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反思录 | 一周热点今日改名一周瓜田

我在上周的「一周热点」里说,希望2020年接下来的生活都可以八卦、娱乐、追剧,只有小快乐和哈哈哈,没有时代的尘埃和悲伤。
结果八卦来的有点汹涌,让人招架不住。
从周扬青发文锤罗志祥出轨之后,娱乐圈瓜田就仿佛一场春雨万物复苏:罗志祥的公关甚至还没酝酿完,那边屈楚萧又被前女友捶字母和渣男。男明星人设崩得一塌糊涂,被牵扯的女明星也纷纷遭殃:郭采洁发律师函、田馥甄被群嘲谩骂,一片乌烟瘴气。
前段时间因227事件几乎息声的肖战悄悄上线全新个人单曲《光点》,上线24小时总销量额破七千万,目前已达成QQ音乐“殿堂史诗唱片”纪录:无论不喜欢他的人怎么说他糊,数据和可见的商业价值不会说谎。肖战的路人缘确实因为227被败光,但是客观的说,短期内应该不会糊。
另一个有大动作的是维密,官宣周冬雨和杨幂为中华区代言人,并发布《性感如此》广告以及全新主题:“重新定义性感:做最舒服的自己,就是性感。”
无论是从选角、广告风格还是文案,都一改曾经的珠光宝气——上个月我还在一周热点里讨论今年维密大秀取消,公司也因为物化、定义女性败坏路人缘,积攒的口碑摇摇欲坠。从这次代言人和广告来看,维密虽然慢了一步,但还不算晚:至少这次的广告理念与代言人确实是迎合了目标消费者。这样来看,维密似乎主导了两次“性感”的解放,一次是在上个世纪,让人们正视与欣赏“内衣与性感”。一次是在今天,告诉人们一切皆性感。
说完聚光灯下的娱乐圈,再来讲讲仅次于娱乐圈的网红业。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一语成名人送外号“窃格瓦拉”的周某被30多家MCN机构邀约,最高签约价高达300万。荒诞的新闻里少不得审丑时代的感叹:内容行业江河日下,连人民日报都发文指责,倒是“窃格瓦拉”本人云淡风轻,表示自己只想回家好好做人。
一变是MCN机构的外部的抢人大战,一边则是内部明显问题重重的孵化与商业机制:武汉记录视频创作者林晨同学开撕mcn机构,一水的应援者们彻底撕开内容孵化公司背后的辛酸和黑暗。
这一周,我们在吃瓜中迷失:段子、表情包、迭代新闻和次生舆情不断出现。我们好像陷入了一场信息过载和信息缺失的循环,源源不断的新信息,和源源不断的无用信息:害怕错过,但又食之无味。
上面我罗列的所有八卦和新闻都是如此。
   吃瓜之前  
#害怕错过#
我们为什么对吃瓜与八卦如此乐此不疲?
昨天的推送里,我和大家分享了一本叫《欲罢不能》的书,作者亚当·奥尔特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上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内容塑造者控制了我们的感知,这种控制可以是算法,可以是一个内容设置上的悬念,也可以是一种社会氛围。
提到社会氛围,在伊丽莎白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诺伊曼将这种根据舆论、社会讨论而形成的社会氛围称之为:“意见气候”,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方式对意见气候进行感知,进而采取行动。
那这就不得不提到社交媒体为我们塑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意见气候:以强关系为传播中心,以弱关系进行外延。强弱关系彼此交织打造了一张庞大但清晰信息网络:我们可以随时知道别人在讨论什么、在关注什么、在参与什么。
巴赫金说:“一切有文化之人莫不有一种向往:接近人群,打入群众,与之结合,融合于其间。不单是同人们,是同民众人群,同广场上的人群进入特别的亲昵交往之中,不要有任何距离、等级和规范,这是进入巨大的躯体。”
而今天我们或许可以把主语进一步扩大。
不是一切文化之人,而是一切社交媒体的使用者:每一个人都想要接近人群、了解人群、然后融入群体。
为什么一定要融入?
因为网络社会的本质是原子化的个人, 但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化的群体——今天互联网将我们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实质上个人始终是社会传播网络上一个微小的节点,当原本因为亲缘地理纽带等关系聚集的社会群体被网络打散后,人和人看似联系更便捷,实际认同与共识更薄弱。可问题在于人本身是社会化的动物,无法孤立于社会、群体之外,而与社会与群体产生联系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方式即“信息共享与情感讨论”。
可以是分享瓜和八卦,也可以是一起哈哈哈,一起骂娘、一起点蜡;
这种“一起”的参与感赋予了人社会性,也赋予了人社交的意义。
这也直接导致了“害怕错过”的心理。
“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担心自己缺席时,其他人会获得有益体验的一种普遍的忧虑情绪。这种社交焦虑的特点是“希望一直知晓其他人在做什么”。害怕错过的是那些比你手头事或眼前人更有趣、更激动人心、更精彩的东西。典型症状就是无论坐立卧行,都必须经常有事儿没事儿刷刷手机,否则你似乎就被生活遗忘,被社会所遗忘——被骂不可怕,遗忘才可怕。
这也几乎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焦虑。

 本节涉及知识点:意见气候、狂欢理论、害怕错过
 本节用法:理解害怕错过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理解互联网狂欢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人群因何聚集?又为何狂欢。
 可摘录内容:理论概念、理论的使用场景

   吃瓜之后  
#刻奇心理#
我们因为害怕错过而吃瓜,但事实是,当我们吃完瓜,知道瓜是什么、好不好吃、有不有趣后还并不会停止,绝大部分的人还要参与讨论,要控诉渣男的出轨并深切的为女性鞠一把辛酸泪;要嘲讽肖战的专辑在经济紧张的时候依然吸血,是更进一步的偶像失格;要高声说维密根本就是在割韭菜,定义性感不过是迎合女权的噱头,是赤裸裸的商业行径。
我们给自己的行为、情感加上滤镜,并自我陶醉、自我认同。
这就是刻奇的开端。
刻奇“Kitsch”曾经用于形容19世纪那些过度夸张情感和戏剧化的审美和作品。后来刻奇教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对刻奇做了一系列高深莫测的解读,至今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维基百科又将刻奇定义为“媚俗”,但今天语境下用媚俗来形容显然不够贴切。
那刻奇是什么?
不是说情感是假的,而是情感被混入了一些奇怪的、拧巴的东西:对于什么样的情感是正当和合法的定义。刻奇的问题不在于这些情感是什么,而在于在表达这些情感的时候,一直有一双眼睛,小心翼翼地透过指缝瞄别人,以确定自己的情感是否正常,应该扩大它还是应该缩小它。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情感不再只是自然流露,它成为了一个工具。参与社会、扩大传播、价值变现的工具。
我们现在也是,一边吃瓜,一变偷偷看看,别人在干嘛,当发现大家都在吃瓜时,就会更加心安理得的继续。至于瓜最终如何,得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刻奇景观下有两种人,一种是刻奇而不自知的人,一种指责前一种人的行为是刻奇的人。
刻奇不自知的人自然是大多数,另一方面刻奇式的指责已经成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代表。就像当你读到这里,也完全可以站出来指责:“说这篇文章就是彻头彻尾的刻奇,是我的自我感动,是我自以为是的社会洞察,只是因为搞人文社科的,都在这么做而已。”——然后因为这段指责,收获一些认同。
说到底,无论是刻奇还是指责刻奇,实质都是在寻求认同和理解的过程,是与生俱来的孤独和对自洽的渴求——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
所以我们一方面害怕错过,一方面孜孜不倦地寻找共鸣。

“我们听音乐,觉得歌词真是绝妙,说“听懂已是曲中人”;我们看小说,被主角的内心戏所打动,说“这里头写得简直就是我自己”;我们假想自己拥有一个冲突激烈、精彩纷呈的灵魂,它在诗歌光影中得到印证,冲淡了我们对寡淡生活的不甘。刻意地向某种理想中的形象靠拢,努力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拥有强烈感情的人”,这真是如假包换的刻奇。”

而这一切的自我愚弄、自我欺骗、自我感动,只是为了自我接纳。
所以,自由地做些什么,评论些什么,也允许他人拥有这样的自由,在这个全民刻奇的盛宴上,半醒半醉地活着,不是也挺好的吗?

❂ 本节涉及知识点:刻奇心理
 本节用法:理解概念,然后自己思考
 可摘录内容:随缘摘抄吧。

我陷入了矛盾
我究竟是刻奇不自知
还是在指责刻奇
一边写文章
一边审视自己
   晚  安  
📖参考文献:
vith《承认吧!我们无法远离刻奇》
秃头研究所的全程班预警
一起做自律且可爱
惦记六便士也爱看月亮的人

🌛

💜
(0)

相关推荐

  • 爱八卦是情商高的表现?

    为什么八卦并非一无是处 Why Gossiping Is Not All Bad 原文作者:Jolanda Jetten 通常我们都认为,背后说人八卦并不是件好事.即使当我们私下议论别人的八卦时,也不 ...

  • 微信红包:仪式运作与社交报酬的交换

    本文以微信红包形成的新型互动仪式与社交报酬交换为切入点,对微信红包的仪式运作与网络社会情感交换进行研究与分析,探寻微信红包表达社交情感时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流动性的仪式空间诸如微信群中,虚拟在场的 ...

  • 说说社交焦虑这件事

    @游识猷: 读到一篇关于社交焦虑的文章. 社交焦虑(社恐),其实就是一想到和人打交道(所谓 "社会威胁")就会产生的一系列反应. 包括生理反应(心跳加速.出汗).认知反应(想到社交 ...

  •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来自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句话在投资界相当管用,热门的投资标的往往带来的不是高收益.当一个标的物越炒越高,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受万人追捧,离雪崩也就不远 ...

  • 社会学如何看打麻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需要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需求层次上升至社交层面,人们逐渐注重社交方面的方式和内容.而麻将逐步风行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并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同时社区娱乐 ...

  • 苏伊士运河塞船一周,吃瓜网友画船娘编软件太快乐

    跟着虹摄看世界 摄影.旅游.各国博物馆趣闻-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前期头条: 朝鲜发射新型精确打击导弹!试探拜登政府半岛政策 苏伊士运河才堵几天,欧洲卫生纸就售罄!英法入侵此地,却吃败仗 在全 ...

  • 把这件事叫“吃瓜”都让我愤怒,当妈6年,反思成为母亲的底线

    这几天,某女星代孕的事情成了全网热议的话题. 看完非常气愤,你有权利选择不做母亲,但没有权利随便处置生命.即使所有东西都有价签,也不是可以任意买卖的. 我无意于继续啃瓜,但看完这条新闻,最大的一点感受 ...

  • 今日立秋,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一定要相互提醒!

    养身参考 公众号  立秋时间  2021年8月7日 农历六月廿九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 ...

  • 今日末伏,老人常说“吃果不吃瓜”,果是什么果,瓜又是什么瓜?

    今天8月10号,按照三伏表计算,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末伏,末伏的时间不长,只有10天,此时的温度,一早一晚,已经有明显凉意,再也不能任性地洗凉水澡了,尤其在出汗以后,人们常说秋后一伏热死人,末伏又叫& ...

  • 今日处暑!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一定要相互提醒!

    处 暑 2021年处暑时间 8月23日 农历七月十六  星期一 今日处暑 过好处暑 一年身体健康无病痛 先收藏,再告诉朋友,功德无量 处暑意味着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到来,天气真正开始转凉.天气似乎变得舒服 ...

  • 今日处暑 I 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一定要相互提醒

    处 暑 2021年处暑时间 8月23日 农历七月十六 星期一 今日处暑 过好处暑 一年身体健康无病痛 先收藏,再告诉朋友,功德无量 处暑意味着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到来,天气真正开始转凉.天气似乎变得舒服了 ...

  • 今日晚读:禹艳芬|面对文学,我是吃瓜群众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面对文学,我是吃瓜群众 文:禹   艳   芬 "吃瓜群众"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语,作为一个天天在平台混的文字 ...

  • 【一周车话】理性吃瓜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10/11 写这篇文章就为了三件事:理性,理性,还是理性. 文丨罗超 编辑丨小叮当 中国老百姓有多猛,看看八天的国庆黄金周就知道了.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 ...

  • 【一周车话】吃瓜有风险 围观须谨慎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09/05 付强PK李想,吃瓜谨言慎行:召回20年前的车型,三菱借着召回搞收藏?看了大众的账单,不知道马斯克有没有眼红. 文丨徐进凯 编辑丨小叮当 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