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抗疲劳法》:快速恢复精力——不疲劳才能走得更远

武汉科技大学的一项《职场行为与疲劳状况调查报告》表明:超过8成劳动者处于过度劳累状态。

过度劳累,这个词在近些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从大人到孩子,凡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强度的学习工作中拼命奔跑的人们,无一不喊着“累”,从心累到身累。

健康有多重要,人人都知道。

要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这些常识也人人都知道,问题就在于做不到。

每天就只有24个小时,很多职场中人和学生党疲于奔命,别说运动和做营养餐了,就连睡眠都不足,我的一位读者说“每天觉都睡不饱,花那时间运动,我还不如多睡一会儿。

所以现代职场(包括学校)我们最需要的,是可以边学习边锻炼的方式,这才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办法。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斯坦福抗疲劳法》里,就介绍了两大关键方法,帮助我们在不影响工作(学习)时长的情况下,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这些方法既不需要额外的时间,也不需要任何道具,就可以随时随地保持好状态。

说起斯坦福大学,除了“学霸”标签之外,它的运动团队也相当强悍,甚至超过许多国家级运动队。来自斯坦福的运动员们,连续23年蝉联全美大学运动水平排行榜冠军,并且包揽了美国22%的奥运会奖牌

这本书的作者山田知生是斯坦福运动医学中心运动防护专家,他的工作就是用最科学的方法管理运动员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保持在最佳身体状态。书中结合了医学、脑神经科学和营养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又用最适合我们普通人的方式进行了阐述。

我尝试了书中最关键的两大做法,收获非常大,今天和大家重点分享一下。

IAP呼吸法(腹压呼吸法)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呼吸,因为太过习以为常,极少人会在意呼吸的方法和质量。

但凡是在意养生或者有运动习惯的人,往往都会关注呼吸方法和呼吸质量。

在我们的婴幼儿时期,我们常常是使用腹压呼吸。家里有小宝宝的朋友,可以晚上观察下宝宝睡着后,是不是小肚子随着呼吸起伏。逐渐长大后,我们不自觉地转向胸式呼吸,因为我们的肺活量增大到足够应对我们对氧气的需求。

然而,这种方法虽然省力,却不是最佳的方法,因为它只满足了身体最为基础的需要。实际上,很多的脏器在胸式呼吸下,只是维系着最低水平,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高质量氧气。

《斯坦福抗疲劳法》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后指出,腹压呼吸法通过下压横膈膜,给腹腔造成足够压力,带动我们的躯干肌肉全方位的向外伸展,让我们的身体的中轴(躯干和脊柱)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从而为我们提供科学良好的体态

1、用5秒时间,从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腹部逐渐鼓起(可以在手指放在大腿根部,感受鼓起的腹部向外轻推指尖的感觉),这时我们处于高腹压的状态。此时注意不要抬起肩部。

2、用5-7秒时间,将之前吸入的空气缓缓从口中呼出。重点是呼气时不要降低腹压。(可以在手指放在大腿根部,感受鼓起的腹部向外轻推指尖的感觉)完成呼气后,放松腹部。

我自己尝试过几次后发现,使用腹压呼吸的时候,人会不自觉地坐更直,腹部会微微发热,而且这种舒缓的热量会慢慢传导上来,使得胸部和头颈部都觉得温热舒服。

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我持续使用腹压呼吸,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马上产生了变化,不夸张的说,我觉得比以往饭后散步半小时的效果还要明显。特别是工作保持坐姿时,腹压呼吸带来的局部变化效果更加明显。

抗疲劳姿势

我们常常会说“好累啊,我坐下来休息一下。”

坐下来,真的就是休息吗?

《斯坦福抗疲劳法》指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误区:

坐,并不是一种静止的休息,实际上“坐”本身也是一个动作。

我们的肌肉是成对存在的,一组肌肉放松,就会有另一组肌肉紧张。

很多人“坐”着休息的时候喜欢“葛优躺”,因为斜靠着仿佛很放松,但山田知生指出,看似放松的一部分肌肉,因为姿势与我们人类直立的姿势区别过大,反而导致了另一部分肌肉的高度紧张,得不偿失。大家应该也有体会,如果斜靠在柔软的沙发上“休息”,过后不但没有恢复,反而会更觉得疲惫。同样的,如果低头玩手机,看似“放松”,其实让我们的肩颈更累,很多人说玩过手机之后头更晕人更累,疲劳,正是错误的姿势导致的结果。

相反,“站如松坐如钟”听上去很严苛很辛苦,大家真的试试看,配合刚才第一条提到的腹压呼吸法,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体态更挺拔。而这种挺拔,其实带来的是更大的舒适。

山田知生在《斯坦福抗疲劳法》里这样解释:

中枢神经是身体的“司令部”,负责给各个部位下达指令,当体态变形和扭曲,就会阻碍“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的协作。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发出的指令不能准确地传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身体也就无法自如地活动。于是,身体将这种“沉”“乏累”的感觉反馈给大脑,大脑感知到身体的乏累,人就产生了疲劳的感觉。

因此,保持健康抗疲劳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保持科学的姿势,无论是站还是坐。

身体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了平衡时,才是正确的姿态。

那如何判断我们的姿势是健康科学的呢?

山田知生告知了我们一个很简单地判断方法——让耳朵与肩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良好的姿态,是最节省能量和精力的抗疲劳方法。

我们来看看标准的站姿。

还有标准的坐姿。

再比如,“蹲”姿也很重要。即便是搬重物,也不要前倾弯腰,因为容易损伤腰部,而是应该蹲下膝盖,腰部保持直立,拿起重物再抬高,依然保持耳朵和肩部在同一条支线。

坚持标准的姿势,如果再能搭配上简单的坐姿运动,就能更好地抵抗疲劳。

很多人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做到30分钟起身一次,那么,就可以采用书中推荐的瞬间消除局部疲劳的恢复法,在工作的同时进行有效锻炼,比如“脚点地”。

脚点地分为脚跟点地和脚尖点地,具体做法是:

保持双脚脚尖着地,脚跟慢慢提起再放下,反复进行15秒。

接下来,保持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慢慢抬起后放下,反复进行15秒。

简单的几个动作,可以畅通循环、消除疲劳,也有利于改善体态。

为什么小宝宝常常都是精力充沛的,仿佛怎么也玩不累呢?除了贪玩之心,更重要的就是孩子使用腹压呼吸,而且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着身体的直立标准姿势。

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就好像没有了幼儿园时候的精气神,很大的原因也在于长期久坐(很多孩子的坐姿也并不正确),所以:

把耳朵和肩膀连成一条直线的原理告诉孩子,鼓励孩子站坐走都保持正确姿势;

每天和孩子一起进行几次腹压呼吸锻炼;

鼓励孩子课间起身走走或者做做腿部运动......

都可以帮助孩子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

除此之外,对饮食睡眠和抗疲劳思维(成长型思维)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自行翻阅书中的相关章节,比如:

全职宝妈就有比较好的条件可以为孩子打造更好的饮食环境,可以看看饮食章节。

在职场中遇到天花板、压力过大的职场中人更应该好好看看抗疲劳思维(成长型思维)的部分。

欢迎留言讨论,分享你的抗疲劳心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