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精读:《爱看书的男孩:亚伯拉罕·林肯》
他是黑人解放的象征,被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的楷模。”
他是——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政治家、思想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第16任美国总统。
蓝山绘本阅读写作的系列课程中,有不少关于历史人物传记类的绘本选用,它们真实、充满力量,与虚构的故事相比,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启迪和思考。在我们的二阶课程中,我们选用了一本曾经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推荐的传记类绘本《爱看书的男孩:亚伯拉罕·林肯》。一方面感受伟人的成长,汲取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学习文章中“人”与“事”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成就的写作方式。
故 事
美国肯塔基州的冰天雪地之中,一个名叫林肯的小男孩诞生在小木屋里。7岁时他们全家搬到印第安纳州垦荒,白手起家。生命中第一桩悲剧在林肯9岁时到来:母亲去世了。幸好继母善良慈爱,并让孩子们回到学校读书,从那之后林肯再也没与书本分离过,无论做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是伐木工,他永远在读书。他一直读书,一直读。后来,他做了律师、议员,直到最后走进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民爱戴、尊敬的总统之一。
上学——读书
其实,林肯没正经在学校待过几天,连小学文凭都没有拿到,1847年当他要进入国会当议员时,在档案上填写教育学历一栏,他写的是“没有”。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他坦白地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不到一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靠日后不断读书自学取得的知识。”
但——上学与读书是不一样的。上学有其时,读书无穷尽;上学的重点是获取知识,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信仰。在扉页,林肯的裤子口袋里插着一本书,一本朱红封面的书。此后在每一个男孩捧书苦读的画面中,最亮眼的都是这本书的红皮,红色仿佛烛火,既照亮前行的路,也点燃心中的希望。
父母——孩子
绘本里提到,林肯的父母虽然也没什么文化,但母亲会为孩子讲述《圣经》,父亲也会编故事给孩子听。而他善良慈爱继母,更是重视阅读,据史料记载,继母带给这个新家的书有5本《圣经》、《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天路历程》、《辛巴达航海记》,它们就是奠定了伟大总统知识体系的基石。
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家长的学历没有关系,关键看父母是否具备终生阅读的学习习惯。育儿先育己,所以如果孩子不爱看书,那就先从父母自身阅读做起,才有可能带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利用绘本开始亲子阅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早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爱上读书,让孩子一生都能享受阅读的无上乐趣,
价值观——润物无声
绘本的价值非常多元化,包括亲子关系、价值观引导、习惯养成、审美培育、语言基础、表达练习等多个维度,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对孩子幼小阶段时“树人”的作用,一本正面、积极、有说服力的绘本,就是孩子了解人生、扩大格局的好老师。与一些单一主题说教的“好习惯绘本”不同,在这本绘本里,能让孩子们了解到总统少年时的多个品质,也是做人最重要的必备品质——
林肯弄湿了向朋友借的书,接连3天到朋友的田里帮忙摘玉米,当做赔偿——要勇于承担、补救自己造成的过失。
在射杀一只火鸡之后,他发誓不再伤害动物的生命——要懂得爱惜世间一切生灵。
他们并不了解这个爱看书的男孩,林肯知道自己要走出去,离开这片荒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要从小心怀壮志、坚定信念。
他卖东西多收了6分钱,走了好几英里路去还钱——要诚实、勿以恶小而为之。
与粗暴的帮派头目角力后,握手言和,成为朋友——要尽量与人亲善,交友总比树敌好。
文本——语文之美
林良老先生,这本绘本的翻译者,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儿童文学创作与翻译家,曾任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以儿童文学工作为毕生之志,五十余年来坚持为孩子写作,被称为“儿童文学界的大家长”。林老先生提倡儿童文学要用“浅语”,即孩子能懂的浅近语言,要在晦涩难懂的字句中抽丝剥茧,如剥笋一般,把最核心幼嫩的地方留给孩子,看似简单,却充满着孩子们可汲取的营养。
林肯丧母后:“他的忧伤深不见底”,“深不见底”4个字足以催人泪下。
“亚伯拉罕 · 林肯,用笔写出未来。他将出人头地,上天自有安排。”一首短诗,铿锵的韵律活灵活现少年之踌躇满志。
“亚伯拉罕 · 林肯,出生在小木屋,是拓荒者的孩子,用心读书,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来自荒野,进入白宫。他深知文字的力量,而且运用得很得当。”译文前一部分按照中国律诗的押韵规则,最后又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样,末尾两句连押,非常适合慢声朗读。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的,小孩子初与汉语文学接触,当给予他们这样易读又美好的文字。
图画审美——之字形
在描述小林肯出生的开初几页,画面中出现了黑人、丘陵,还有好几辆由马拉着的大篷车——大篷车正是19世纪美国西部垦荒者的标志,咦,小林肯在哪儿呢?翻到这页的时候,不妨让小孩子来找一找哦!描绘肯塔基州景色的两页均采取“之”字形构图,这种构图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辽阔的空间感、纵深感。
在举家迁徙的图景中,“之”字形构图再次出现,这里拼成“之”字三段折线的是不同的时空,第一段:刚刚离开肯塔基的家;第二段:“你挑着担,我牵着马”,雪地中顶风冒雪前进;第三段则在河上乘坐木筏;此时“之”字构图更寓意了征途的曲折艰辛。
林肯一家迁至印第安纳州之后,作者为这个四口之家画了一张全家福——不过是背影版的,儿子与父亲相仿,女儿身形衣饰则酷肖母亲,横斜的树干与树枝恰如木制相框。当他们的新家盖好,瞧,那床红、黄、蓝、绿的方格被子又出现了,不仅呼应上文,也暗示家庭贫苦:多年过去,婴儿长成男孩,仍盖着同一床被子。
故事充实丰厚,甚少煽情,适当冷峻、忧伤,让少年总统的成长史更显真实,更有力量,在孩子的阅读中,也可以当成一部小小的冒险史,他们可能会为林肯母亲的死而难过,为一家人坐在林中棚子里防御黑熊、枕戈待旦而紧张。而读完之后,小林肯手中那红色的“烛光”也会燃进小孩子的心里,他将知道“有个男孩,用心读书,成为总统”。希望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自己的小红书,用心读书,点亮自己的梦想。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