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醇演绎贸易新格局

中国股市在上半年上演了“熊牛急转”的行情,国际原油亦是一波三折,在经历了一季度暴跌行情后二季度虽修复性超跌反弹,但三季度再度跳水,7月累计重挫21%,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在此动荡的大环境下,二甘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不仅交易遇冷,整体贸易格局也在发生改变。业内人士称,当前由于上下游及二甘醇自身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其所引发的新的价格体系及衡量标准也在逐步形成。

常规被打破

步入8月之后,二甘醇交易遇冷,整体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改变。首先体现在当前现货及准现货成为主力交投模式,期货交投明显萎缩。金银岛分析师崔靖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在于:接连下挫后二甘醇商家多有不同程度受伤,尤其步入8月以后期货交割迟缓,商家为避免继续下挫行情导致违约风险以及一系列连锁反应,故而多选择短线操作。

其次,二手贸易商之间的成交量有所下降。崔靖分析称,一方面是国产直供终端工厂成交量上升缩减了中间商之间的交易环节;另一方面则是长期下跌行情,对对手商家的安全性担忧引起的投机性交易下降。

除了交易模式发生改变之外,供需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据悉,库存走势方面,二甘醇在一季度往往是明显累积上升的阶段,而且全年库存高点多会集中在3~4月份,不过2015年二甘醇库存高位时间段明显有所推迟。往年一季度二甘醇库存陡增,一是由于国外部分工厂年底批量转移至中国清理库存,二是春节前后整体终端需求相对偏弱。2015年上半年华东二甘醇库存从1月5日7.95万吨起震荡上涨,春节后归来突破9万吨关口,之后自2月底至6月的几个月内,重心基本围绕9万~10万吨区间波动,其间仅两度稍稍突破10万关口。但是步入三季度之后,由于进口及国产供应双重提升,在需求不温不火格局下,华东二甘醇库存一再刷新高,截至8月10日,华东二甘醇库存为12.51万吨,而且短期仍有突破13万吨大关的趋势。

崔靖表示,近阶段二甘醇国产货源话语权明显得到提升,一方面体现在部分新装置投产带来的产能及产量的双重提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上游EO利润不佳,乙烯产业链利润相对尚可,生产工厂近期转产MEG/DEG带来的产量提升。

新价格体系及衡量标准正形成

在经历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近年来二甘醇的商谈重心一般是处于7000元~9500元/吨区间。但2015年以来,上半年重心基本围绕6500元~7500元/吨区间徘徊,6月下旬至今则持续在5000元~6000元/吨区间震荡。崔靖分析称,从均价对比来看,2015年初至8月10日均价为6519元/吨,与近几年最高年均价2010年的9187元/吨相比下挫29.04%,与近几年最低年均价2012年的7043元/吨相比下挫7.44%。鉴于上下游及二甘醇自身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其所引发的新的价格体系及衡量标准也在逐步形成,震荡区间及均价也将同步下移。崔靖认为,如果没有宏观利好及突发性的装置利好联合提振,二甘醇往年的高价或将很难再现。

此外,如今电子盘对市场的指引力度正在加大。据崔靖介绍,在当前纸货交易和期货交易遇冷的情况下,市场的一个变化就是电子盘成交量在放大。在面临一个弱势的低价位市场行情时,由于保证金依旧是5%~10%的传统模式,更大执行力度受到限制,电子盘顺理成章成为相对安全的逃生工具,尤其是对于持有美元合约的一手商来说,适量对冲电子盘套保比锁定纸货期货安全得多。崔靖认为,如果保证金能够跟随新的价格体系重新衡量定制,如提升至15%附近的标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暴涨暴跌行情下以投机交易为主带来的违约风险,也将更有利于二甘醇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崔靖指出,2015年对于二甘醇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或者说是浴火重生的一年。建议二甘醇商家与时俱进,摒弃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寻找适合自己也适合当前格局发展变化的交易模式,合理利用机会成本理念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及安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