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到底该如何用药?这次总结好了!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25~55岁,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其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头部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偏头痛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
一、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药物
1.麦角胺类:已不推荐常规使用。
麦角胺类药物疗效不及曲坦类药物;极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
2.镇静剂:其他药物无效时使用。
苯二氮䓬类、巴比妥类镇静剂可促使镇静、入睡,促进头痛消失。因镇静剂有成瘾性,故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
3.用药原则:早期足量,个体化。
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药物使用应在头痛的早期足量使用,延迟使用可使疗效下降、头痛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比例增高。
4.指南推荐的常用药物:
二、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1.偏头痛预防用药的指征:
每月发作频率2次以上;连续2个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疗6~8次以上;偏头痛发作持续72小时以上;存在频繁、长时间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业严重受损等。
2.尼莫地平:不优于安慰剂。
最初认为尼莫地平对预防偏头痛很可能有效,尼莫地平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中也包括偏头痛,但是,多项尼莫地平预防偏头痛的研究的结果均未能显示其疗效优于安慰剂,不值得推荐。
3.用药原则:小剂量单药开始。
小剂量单药开始,缓慢加量至合适剂量;每种药物观察期为4~8周,若预防无效,且患者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可增加剂量;否则,应换用第二种预防性治疗药物;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约6个月,之后可缓慢减量或停药。
4.指南推荐的常用药物:
本文首发于药评中心
作者:Gcp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