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门面,名士崔琰崔季珪

导语:崔琰最初跟随的袁绍,后来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平定河北一统北方之后,便跟随曹操做了曹操的下属,曹操进位魏王之后甚至还做了尚书一职,但后来却因为言辞不当被赐死,可怜一代名士身死“文字狱”。

崔琰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今河北故城县)。崔琰自幼好学,武功了得剑法一流,但是性格却比较朴实不善言辞,这也是后来他身死的因素之一,一开始他因为一身武艺去当了一名士兵,后觉得没有未来的,决心发愤图强,开始学习文学,阅读古今名著从中学习精髓。
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群合得来的朋友,他们志向一致,于是结伴去找到了当时有名的名士郑玄大师,打算拜师求学但是刚刚步入正轨的他,却因为当时黄巾起义爆发,郑玄教授他们的地方即将被乱贼所攻占,他只能被迫的放弃了学业。

无处可去但还想学习一身本领和知识的他,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选择四处云游增长见闻,后来多年之后他阅览了名山大川各地的风土人情,选择回到家乡,当时他所在的河北地区是由四世三公的袁绍大将军所管辖。
袁绍此人虽然短见,但还是喜爱招揽名士的,知道这边有崔琰这号人物之后,当即下令征辟崔琰为自己所用,崔琰一开始在袁绍的手下也是给出了许多好的意见的,当时不光是袁绍很多人包括曹操还有之前的董卓吕布等人都有挖掘坟墓以充军资的习惯。

崔琰就开始劝告袁绍,希望他不要在继续和其他人一样和他们同流合污,要努力训练士兵的素质,这样挖坟掘墓的事情有伤天道,会给百姓造成不好的印象。
也不能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对您是没有多少好处的,袁绍听闻后虽然没有完全禁止这样的事情,但是他知道崔琰是个人才,于是给了他官职留他在身边,后来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和袁绍剑拔弩张,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这时崔琰劝谏袁绍最好不要在这时和曹操开战。
因为曹操手中握有天子,天子乃是民心所向,一旦开战恐怕百姓不会向着您的,不如等待时机等天子的威望下降,再行攻伐可惜袁绍不听,袁绍自信的认为他的兵力有着绝对的优势,手下还有颜良文丑等大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都不可能输的。

于是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果然战败,不久便郁郁寡欢病死了,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们非但没有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曹操,反而是互相猜忌争权夺势都想当老大,这样的局面是曹操乐于看到的,这样的几位少主崔琰是肯定不会跟随的,毕竟看不到希望。
他装作自己生病坚决不去辅助他们任意一人,心胸狭窄的袁氏子弟就将他下入大牢,如果没有好友相救他可能就丧命了,直到后来曹操领兵彻底打败了袁氏兄弟,他才归顺了曹操,曹操刚见到崔琰的时候,还想着炫耀一番自己打下了这么大的州郡人口众多可以扩充势力。
但崔琰的一番话打动了曹操,崔琰说明公您之所以打败了袁绍是因为您实行仁政,这边被袁氏家族已经摧残得不成样子了,您到了之后就只想着扩张势力,这是正确的吗?
您应该想着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是吗?曹操听闻之后感觉十分愧疚,于是当众给崔琰道歉,可见崔琰的品格是何等的高尚,后来曹操开始东征西讨也并没有把崔琰带在身边因为他的作用就是稳定后方,于是让他跟随着自己的儿子也是世子曹丕,让他辅佐曹丕让曹丕学习仁政的道路。
曹丕那时身为世子开始飘飘然,每日不是打猎就是饮酒作乐,崔琰看不过眼,于是劝说曹丕重视起国家社稷,别再这样放纵自己了,曹丕见状也是深感愧疚,当机立断把打猎的器具和服装全都烧毁了,可见崔琰的苦心没有白费不管是装模作样还是真心改过都对社稷有所帮助不是吗?

崔琰的高风亮节绝对不是说说而已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当时曹操在群臣的鼓励下进位为魏王,这时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法选择,就是立谁为太子,立长还是立贤?
长子曹丕和次子曹植的权力争夺开始打响,曹丕一方有司马懿陈群曹真等人,曹植一方有杨修等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如何选择也十分头疼,当时崔琰作为尚书曹操就询问他对于如何立储的意见,很多人都畏惧害怕曹操认为他们结党营私。
只有崔琰义正言辞的用古时候的立法告诫曹操,要立长因为曹丕才能品行不说上上之选,但也并无过错,选次子曹植不利于江山社稷也不符合祖宗法度,要知道啊曹植和崔琰可是亲戚关系啊,崔琰兄长的女婿正是曹丕,这样亲近的关系他居然没有向着曹植说话,可见他的正直吗,曹操也觉得他高风亮节而且说得确实是有道理,将他升迁为中尉以示恩宠。

崔琰的死其实也算是一场意外,在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崔琰之前举荐的官吏杨训,阿谀奉承称赞曹操的丰功伟绩,百官都觉得这人不正直,是阿谀奉承之辈,但崔琰却相信他,鼓励他的话却被其他人歪曲理解为说曹操的坏话。
曹操没有辨明真伪,于是先是将他关入大牢,随后赐死了崔琰,崔琰确实很是冤枉,因为曹操的多疑死的人有很多,但我觉得他是最冤枉的一个,历代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就可以见得了。
结语:崔琰是一名特别正直的儒家子弟,他的理念和思想就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很是认可,因为他的理念是那种为国为民而不是空谈礼法,他的死也是很多学者困惑的事情,希望大家多多了解这位名士。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魏略》、《后汉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