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 30000 个数据点后,我发现了超级创业者的这些特点
11小时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如何创业才能取得成功?那些最终成为独角兽的初创企业跟其他的初创企业有什么不一样?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身为风投公司合伙人的Ali Tamaseb用2年的时间收集了那些独角兽公司的60多个因素的数据,然后又用2年的时间收集了作为随机对照组的其他初创企业的数据,通过对得到的30000个数据点进行分析,得出了他的发现,并汇编成一本书。原文发表在Medium上,标题是:What I Learned About Startups by Collecting 30,000 Data Points
为了进行一项规模最大、数据驱动的初创企业研究之一,我总共花了四年的时间。那些估值达数十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与虽然拿到了VC融资但最后却走向失败的初创企业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以下就是我研究之后的发现。
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还记得我两年前曾在Medium发表过一篇文章,里面列出了几十张关于独角兽的数据驱动的事实的彩色图表。
那篇文章后来得到了广泛传播。我从中收到的一个重要反馈是,我需要把独角兽公司取得的结果跟未能成为独角兽公司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好把这些数字放在上下文环境下去理解。
于是,我花了两年几千个小时的时间来扩展我的数据,并对非独角兽创业公司收集同样的一批数据元素。
“这也许是一位富有洞察力的风投家对创业公司和投资所做的最全面,最深入的研究之一。强烈推荐。”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Ilya Strebulaev
研究的结果令人震惊,并揭示出许多有违直觉的洞察。所以,我决定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写一本书。这也许是第一本诞生自Medium的书!
为了更好地给数据补充上下文知识。我还采访了数家市值达150亿美元及以上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其中包括Zoom,Instacart ,GitHub ,Cloudflare ,PayPal,Kite Pharma以及Flatiron Health的创始人,还有Peter Thiel,Elad Gil,Alfred Lin(红杉资本)与Keith Rabois(Founders Fund)等VC。
这本书现在要出版了,在此我希望把其中的一些洞察分享出来,让你可以管中窥豹。
被揭穿的神话
我在书中讨论的数据打破了20多个神话。以下就是其中的三个例子。
1)“你得成为技术创始人才能取得成功”
那些估值达十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当中,创始CEO不是技术人员的占到了50.5%。将独角兽组跟随机组(随机选择的一组筹集了300万美元以上风投资金的初创公司)进行比较,公司估值达十亿美元的创始CEO做技术的占比稍微一些,但独角兽的创始CEO当中仍然有一半不是做技术的。
当然了,公司里面排名老二的那位(通常是CTO )更有可能是做技术的。
2)“创业需要解决一个个人问题而且在这个行业要有经验”
除了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类的初创企业以外,从事消费技术的十亿美元级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当中只有30%曾在同一行业工作过,而企业/ SaaS领域的十亿美元级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中只有40%曾在同一行业工作过。类似团队管理,销售,拥有强大的关系网络和资源之类的软技能才是决定成功的更重要因素。超常的创始人懂得利用自己的资源去进行研究,并提出正确的问题,从而在对所要颠覆的行业方面比其他任何人了解得都要多。
在这本书中,我访谈了Flatiron Health的联合创始人Nat Turner,了解了他们是怎么进入到一个自己没有背景的市场的。
3)“竞争是不好的”
85%的独角兽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面临竞争对手。超过50%的十亿美元级初创公司在成立时就要跟大型的老牌公司竞争,而那些的确面临竞争的初创企业更有可能成为十亿美元级公司。20%的初创企业是在一个碎片化的市场里面竞争,面临的都是十几乃至更多的竞争对手,但它们当中没有一家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过,只有一小部分十亿美元级的初创企业是跟另一家已经拿得到大量资金的初创企业竞争,而在实现估值达十亿美元方面他们似乎没有那么幸运。
在这本书中,我访谈了Zoom的创始人,他就是在跟类似思科和微软等老牌公司的激烈竞争当中创业并赢得市场的。
得到确认的老生常谈
数据还证实了关于成功的创业公司的一些现有的看法。这是三个例子:
1)十亿美元级的初创企业更有可能节省客户的时间或金钱
这两种不仅是十亿美元级的初创企业解决的最常见的需求类型,而且跟随机组相比,解决这些需求的公司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比方说,在随机对照组中,有更多的初创企业寻求解决便利性或娱乐的需求。例子:UiPath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金钱,而Airbnb节省了客户的金钱。
2)追逐的市场很大确实很重要
最终估值达十亿美元的公司更有可能在公司成立之初进入的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按照当时的需求所定义)。
当然,数据总会有例外,有很多类型的公司都可以取得成功。在书中,我讨论了Coinbase是怎么在一个很小的市场(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是5美元)当中起步的,然后伴随着市场的指数级增长而壮大的。
3)痛点杀手更有可能取得成功(但维生素药也能起作用!)
创业的策略之一是发现定义明确且客户非常烦恼的痛点。比方说Okta所解决的身份和密码管理就是这样。在这些情况下,产品的目标就是消灭痛点。另一种策略是改进完成某件事情的方式,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效率,娱乐或快乐,比如Snapchat或TikTok这样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帮助客户得到一些东西,而不是减轻他们的痛苦。这些就是所谓的维生素药。通过对比这两组,你会发现关于做出大家想要的东西,以及消灭痛点的传统建议是正确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十亿美元级的创业公司当中,有1/3属于维生素药。开发出具有粘性的产品,让用户养成习惯,并围绕着产品树立起强大的品牌和社区,做到这些的公司的确也非常成功。
在这本书中,我探讨了影响创业成功的65个元素(对照了十亿美元组和随机组这两组),其中包括:
创始人的背景,职业(头衔,公司历史等)和教育历史(学位,大学)
之前的创业努力及结果
创业点子的来源,痛点的类型,成立之初面临的竞争,防御性因素
融资金额,节奏以及投资者品牌
事实证明,通常被认为跟成功相关的很多因素从统计上看其实并不紧要,但也有不少因素确实很重要。
我的希望是,本书的洞察不仅能给人一些启发,而且对创始人和投资者都具备实际作用,并有助于推动风投行业和初创企业生态体系朝着更少偏见的方向发展。
“Ali Tamaseb用非凡的视角审视了初创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还提供了一些内幕故事以及对某些最出色的初创企业创始人的访谈。不可不读。”
——Zoo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袁征(Eric Yuan)
译者:boxi。
本文来自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