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会台钓,就很难钓到大鱼了,这里面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自从学会台钓,就很难钓到大鱼了,这里面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说法,只是人们遇到无法合理解释的现象时,把疑惑归罪到妖怪身上。这会令他心里舒坦点。比如古代的人遇到打雷,吓了一跳,就说是雷公震怒了。遇到地震,就说是地母翻身了。当然现代人都知道,从来都没有什么雷公地母,更没有什么妖怪在作妖,只是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理解某些现象罢了。

记得很多年前我们去小浪底钓鱼,大家都不怎么会调漂,用七米二长杆,为了看清漂,漂的尾径都比较粗,大概2毫米,有位曾大师,用的漂尾径4毫米。调平水钓个两目三目。经常能碰到大鱼,断线也是经常遇到的事。只是深秋以后,上鱼明显减少了。 几年前我深入研究钓鱼里的道道,并创建了全调目公式调钓法,钩饵的状态精确地确定之后,发现我们虽然提竿中鱼率大幅增加,钓上鲫鱼的数量明显多了,但是遇到大鱼的机会大幅减少。一伙人一年下来,谁要是搞上一条五斤鲤鱼,就可以直接内部封为“特级大师”。而几年前,粗尾巴漂的时候,搞上七八斤至十几斤的大鱼也有好几回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用全调目公式一分析,钓鲫鱼的鱼钩比较小,在粗尾漂上的钩目就过小,一般不到半目。曾大师那个4毫米尾径的漂上,鲫鱼钩的钩目应该不到四分之一目。双空钩调平水时,带两钩饵钓两目的话,两钩到底漂升不到1目,两饵到底不影响漂目,那么,多出来的那1目多就是有1目多漂尾体积的水的重量的铅重到底了。就是在钓铅坠轻触底。上大鱼的机会多,但是上小鱼的命中率较低。

后来我们换用较细尾漂,精确测得钩目在两目左右,采用调平水钓钩目的办法,确保铅坠离底短子线高度悬浮起来。上小鱼的命中率大幅提高了,但是上大鱼的机会锐减。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两种调钓法的本质区别就在铅坠位置不同。前者是铅坠轻触底,后者是铅坠离底短子线高度悬浮。

这个铅坠位置的不同导致的事实上收获鱼种及大小的巨大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呢?

只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铅坠这个“异物”对大鱼的警惕性的影响不同。另一个是钓组灵敏度的不同。

鱼到底能不能看到铅坠?看到铅坠后有什么不同反应?对于不同位置的铅坠,和不同鱼种,都是有区别的。

首先要确定,鱼是可以发现看到或者感知水下的物体的。即使在较深的水底,也是如此。要不然,我们钓上的大多数的鱼的头部嘴唇应该“久经创伤”了,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可以肯定,无论大鱼小鱼,都是可以发现看到或者知道无论轻触底躺底还是悬浮的铅坠的。

大鱼警惕性高,喜欢独来独往。如果看到悬浮在眼前的铅坠,会发现“不正常”,即使试探吸食其下的钩饵,也会带动它眼前的铅坠运动,就是加深了大鱼的恐惧。在吸食钩饵的过程中,悬浮铅坠和漂尾的反力也会使大鱼明白这个食物不是“自然状态”,从而弃食而去。这就是台钓时铅坠悬浮起来后,中大鱼的机会减少的原因。

如果大鱼吸食轻触底铅坠旁边的钩饵,子线是躺底的。大鱼会认为这些触底和躺底的物体是自然状态,就放松警惕。试探吸食几次钩饵时,也不会觉得异常。等大口吞食时,极易使无钩刺中鱼唇鱼嘴,从而吃住死口。

而小鱼是群居性的。它们个体小,相对大鱼来说,铅坠距离其眼睛上方较远,不易发现悬浮的铅坠。而群居性小鱼发现钩饵时,喜欢抢食,所以悬浮的钩饵对钓小鱼的负面影响减小,而且铅坠悬浮也使钓组灵敏度大幅增加,鱼吸食钩饵的力很方便传导到漂尾的运动,使鱼口漂相清晰准确。这就是铅坠悬浮时,钓上小鱼的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

但是,对于铅坠轻触底的情况,如果冬春钓轻口小鱼,鱼吸食钩饵力度很小,即使鱼已经将钩饵吸食口中,由于轻触底的铅坠存在,鱼减轻的吸食钩饵的力也难以拉动铅坠运动,也就带不动漂尾运动,钓手也就不易看到鱼吸食钩饵的鱼口漂相。只有鱼吃了死口,逃跑时,才能使轻触底的铅坠运动,从而出现身动漂相。而铅坠悬浮时,极易出现鱼吸食钩饵的口动漂相。两相比较,自然是铅坠悬浮时钓手能看到的鱼口漂相更多更及时准确。

因此,如果是钓大鱼,不妨采用无钩调平水(或者若干目),带钩饵钓一两目(或者钓目比无钩调目多一两目),使铅坠轻触底。钓小鱼,就双空钩调平水(或者若干目),带钩饵钓钩目(或者钓目比调目多一个钩目),使铅坠悬浮起来,并使上钩子线垂直受力一个钩重,上饵和下钩饵到底,下钩子线顺延弯曲,具备良好的适口性和钓组灵敏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