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周的「一周热点」里说,希望2020年接下来的生活都可以八卦、娱乐、追剧,只有小快乐和哈哈哈,没有时代的尘埃和悲伤。从周扬青发文锤罗志祥出轨之后,娱乐圈瓜田就仿佛一场春雨万物复苏:罗志祥的公关甚至还没酝酿完,那边屈楚萧又被前女友捶字母和渣男。男明星人设崩得一塌糊涂,被牵扯的女明星也纷纷遭殃:郭采洁发律师函、田馥甄被群嘲谩骂,一片乌烟瘴气。前段时间因227事件几乎息声的肖战悄悄上线全新个人单曲《光点》,上线24小时总销量额破七千万,目前已达成QQ音乐“殿堂史诗唱片”纪录:无论不喜欢他的人怎么说他糊,数据和可见的商业价值不会说谎。肖战的路人缘确实因为227被败光,但是客观的说,短期内应该不会糊。另一个有大动作的是维密,官宣周冬雨和杨幂为中华区代言人,并发布《性感如此》广告以及全新主题:“重新定义性感:做最舒服的自己,就是性感。”无论是从选角、广告风格还是文案,都一改曾经的珠光宝气——上个月我还在一周热点里讨论今年维密大秀取消,公司也因为物化、定义女性败坏路人缘,积攒的口碑摇摇欲坠。从这次代言人和广告来看,维密虽然慢了一步,但还不算晚:至少这次的广告理念与代言人确实是迎合了目标消费者。这样来看,维密似乎主导了两次“性感”的解放,一次是在上个世纪,让人们正视与欣赏“内衣与性感”。一次是在今天,告诉人们一切皆性感。说完聚光灯下的娱乐圈,再来讲讲仅次于娱乐圈的网红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一语成名人送外号“窃格瓦拉”的周某被30多家MCN机构邀约,最高签约价高达300万。荒诞的新闻里少不得审丑时代的感叹:内容行业江河日下,连人民日报都发文指责,倒是“窃格瓦拉”本人云淡风轻,表示自己只想回家好好做人。一变是MCN机构的外部的抢人大战,一边则是内部明显问题重重的孵化与商业机制:武汉记录视频创作者林晨同学开撕mcn机构,一水的应援者们彻底撕开内容孵化公司背后的辛酸和黑暗。这一周,我们在吃瓜中迷失:段子、表情包、迭代新闻和次生舆情不断出现。我们好像陷入了一场信息过载和信息缺失的循环,源源不断的新信息,和源源不断的无用信息:害怕错过,但又食之无味。昨天的推送里,我和大家分享了一本叫《欲罢不能》的书,作者亚当·奥尔特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上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内容塑造者控制了我们的感知,这种控制可以是算法,可以是一个内容设置上的悬念,也可以是一种社会氛围。提到社会氛围,在伊丽莎白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诺伊曼将这种根据舆论、社会讨论而形成的社会氛围称之为:“意见气候”,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方式对意见气候进行感知,进而采取行动。那这就不得不提到社交媒体为我们塑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意见气候:以强关系为传播中心,以弱关系进行外延。强弱关系彼此交织打造了一张庞大但清晰信息网络:我们可以随时知道别人在讨论什么、在关注什么、在参与什么。巴赫金说:“一切有文化之人莫不有一种向往:接近人群,打入群众,与之结合,融合于其间。不单是同人们,是同民众人群,同广场上的人群进入特别的亲昵交往之中,不要有任何距离、等级和规范,这是进入巨大的躯体。”不是一切文化之人,而是一切社交媒体的使用者:每一个人都想要接近人群、了解人群、然后融入群体。因为网络社会的本质是原子化的个人, 但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化的群体——今天互联网将我们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实质上个人始终是社会传播网络上一个微小的节点,当原本因为亲缘地理纽带等关系聚集的社会群体被网络打散后,人和人看似联系更便捷,实际认同与共识更薄弱。可问题在于人本身是社会化的动物,无法孤立于社会、群体之外,而与社会与群体产生联系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方式即“信息共享与情感讨论”。可以是分享瓜和八卦,也可以是一起哈哈哈,一起骂娘、一起点蜡;这种“一起”的参与感赋予了人社会性,也赋予了人社交的意义。“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担心自己缺席时,其他人会获得有益体验的一种普遍的忧虑情绪。这种社交焦虑的特点是“希望一直知晓其他人在做什么”。害怕错过的是那些比你手头事或眼前人更有趣、更激动人心、更精彩的东西。典型症状就是无论坐立卧行,都必须经常有事儿没事儿刷刷手机,否则你似乎就被生活遗忘,被社会所遗忘——被骂不可怕,遗忘才可怕。
❂ 本节用法:理解害怕错过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理解互联网狂欢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人群因何聚集?又为何狂欢。
我们因为害怕错过而吃瓜,但事实是,当我们吃完瓜,知道瓜是什么、好不好吃、有不有趣后还并不会停止,绝大部分的人还要参与讨论,要控诉渣男的出轨并深切的为女性鞠一把辛酸泪;要嘲讽肖战的专辑在经济紧张的时候依然吸血,是更进一步的偶像失格;要高声说维密根本就是在割韭菜,定义性感不过是迎合女权的噱头,是赤裸裸的商业行径。我们给自己的行为、情感加上滤镜,并自我陶醉、自我认同。刻奇“Kitsch”曾经用于形容19世纪那些过度夸张情感和戏剧化的审美和作品。后来刻奇教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对刻奇做了一系列高深莫测的解读,至今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维基百科又将刻奇定义为“媚俗”,但今天语境下用媚俗来形容显然不够贴切。不是说情感是假的,而是情感被混入了一些奇怪的、拧巴的东西:对于什么样的情感是正当和合法的定义。刻奇的问题不在于这些情感是什么,而在于在表达这些情感的时候,一直有一双眼睛,小心翼翼地透过指缝瞄别人,以确定自己的情感是否正常,应该扩大它还是应该缩小它。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情感不再只是自然流露,它成为了一个工具。参与社会、扩大传播、价值变现的工具。我们现在也是,一边吃瓜,一变偷偷看看,别人在干嘛,当发现大家都在吃瓜时,就会更加心安理得的继续。至于瓜最终如何,得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刻奇景观下有两种人,一种是刻奇而不自知的人,一种指责前一种人的行为是刻奇的人。刻奇不自知的人自然是大多数,另一方面刻奇式的指责已经成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代表。就像当你读到这里,也完全可以站出来指责:“说这篇文章就是彻头彻尾的刻奇,是我的自我感动,是我自以为是的社会洞察,只是因为搞人文社科的,都在这么做而已。”——然后因为这段指责,收获一些认同。说到底,无论是刻奇还是指责刻奇,实质都是在寻求认同和理解的过程,是与生俱来的孤独和对自洽的渴求——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所以我们一方面害怕错过,一方面孜孜不倦地寻找共鸣。
“我们听音乐,觉得歌词真是绝妙,说“听懂已是曲中人”;我们看小说,被主角的内心戏所打动,说“这里头写得简直就是我自己”;我们假想自己拥有一个冲突激烈、精彩纷呈的灵魂,它在诗歌光影中得到印证,冲淡了我们对寡淡生活的不甘。刻意地向某种理想中的形象靠拢,努力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拥有强烈感情的人”,这真是如假包换的刻奇。”
而这一切的自我愚弄、自我欺骗、自我感动,只是为了自我接纳。所以,自由地做些什么,评论些什么,也允许他人拥有这样的自由,在这个全民刻奇的盛宴上,半醒半醉地活着,不是也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