太高了,牛肉应该不会出这种香。

《3》

旧同事出去接电话了。

我跟李麻花无聊地坐着。

她问,“为什么总有人拿牛肉找我们喝?”

我想了想,说,可能大家都知道你认识武夷山胡歌,真牛肉喝得多,所以想请你打假吧。

被她翻了一个大白眼。

其实,这几年来,牛肉已经不那么招人痴迷了。

随着这几年天价岩茶的流行,大家早已经被那些动不动9000一泡的某某茶、几十万一斤的某某肉给吸引去了大部分的关注度。

身为岩茶顶级代表作之一的牛栏坑肉桂,倒是渐渐被它们遮掩去了部分光芒。

然而,即便如此,牛肉依然是所有肉桂里知名度最高的。

且由于市场需求量大的关系,包装市场上公版的“牛肉”泡袋也是丰富多彩。

再加上仿冒“牛肉”没有任何门槛,这就形成连锁反应,每家每户的茶庄里起码有一款牛肉产品打底,茶农和商家往市场上投放的“牛肉”更是源源不断,如同忘川之水,畅流不息。

某次,在茶农家里喝茶,她忙着接单,跟客户电话聊天中,听见问对方买的几斤茶要如何包装?好几次她挂了电话,就急急地找她儿子,让他去包装店拍几款公版“牛栏坑肉桂”的泡袋给她挑选。

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给“牛肉”积累并形成了庞大的群众基础。

作为普通茶客,知“牛肉”、“马肉”远胜于知“xxx兰”、“xxx香”,他们走进茶庄买茶,第一眼便会看到架子上的“牛肉”包装,这茶对他们来说认知度太高了。

在一堆陌生物件里,肯定会先看到自己相对熟悉或者有听闻过的。

所以,做为一个普通人,会时不时收到各式各样的“牛肉”,也就不足为奇了。

《4》

虽然“假牛肉”俯拾皆是,但牛栏坑肉桂还是喝茶人心中的白月光。

在真正懂岩茶的人面前,那些四字成语的高价茶、天价茶,都是浮云。

内行人才懂得,很多巧立名目的高端岩茶,只是有特色,并非有很好的山场。

而如果是真正的牛肉,那是实打实的正岩核心山场,温光水汽土哪一项都比别的山场要来得好。

于是,老饕们,都想品一品牛栏坑的山场韵味。

哪怕近水楼台如武夷山的茶农,多年来或多或少都品尝过真正牛肉,于他们而言牛肉并不神秘。但是,一旦听闻谁家邀约喝牛肉,还是会兴冲冲地赶过去。

某次在小竹林的姐姐家里试茶,刚开始不久,她看了眼手机,忽然声音提高八度问我,“要不要去喝牛肉,群里有人喊,在天心村我同学那里。”

于是大部队就开去了天心村。

可见,在真正的岩茶江湖里,牛栏坑肉桂,比那些天价岩茶,拥有着无以伦比的地位。

正如某次,武夷山胡歌傲娇地说:世界上的肉桂只有两种,一种是牛栏坑肉桂,一种是别的肉桂。

《5》

不过,很遗憾,在市场上,仅靠碰运气,是基本遇不到真牛肉的。

太多假冒的牛肉充斥着江湖了。

但是,只要喝过真牛肉,假牛肉是可以一眼辨识的——我觉得那些仿冒者并不了解真正的牛肉。

真的牛肉,香气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高扬,而是香气内敛圆融,滋味醇厚绵柔,回韵干净有力,余味清甜有凉意。

每年的牛肉产量极其有限,牛栏坑一家几十斤的茶,也根本不够卖的。

要想喝到真的牛肉,拿货和购买渠道很重要,对出厂牛肉的茶农更需要知根知底。

还是那句话,只有喝过真的,将来喝到假的,才会一口就辨识出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陆续播报中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