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前提是基于对形势的把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光4年 前131年

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译文】公孙弘曾与公卿大臣相约一同向汉武帝提建议,到了皇上面前,却完全背弃盟约而顺从皇上的意思。汲黯当廷诘问公孙弘说:“齐人大多狡诈不以真心待人。一开始说得好好的,大家共同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却违背盟约,这是不忠!”皇上问公孙弘怎么解释。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自然知道我的忠心;不了解我的人,就会认为我不忠诚。”武帝认为公孙弘说得对。左右宠臣经常诋毁公孙弘,皇上却更加优待他。

【解析】一、策略基于了解

我们常说先做人,再做事。在决策领域也是一样的,先识人再决策。做决策往往要根据形势情况,实事求是的来针对性应对。基于各方面的了解,是决策的基础。巴菲特炒股赚到了钱,学着他去炒股,就一定能赚钱吗?马云做电商成功了,学着他做电商就一定成功吗?炒股的人无数,而巴菲特只有一个,做电商的无数而马云只有一个,为什么别人都不行,就他两行?因为别人不是巴菲特不是马云,如果生搬硬套,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决策,往往会死的很惨。要学,就要学自身情况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要么提高自己的自身条件,要么去找到这样的人。

比如说,材料里的公孙弘,他这么应对汉武帝,汉武帝吃这一套,可换个皇帝,还吃这一套吗?不一定。如果换成孙皓,公孙弘可能三秒之内就被拖出去砍了。所以说,决策基于了解,如果不了解形势情况就套用材料,那这就是生搬硬套,可能运气好的会有收获,长此以往,肯定会吃大亏。要套用材料,就要确定领导是个头脑清晰,富有主见,英明神武的人,而不是个二傻子。

二、公孙弘背约的逻辑

1.欲扬先抑

强势领导,自己本身就很能打,非常的有主见,需要的不是不同意见,而是支持贯彻。公孙弘一开始同意和群臣共同向皇帝提建议,既可能是一开始和群臣的想法一致,但后来经过沟通交流,更加认同武帝的想法。也有可能一开始就对群臣的建议嗤之以鼻,本来就是抱着背盟的目的去的。

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不可以摆在明面上说了,能说的只有第一种情况,即,公孙弘只能解释说:“一开始我和大家意见一致,但经过和皇上的沟通,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转而支持皇帝的意见。”

一个原来不同意领导方案的人,通过做思想工作,由黑转粉,这样的人,是最愿意贯彻执行领导意志的。领导如果看到这一层,那就会既开心,又有成就感。欲扬先抑,认同感来的更加真实强烈,如果一开始就成为簇拥,反而显得谄媚。

2.不结党

改口背约,透露出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公孙弘没有结党。一个结党的人,不会像公孙弘这样反复,结党者往往是异口同声,共同进退,不管你说的对不对,反正我就是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没有理由的反对,因为你同意所以我反对,因为不符合利益所以我反对。

结党是领导的心中大忌,群臣相约一起跟皇帝提建议,对于英明的皇帝来说,不管群臣说什么,都会被怀疑有结党嫌疑。群臣不是因为说错了什么而被怀疑,而是因为异口同声而被怀疑。

主动的改口跳出盟约,通过改口支持皇帝,同时得罪这些大臣,就可以洗清公孙弘的结党嫌疑。另外,通过这次改口背盟,以后再有什么统一口径的行动,群臣也不会叫公孙弘参加了,等于主动避免了很多以后的麻烦。

这有点孤臣的意思,公孙弘敢这么做的前提,还是认为汉武帝有自己想法,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如果碰上一个昏庸的领导,公孙弘还去这么干,很可能领导反倒觉得公孙弘这个人人品不好,两面三刀。

3.不投机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身边得宠的大臣纷纷说公孙弘的坏话,皇帝反而越来越优待公孙弘,这就说明汉武帝非常有主见,不容易受他人的想法影响,一旦认定的事,很难改变意见,这种性格有利有弊,对于公孙弘来说是利,可对于刘据来说,这样的性格直接把刘据害死了。

在汉武帝眼里,左右幸臣是什么东西,他心里一开始就有数,恐怕汉武帝其实是故意放了几个爱咬舌头根的人在身边,故意宠他们,把他们当做风向标,公孙弘没有投机取巧,没有巴结他们,所以他们一个劲说公孙弘坏话。而汉武帝本来就知道这几个宠臣爱乱搞,本来就有其他渠道知道公孙弘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越说公孙弘坏话,汉武帝反倒越开心了,这说明公孙弘没有投机取巧,没有把手伸进宫里打探消息。

同理,如果这些宠臣一个劲的为哪些大臣说好话,那那些大臣恐怕就要被汉武帝记在小本本上,准备随时接受调查了。

在汉武帝眼里,一个聪明能干、拥护自己、不结党,不投机的大臣,如何能不喜欢?而公孙弘敢这么决策表现自己,完全是基于对形势情况的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