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最高境界“返先天”
武术修炼过程中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用肩颈拙力。武术最本质就是格斗术,格斗是必然用力的。但内家拳是不尚拙力的。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肌肉用力,区别就在于用力的方式和部位不同。
常人的方式是抡拳头,也就是俗话说的两膀子力气。这种用力方式做功的是大臂和小臂的肌肉,需要颈、肩、胸背的肌肉缩紧,隔膜上提,胸腔蹩气,为胳膊用力提供力学支点。这样下半身的力量发挥不出来,形成梢节拖着根节的发力方式。内压集中在胸部,自我感觉是胸部前挺、抽紧,挺脖梗项,做拳时坐腰挺胸,起腰拔胸,腰脊是软面的,没有弹性挺拔支撑之力,极易造成各种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再求争力,实际只是大臂和身体(胸背部)僵硬的对拉撕扯,身上的肌肉极力收紧,才能给大臂一个强有力的支点,如同老式坦克,必须停下来,才能发炮。 这种时候练习者会感觉自己很有力,上半身的体感很强,但一打倒人身上,马上感觉力量放不出来,没有杀伤力。对方只感觉被推了一下。老话叫力气捆在身上了。 这种用力方式还会造成中节(丹田)发空,上下身脱节,身体没有主动运动,完全是靠迈步,让大腿拖着身体动,单独做拳时,要靠有意识的趟泥、跺、震脚等方式凑整,实战时,别人一用截腿,自己马上感觉别扭。而且根本不可能出现像鬼魅一样飘忽、野兽一样协调的身法。 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运动带动全身的运动.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腰腹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内在支撑)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腹、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至两手)。
整体的感觉是劲力从尾锥(或是叫裆内)像龙卷风一样升起来,两腿的筋被抽紧,两只脚不得不抓住地,否则就要被这股力量给带的腾起来。这样练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为止。所以,形意常说没有腿,或说叫暗腿,或说出来步就会使腿,就是指开发出这种力量之后,贴着地走就是步,脚一离地就是腿,力量来源于腰际。所以有前辈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换。 但这种用力方式,对身体的综合要求极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裆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节间关节囊的韧性强度,要达到内在的骨架贯通。隔膜要下沉,裆胯要上翻,腰椎要拉开、后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内实,就像两胯之间夹了一个充足气的大皮球,这个球又抱着肋骨。这样髋关节,腰椎的运动才会有可支撑,力量才能上肩背,贯四梢。身法运动才能涵上劲。整劲是相对于外家拳拳脚的局部之力而言的,即整体之力也。心意拳的整劲是在对挣拔长中产生的,首先在行功走架时,要用意念把身体放得极大、极远,慢慢就有了抻筋拔骨的功效。先练整劲,要把拳架打得周全,动作和意念都要做到极致。发现他们腋下和膝后的大筋都抻得很长,异于常人。整劲的功夫就是要下在抻筋拔骨和长筋腾膜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养成了许多习惯动作,主要表现为肌肉伸缩和胸部用力(横膈肌发紧),从生产上看是一种进步,但对于养生及技击则是背道而驰的
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即是独立守神——站桩。站桩第一步,即在精神松静集中的状态下达到形体的放松,同时培养合理的间架,这就是“敛神听微雨”和做到松静自然等要领。似坐非坐,似展非展等意念是为了胸腹部放松而进行的诱导,其它意念,都是为去除拙力和放松形体而设,明于此,才能不执着的站桩。
一味放松就会散了间架,那还不如去睡觉。所以,站桩时还要头顶项竖,身正体端,使人体各部位按站桩的要领做到正确。为达到强身之效,初始站桩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及人体各部位合理的间架结构,并逐渐养成习惯。
改造生理
这是独立守神的深入阶段,仍以站桩为本。在弄清“松”的概念后,就应进入“紧”的训练。大多数习者,极易混淆紧与僵的概念,多以为此项训练于己不利,或从未进行过此项练,更有人因片面追求松而不敢稍微发紧。为数不少的习者为使下肢放松而使双腿直立,这就失去了站桩的原则,使下肢“断劲儿”,这是不可取的。
改造生理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矫正脊柱弯曲及整体的联结放长,即调整“松”状态下的“紧”。
脊柱乃人体之中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体运动主要由脊柱带动,人体的浑元力亦主要源于此。
自然界中,脊椎动物的脊柱都是平直后绷的,人类在婴幼儿时期亦如此。而改造生理——“返婴寻天籁”,其中首要须使脊柱放长。人的脊柱随年龄增长逐渐形成S形,这种状态已大异于婴儿时期。常年负重者的S形状尤重,这种后天状态利于负重,但失去了弹性。所以,矫正其曲线方能真正达到返先天的婴儿状态,才能具备获得整体力的基本条件。矫正脊柱弯曲和拉拔脊柱的重要性,在武林前辈中已有觉察和体悟,但其认识是模糊的,练功也是低效的,如“含胸拔背”、“顶头悬”和“尾闾下沉”等拳诀,对于拉伸脊柱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舒适得力也是相对于举石锁、拍树砸砖、插砂及习套路等而言。武林中,一些拳种也声称以桩为基,但多是以拼体力、耐力为目的。如其它门派在站马步桩时,还要在腿上、头上和肩上放盛满水的碗。此类功法无不使皮肉受损,耗神伤元,气喘吁吁,既不舒适,亦无法练就自然之力。
把握阴阳
根据先辈们的习武练功经验,整体联结放长是修炼中最重要亦是最困难的阶段。
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在进行此阶段训练时,极易憋气。若一味盲修苦练,只会贻害无穷。所以只能在心静气平的前提下慢慢体会,但是这样练功又延长了练功时间。人体分为两个部分:胸腹及四肢内侧为阴;腰背及四肢外侧为阳,把握阴阳就是使整体做到阴松阳紧。
在具体练法上则是以养生桩为基,先矫正脊柱,身如背锅,胸腹后靠,如贴在后背上,头顶项竖,尾闾下沉。十指撑开,食指前指,肩撑肘横,收胯敛臀(用手摸臀部,能感觉到肌肉显收缩),足趾抓地,足心含空,双膝撑拔。此桩内在的要求是:脊柱绷紧形成上下争拉之势,上肢好似以肘为支点固定在空中,食指前伸和身体后靠形成对拉之势;下肢以膝为支点,足下踩与胯后坐形成对拉之势。初习此桩要注意放松,意念返视自身,胸腹彻底放松,而腰脊连成一个整体,全面拉伸放长。上肢撑抱成圆,下肢对拉后应将身体重心置于两前脚掌,但后脚跟不离地,试力等功法亦遵此原则。切记,拉长是在放松的前提下进行,尤其是三窝的放松更应如此。
改变用力习惯的第二步是所谓“老牛筋”的训练。
老牛筋是现在深得真传的术语,就是原传功法的易筋功夫。提到易筋,可能有人会联想起被武者视为正宗的形意拳三层道理和练功方法,其实此系后人假托郭云深之名而造,但毕竟是古拳理中较为贴切之作。遍查古今拳谱,无不是抽象设喻之玄谈或套路招法的编排,尤其是一些所谓名家真传理论,多是依附佛门、道家的照搬之言,与拳学风马牛不相及,托名郭老的三种境界也是受了道家的影响。然易骨、易筋、易髓之论却是拳学的至要之论,只是应先易筋。如不易筋,则无法易骨,更无法易髓。真传功法应是先易筋,才能进一步易骨。
“老牛筋”的训练必须有放松和阴松阳紧的基础。如若急功近利,则欲速而不达。其练法是在阴松阳紧的基础上,加上双肘尖滚压的要领,把上肢和躯干各部筋腱挑起。在敛臀的基础上胯根横开,脚趾碾地下踩,膝前顶并向上提拔,这样就使腹背肌肉都处于拉伸状态。功深之后,脊柱和肩、肘、腕、胯、踝各关节也产生了争拉。习此“老牛筋”功法,最难解决的是三窝的放松。随着修炼的进展,习者会逐渐明白,功夫越深入,三窝就越难放松,而且懂得胸膈肌发僵的根本原因是憋气。所以解决呼吸的问题是修炼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松是拳学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指站桩入门时的全松状态。自把握阴阳阶段开始,松紧的含义就与初练时有很大不同了。把握阴阳须做到腰背全面放长,实际是紧,越紧拉的量越大,效果愈佳。但同时必须使胸腹肌肉全部放松,只有胸腹松,才能使腰背紧。而常人往往一松俱松,一紧俱紧,这就是必须由站桩入手开始修炼的主要原因。习套路时,由于动作变化,难做到松中求紧、紧中求松的。所以,那些终日研讨套路的人不会有什么浑元力,老师的说教,只有赁猜测,纸上谈兵而已。即使站桩,若未得要领,也只是徒具空形或误入歧途。
随着站桩的松紧活动(在把握松紧的同时,周身各部可意念作膨胀收缩运动)和动作起伏的进退转换,胸腹腰背的肌肉会感到强劲鼓荡,甚至感到与大气摩擦。这就是改造生理变化,是肌肉、内脏和呼吸互相作用的整体运动,体现在全身整体的放长、收缩,这才是真正的肌肉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