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间如何成为科研大佬?
1.好好学习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
学习成绩当然不能反映全部,但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老师上课灌的东西都消化不了,更何况需要自主查阅和学习大量文献然后找创新点?
点击加载图片
有时候跟学生提到一些微积分、线代里面的基础知识,学生表示不理解,这就很影响进度,不能指望导师花时间给学生补基础课。
不要觉得课程学了没用,每门课的设置都是有原因的,总有一天你会用的着。
点击加载图片
特别是工具类的知识,比如英语和数学,英语不好怎么精读前沿论文,工科领域的大牛没有一个数学差的!
像现在最吃香的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需要优秀的高等数学功底做支撑。
包括图书馆资源、选修课资源、本硕博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同门师兄弟资源、实验室资源等等.....
首先要和自己的导师搞好关系,尽可能多的寻求他的指导。其次,学校的其他教授、甚至领域内的大牛,都可以勇敢的寻求指导,邮箱都可以想办法查得到,学术大牛一般都很平易近人的。
点击加载图片
本硕博的课程,感兴趣的都可以想办法查到课表,去听就是了......
2.做科研的动机:
有不少投入科研的本科生其实并不是真的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只是在为了一个相对好看的简历不断内卷,比如为了评奖学金、评荣誉,填补学术科研这一项,这样的学生大概率会找各种捷径,花更多时间包装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沉下心来好好做科研。
推荐web of science和SCl-hub,谷歌学术也不错,优秀的英文阅读能力是基础。光看不行,要学会写文献综述。我是先大量搜集领域优秀论文,然后逐篇甄别分为范读类和精读类,精读的都打印出来纸质版,重要信息勾画、随时写批注和笔记,看完再系统总结到笔记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点击加载图片
3.积极参与组会讨论:
有些学生会选择性认真上一些课,水掉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课,表现在组会上就是,在其他课题组展示的时候心不在焉,甚至完全自己做自己的事,首先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其次也意味着无法参与提问和讨论,在组会中被边缘化,最重要的是没法从他人的项目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元素。
现在的学科交叉越来越多,看似不太相关的两个项目或许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善于倾听和总结,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头脑风暴,是做科研很重要的一环。
点击加载图片
4.积极导师的沟通:
科研是一条比较孤独的路,但并不意味着总是一个人埋头苦千,不寻求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特别是刚进组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太了解,更需要及时主动地向导师汇报进展(怎么约时间也很能体现情商)。
如实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已经做过的努力和尝试,寻求可能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导师心里才有底,也很能理解学生,不能平时东躲西藏,等到被问起,才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进展,埋怨太忙、课题太难,给导师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点击加载图片
接下来换个思路讲吧。抠字眼地讲“大佬”这个表述的话,认真地负责任地建议99.9%研究生尽早摒弃这个目标。 博士搞出《宇宙膨胀的性质》算大佬,研究生期间搞出《博弈论》的也是大佬。一个是霍金,另一个是约翰纳什。
下边来讲讲研究生期间应该做什么,再次重申以下建议仅适用于99.9%本科期间没有科研基础研究生,对于0.1%世界顶尖科研机构没有参考价值
首先,认清平台。这一点相对简单,参考你所在课题组近五年内的所有科研成果,差不多就能评估该平台的水平了。当然有些PI会豪言壮志几年内带你突破子刊,或者三大刊。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他自己没开过法拉利,很难教你造跑车。以个人经验,平台水平可以作为你对自己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预期的可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