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创的第一款手枪:“小砸炮”64手枪,为何是最善良的手枪?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一个兵器大国,古代的时候,贤明的中国先祖研制出了不少优秀的武器,不仅是国人沿用这些武器许久,有些甚至传到了西方,成为影响西方战争的重要因素。

但是,近代以来,我国的军工业就逐步落后于西方。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老大哥”苏联的帮助下,我国才开始进行武器的自主研发。此后,中国的武器制造也渐渐走出窘境,慢慢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研制出了许多新式武器,如“游击神器”——107式火炮,重型的99坦克以及歼型战斗机等,都是十分出众的作品。

但是,在众多的优秀武器之外,也不乏差强人意之作。其中,被戏称为“小砸炮”的64手枪就是一个典型的存在,这把手枪同时也被人称作“最善良的手枪”。

我们都知道,但凡是武器,都避不了腥风血雨,而“小砸炮”竟然会被冠以“善良”二字作形容,这在武器史上可谓是少之又少。奈何,64手枪就是这样“奇葩”似的存在。那它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才会获此“殊荣”呢?

一、善良的“小砸炮”

64手枪最初的设计定型是在1964年,那是新中国刚建立不久,说起来,这把手枪在新中国武器制造史上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因为,新中国早期的武器,要么是在战争中收缴敌人所得,要么是照着外国人的设计图直接生产的。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把真正由我国自主制造的手枪。

64式手枪的设计,可以说是迈出了新中国武器制造的一大步,然而这款手枪直至1980年才得以投入生产,其中不乏历史的原因。

64式手枪作为新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份作品,最初是配给部队的高级人士的,可以看出来,研制人员在它身上,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这款手枪保留了此前仿造生产的52式手枪、59式手枪的成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手枪做了一些创新,采用自由枪击式自动发射,操作简单。

这把手枪小巧玲珑,全长重量为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非常方便隐藏,所以无论是正常出动的警察人员还是卧底的便衣警察,都常配备此枪。由于它弹夹容量只有7发子弹,弹装量很小,所以射击时64手枪发出的声响不大,广大的警察戏称它为“小砸炮”。

二、歹徒连中四枪

尽管小巧便捷是它的突出优点之一,然而,64式手枪本身存在着不少令人难以忽视的缺点。例如,无指托设计让使用者们在射击时被迫要将小指蜷缩在弹匣底部;塑料质感的表面射击常让敌人误以为是玩具枪,降低了武器对于犯罪分子的威慑力。最重要的是,64手枪“小砸炮”的停止作用较弱,对敌人造成的杀伤力较小,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是“最善良的手枪”。

而在“小砸炮”纵横警界的40多年里,因它的“善良”而导致的啼笑皆非的案例不在少数。

云南省红河州公安局在2009年曾经缉拿一名毒贩,毒贩被追至中越边境,意图出逃,结果后路被堵死,插翅难逃。在此情况下,毒贩竟然铤而走险,劫持了一辆大巴车,车上一共有28名无辜人员因此陷入险境。

毒贩要求公安人员提供逃跑车辆,否则就杀掉所有人质。红河州公安局一边派谈判专家安抚毒贩,另一边则在大巴车周围安排了狙击手和偷袭人员,准备伺机枪杀毒贩,解救人质。

谈判过了半个多小时,毒贩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发现了公安的部署,于是便立即中止了谈判,打算开着大巴车离开现场。这时,远处的狙击手迅速就位,打伤了毒贩,大巴附近的公安也马上开始攻击。谁知道,毒贩十分狡猾,利用车玻璃和公安人员玩捉迷藏。

在激烈的打斗中,车上一名人质不小心被公安的枪打中,血流不止。不过,毒贩也没因此占到便宜,自己也连中四枪。警察本以为毒贩会就此投降,没想到他竟然趁着公安抢救人质的间隙,驱车逃离现场。

公安队长马上派人去追捕毒贩,此时,他心里是十分震惊的。在他从警多年的经历里,见过挨了一枪还能四处逃窜的犯人,也见过不少中了两枪还负隅顽抗的罪犯,但是在身中数四枪之后,仍能够驾车逃跑的人,他还真的没见过。

公安队长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队员枪法太差劲了,开了这么多枪竟然都没打中毒贩命门。此时,他已暗自下定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加强射击训练。殊不知,队长这是错怪了自己的队员。若是能给当时的打斗现场也开个“上帝视角”的话,队长就会发现,队员的射击角度和命中率都是无可非议的。

三、“善良”的本源

既然问题不在用枪的人身上,那会是哪里呢?

答案就是那把枪。

当时,红河州公安局的警察配备的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角——“小砸炮”64手枪。它的威力真的太弱了,子弹射出的时候,弹头对敌人产生的杀伤力都不足以让毒贩丧失行动力。

于是,在连中数枪的情况下,该毒贩仍是开车跑了十多公里。直到最后,毒贩因失血过多而昏迷过去,车子撞向路边的大树,毒贩的逃跑到此才终于结束,公安得以顺利将其捉拿归案。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人们对64手枪的指责。他们质问道,你们如何能判断,该名毒贩的窜逃是因为64手枪低下的杀伤力,而不是其他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在车上被公安开枪误伤的那名人质被送到医院抢救之后,医生发现子弹没有穿过人质的头骨,所以没有对头部造成过重的伤害,这已然是一件幸事。

由此可见,64手枪的子弹威力确实不如追捧它的人所想的那么强,尽管它在外表上做了十分用心的设计,但还是无法掩盖“威力弱小”这一致命弱点。而这一事件并非个案,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曾发生,这足以证明,“小砸炮”作为一把手枪,一种战斗武器,它实在是过于“善良”了。

然而,今天的武警、部队、公安以及司法部门的保卫人员依旧配备64手枪,而且数量非常庞大,用途也很广,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和平年代,我国的武装力量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防卫,而非攻击。他们的打击对象是少数人,甚至是极少数人。所以,这些人员没必要为了预防少数人犯罪而装备高杀伤力的武器,如若不然,不仅会给社会造成普遍的心理压力,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十分不划算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继续使用“小砸炮”,尽管它威力不足,但是至少具备枪支武器的性能。而且近些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钻研改进64手枪的方案。我相信在不久之后,“小砸炮”的这一缺陷终会得到修正,到时候的“小砸炮”怕是就不会再像今天那么“善良”了咯!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64式手枪走火案例原因分析1例》,王铉,卢世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