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优秀奖●贺炜炜:隶书《桃花源记》欣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关于贺炜炜
贺炜炜,男,江西永新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博士,师从欧阳中石教授、解小青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书协“二届国学与修养班”成员。现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贺炜炜获奖/入展:
“全国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
“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优秀奖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优秀奖
“全国第四届兰亭奖佳作奖”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法展”
贺炜炜隶书《桃花源记》欣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万般不急—我看贺炜炜书法
○于有东(首师大书法博士、江西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硕导)
我一向不是很善于评价一个人的书法,也确实觉得无论怎么品评,都难以切中要害。比如说某人的书法刚健、秀雅,或者拙朴、雄强,或者端庄、厚重……给人的印象都是模糊的,也许对着作品会有具体的感受,但换个形容词往往也是合适的。可在评述某人书法时,品评书法作品又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领地。带着这种“为难”,我要来试试评述炜炜兄的书法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兰亭奖获奖作品《行书唐人五律诗中堂》
炜炜兄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以后,应中国书协之邀,写下这段获奖感言:
余性好书,每见古人名迹,必沐手合十,置之几案,悬之座右,心摹手追,每有会意,便欣然自乐,如沐春风,若饮新醅。积年求索,稍窥书道。得蒙首肯,幸何如哉!感慰之情,无以言宣。唯愿有道君子,更加赐教。
这是他的谦虚之语,也是肺腑之言。像他这类跨专业进入书法领域的读书人,选择书法专业,主要是出于兴趣,与就业关联很小,与成绩不理想更是没有半毛关系。当前国内相当一部分高中艺考生之所以走上艺培、艺考之路,大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佳。中国汉字确实精妙而神奇!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可以表情达意,不落于任何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作为汉语语系独有的一门艺术,上至帝王将相、高门大族,下至寒士工匠、平民百姓,都可以在书写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书法看似简单,却又变化无穷、极具韵致;书法看似复杂,其实原理又很简单,没有太多秘密,学书者大可不必迷信各种“秘诀”。
正因为如此,涉世未深,对书法尚无深刻体会和认知的青年乃至少年完全可能喜欢书法,对历代名家、大家满是景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农人稚子对联》25×37cm
因为“好书(法)”并转入书法专业,他必定要全面展开对书法的学习和研究。理论方面,按照首师大书法院的培养方案,他在数年备考的基础上,又系统学习了《中国书法史》(张同印老师主讲)、《中国书法理论》(甘中流老师主讲)、《中国书法文化》(欧阳中石先生主讲)、《汉字与书法》(解小青老师主讲)、《书法文献》(王元军老师主讲)、《书法美学》(刘守安老师主讲)、《诗词格律》(叶培贵老师)等课程,并将重点落实到汉字与书法方面,撰写了较大规模的有关“隋唐墓志异体字”的学术论文,得到中国社科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相关专家的较高评价。书写实践是他最为重视的方面,硕士阶段第一年,他严格按照书法院的要求,临习了大量的碑帖,涉及真、草、隶、篆、行各体,各种风格。
此后,他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经典碑帖。不仅如此,他还放眼国内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书法相关网站等,广采博览。他又在导师和任课老师之外,积极向北京、向身边的高手、名家讨教,及时破解了心中的诸多疑虑,明确努力方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心寄意对联》22×37cm
以上有关他的书写实践,只是一个概说。我想在这概要之外,简谈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小楷。他最早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就是一件小楷作品。他选择的小楷范本都是大家熟悉的——钟繇《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黄道周《孝经颂》等,学习小楷的方法也是常见的,并不值得深究。值得关注的是,他不止一次建议我好好练习小楷,他说他后来之所以能够深入研习其它书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练习小楷时养成的精工和细致。书法学习很容易流于“大概”,手、眼“慢”下来,有时并非易事。贺先生所言非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心经小楷》53×29cm
第二,关于今人书法。他有个很好的品性:极少论人是非。我这里所列“今人书法”,对应的是“古代书法”,与“是非”评说无关。自古以来,书法方面有关“古今”的论说可谓层出不穷,各时期的主流大都是“不学今人学古人”,当代更是如此。相比于尚未定论的今人书法,古代书法经典确实更应该是我们取法的对象。他也持这个观点,但他同时认为,应“厚古而不薄今”,书法要善学,既放眼古代,也关注当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隶书禅诗》32×40cm
第三,关于大字。炜炜兄小字精妙,大字更是撼人。他的小字隶书主要取法汉隶,行草书主要取法二王、米芾、杨凝式等,大字主要取法魏碑、颜真卿、何绍基、赵之谦等。关注书法国展的人大都知道,当下能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频频获得成绩的,大都是小字组合作品。他的难得之处,是在小楷作品入展后,小字隶书获得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优秀奖,大字行草获得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优秀奖。他这次的获奖作品,仍是大字行草书。我们上学对门而居时,他常感叹写大字的不易,并说大字和小字写法不同,大字的线感、笔力、变化等都有自身的特点,有时需要借助别的元素来化用等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行草卞同诗》32×40cm
第四,关于节奏。如果用“行笔纾缓、点画饱满、结字古雅、气韵生动”等词来形容炜炜兄的书法,不可谓不贴切,却总是不合我意。“悠悠的”,他不止一次这样表达自己对节奏的理解,并每每在行笔拐弯处发出一声愉快的慨叹(可惜不能用语言表达)。“悠悠的”,像轻音乐的节奏,又像太极拳的节奏,那才是他书法的节奏。他这“悠悠的”节奏,是行笔的节奏,也是结字的节奏,还是通篇的节奏。不紧不慢,不激不厉,不温不火,就是这样的。若能想象高水平太极的节奏和其中的力量,就能理解他书法的节奏和内在的力量。所谓“书如其人”,在他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隶书白居易诗》24×44cm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隶书唐人诗》24×44cm
关于书法,他还有较多来自实践的经验,比如书法风格的理解,比如工具材料的选择,比如临摹到创作的转换,难以一一道来。关于炜炜兄其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故事还有很多,这里自然无法穷尽。至于他的书作,我之前说了,无论怎么品评,都难以切中某人书法风格的要害。如果您确实有意,请多走近他,多看看他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