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杭州某公司说35岁以上的基层员工不好忽悠

这是读者问我的一个问题,他原话是这么说的:

听说罗永浩带着400人的团队离开北京,入驻杭州了?加上之前张雪峰的离开,是不是他们不看好北京的互联网行业?

听说杭州某公司拒绝了一位36岁的java程序员,理由是年纪大了不好忽悠。他们怎么能这么做,那这个城市未来还会好么?

顺便再问个事儿,昨天你的文章里说单纯的指望下属,是做不成事儿的。可是我看到经理们经常给老板反映,说公司业绩做不上去,是因为招不到人才。

......

我们先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就是这场以岁数大了,不好忽悠了为由拒掉的面试。

在这位提问的读者眼里,这家公司忒不地道了,居然把员工当作忽悠的对象。

但是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好实诚啊。

假如我来面试,我肯定不会讲出这种话。

如果我觉得对方要价高,性价比低,雇这人不划算。我会讲,我们公司资方制定的薪酬框架不适合您。

听得懂这意思吧?是资方制定的薪酬框架,不是我,先把自己摘干净。不是我觉得您不值这个价钱,而是我们的薪酬架构配不上您。

要是我来当老板,我砸锅卖铁都把您请来,但遗憾的是,我不是呀。您要恨,恨资方,您要爱,爱我。

如果我觉得对方是个老油条,大概率来了之后摸鱼,很难配合团队现有的节奏。我会讲,我们公司的氛围不适合您。

企业氛围大致划分下就两种,管得松和管得严。

两种我都待过,管得松:外企,国企,校企。外企和国企的资方都不太会直接来干涉经营,所以全看你直系上司,只要他不折腾,你就可以摸鱼。

校企的资方是教授团,这帮人虽然管事儿,但是商业化的程度不够。说直白点就是脑子不好使。你跟你那个当惯了教授的董事长说你在加班写专利,他也是支持你的。

当惯了老师的人,思想的市场化程度不够。他有时候弄不清楚优先级,你加班做项目,做产品,是马上就能带来利润的,而且全是公司的利润。你写专利,能不能落地不知道,周期长,而且是你名下的。

这些都是管得松的。

什么管得严呢?民企管得严。

我们第一次创业被收购了,收购我们的那家民企集团,大BOSS亲自带头,一年360天出差,住快捷酒店,每晚12点写日报,一周工作7天。

这就叫管得严。如果是这样的状况,我会直接告诉来面试的这位老哥,这儿就不是一个36岁的人能够熬得牢的地方。

你不要试用期都过不了,就整出一身的病,不划算。活儿是公司的,命是自己的,活儿是干不完的,命是有尽头的。

我相信他听了之后肯定不会来,而且还会觉得我这人很诚恳,说不定还能成为朋友。

圈子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定哪天两家公司合作,就见面了。

问大家一个问题,谁在忽悠?是我在忽悠,还是那个直言35岁以上基层员工不好忽悠所以不予录取的面试官在忽悠?

当然是我在忽悠。

看起来很真诚的人不见得没有忽悠你,看起来很恶心的人未见得忽悠了你。

在我看来面试是一门差事,是一门不见得和我个人利益紧密关联的差事。

我得罪了面前的应聘者,对我个人有什么好?

我还要不要在圈子里混了?赶明儿他去了别的公司,两家公司合作,抬头不见低头见;或者他去了别的公司,我也正巧去了那家公司,还做了同事,那当年何必结个梁子?

买卖不成仁义在,无论我内心怎么评估这位应聘者,我都会试图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因为来日方长,因为维系圈子内良好的口碑与风评才是与我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

花花轿子众人抬,我在职场中长年累月的与人方便,最终都会变成与自己方便。

那什么才是真话呢?什么才是这位岁数大的应聘者需要的真话呢?

把这位面试者的话展开,便是真话了。

工作岗位通常分成两种,一种只需要你接受忽悠就可以了;而另一种需要你接受忽悠的同时,也能够去忽悠别人。

前者就是基层岗位,码农们为什么称自己是搬砖的?因为薪酬不同,但实质没啥不同。

你去工地上搬砖,卖的是什么?是重复劳动。只要经过训练,把砖从这里搬到那里,这份工作不需要抬头看天,埋头拉车就够了。

你去写代码,如果工作内容仅仅是满足客户需求。这张页面改一改,那里加个特效,客户看了之后说不是这样的,大返工,重来。客户搞到几点,你陪到几点,客户要咋改,你就咋改。

你卖的是什么?也是重复劳动。

至于他在工地上搬砖月薪1万,你在电脑跟前搬砖月薪3万,仅仅是因为行业利润不同,人工培养的周期不同而已。

培养一个陪客户改来改去的软件工程师的周期长,成本大。你硕士都念完了,他初中就可以出去打工,你当然赚的比他多几倍,否则你自己的教育投资也收不回来呀。

上面这两种工作,都是不需要思考的。人年轻的时候单纯,没老婆没孩子,你让他搬砖,你让他改代码,他就做了。但是随着岁数渐长,即便他体力跟得上,也会犯嘀咕:

你说为啥都在工地上,我一个月1万,包工头一个月10万呢?

你说为啥都在计算机行业,我一个月3万,上司期权一套现,奔一个小目标去了?

他暗自嘀咕,却又想不明白,这就极大的降低了他搬砖的效率。

换句话说,你36岁了还去面试java开发基层岗位的时候,你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你前面的十年,在干嘛?

你为什么要去应聘这种只需要被忽悠就足以胜任的岗位呢?原因是什么?是你无法胜任除此之外任何岗位了么?

那我们来看下,什么是其他岗位。

其他岗位有很多种,天花板最高的岗位就是那句话:

你知道要做什么,比你知道怎么做,更重要。

如果你始终抱着这一点,带着对这句话的思考开始工作,那你一生唯一的天花板就只有命运了。

所谓大科学家,都是提出问题的。他站在人类认知的边界外,指着某个方向,说,向这里去。于是一群科学家们努力往那里走。

所谓大政治家,也是指明方向的。人家画一个圈,无数精英前赴后继,最终创造出一片辉煌。

当然,大不大要看命运。但是这个方向本身确实是没有天花板阻拦的。

你去看老板,老板们在做什么?在做全公司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那件事,那就是:我们公司接下来要做什么?

思考做什么的是老板,思考怎么做的是高管。所以彭蕾说,无论马总提什么想法,我的任务就是让它一律实现。

定位很准确的。

谁去做呢?基层员工。

高管告诉主管们,去带着你下面的团队做,主管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岁数大的基层员工不积极,带着他们完不成指标。于是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上面那个故事。

那我们说主管负责什么?主管就是负责忽悠基层员工去做的,这个忽悠用科学的词儿来表达,那就是绩效管理。

我们不一定非要选择永无止尽的职业生涯模式。技术路线上我做过软件架构师,系统架构师;管理路线上我做过经理,高管。

这些岗位明显可以延长职业生涯。软件架构师,部门经理可以做到四十多,系统架构师,高管,可以做到50岁。

而且你会发现,在别人眼里,你不再是那个只需要接受忽悠的人了。你职责的一部分,也变成了忽悠人。

忽悠不忽悠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一个道德话题,而是信息是否对称。

而不对称不全是环境对你不友好,很多时候即便把信息摆在你面前,你未必有能力正确的解读。

现在回顾下那位读者的其他问题。

经理们跟老板反映,招不到人。这是公司当下问题的关键么?你真的听懂他们的对话了么?

你雇了一个保姆,保姆跟你说,你们家活不好干,人家在说什么?

人家说的是活儿的事儿么?人家说的是钱的事儿,是在暗示你,要加钱了。

经理想告诉老板的是,咱们公司要平台没平台,要未来没未来。但这话没法说出口,只好暗示老板,人不好招,言外之意是,你要不要多加点预算?

如果招的新人给的钱多了,那么现在的人是不是也得水涨船高?下面的人都加薪了,我这个经理是不是也得跟着加?一碗水总要端平嘛。

你现在听懂这个对话了吧?

至于北京的互联网,杭州的互联网,这话题很重要,但是对你不重要。

把前面的结论重新排个序。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做重要;

知道怎么做,比埋头做重要;

真的有在埋头做,比你操心北京、杭州应该怎么做,更重要。

如果你真的这么喜欢操心,你该操心的也是城市怎么做,而不是城市怎么做。

非洲大草原上旱季到来了,有些动物忙着找水坑,有些动物忙着讨论旱季应不应该到来。

为啥草原上每次旱季都是食肉动物的盛筵?因为后者太多了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