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批次 | 公布日期 | 所在街道 | 地点 | 年代 | 类别 |
古猗园 | 第八批 | 2014.4.4 | 南翔镇 | 沪宜公路218号 | 明至民国 | 古建筑 |
钱大昕墓 | 第八批 | 2014.4.4 | 外冈镇 | 嘉松北路633号清竹园 | 1805 | 古墓葬 |
印家住宅 | 第八批 | 2014.4.4 | 娄塘镇 | 南新路169号 | 清末至民初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娄塘天主堂 | 第八批 | 2014.4.4 | 娄塘镇 | 人民街142-158号 | 清 | 古建筑 |
沈家祠堂 | 第八批 | 2014.4.4 | 江桥镇 | 星火村 | 1916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南翔寺山门遗址及古井 | 第八批 | 2014.4.4 | 南翔镇 | 解放街南翔砖塔前 | 宋 | 古建筑 |
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2006年,古猗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明万历年间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布置,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千姿百态的竹景图案。闵士籍去世后,猗园约在万历末转让给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明末清初,猗园又先后为陆、李两姓所有。
抗日战争胜利后,镇政府将其作为公园开放。当地人士又集议修复古猗园,先后筹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书画舫),新建了微音阁、南厅、白鹤亭,并种植了一批树木花草。2014.4.4上海市人民政府立古漪园为文物保护单位。
2.钱大昕墓
位于外冈乡清竹园,练祁塘畔。墓道南侧石马有铭载:“嘉庆廿五年十月建”。墓毁于1966年。1984年11月,嘉定县文化局与上海语文学会联合召开纪念钱大昕逝世180周年学术讨论会时重建。顾廷龙重书墓碑。墓占地450平方米。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死于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1804年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
钱大昕墓极其简朴,一碑、一案而已。墓道两旁,各有一对石兽与石马,石兽的下方,刻有“嘉庆二十有五年十月”。墓碑不是原先的,竖立着的是已故上海图书馆馆长、国学大家顾廷龙先生一九八四年题写的墓碑。
3.印家住宅
位于嘉定娄塘南新街169号。印家住宅是近代中国出版业著名实业家、曾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及其主要股东的印有模于民国初年建造的私人住宅,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解放后作为娄塘镇政府办公地,2008年由嘉定区政府拨款修缮。
印家住宅临横沥河而建,有水阁、屋顶花园,共有42间楼房、14间平房。宅院建筑呈中西合璧风格,使用进口建筑材料,中堂大梁为中式双面浮雕。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嘉定娄塘人民街141~158号。又名伯多禄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1990年批准恢复宗教活动。伯多禄者,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这座教堂就是以其名字命名,因而一进门就是他的塑像。这座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教堂,其顶和屋檐融合了中国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尤其是十字架下方的尖顶上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十分特别。嘉定有个别称为“教化嘉定”,指的是早年的嘉定传教之风比较兴盛。
被称为清代“六大画家”之一的吴历,早在18世纪就到娄塘一带传教。当地的渔民也有奉信天主教的,但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因此,负责嘉定地区布道的神父便会用嘉定方言来布道。天主堂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
娄塘天主堂于2010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嘉定区金园一路金园八路口附近。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临虬江,面宽三间,三进院落,前有照壁,内有回廊,前后还有数十米的建门楼一座,屋面为本土传统的硬山式,两端用观音兜山墙,由当时最先进的西方钢筋水泥为建筑材料,整体气势壮观。祠堂屋瓦和门厅结构既吸纳了当时西洋建筑的风格,也传承了中国传统建房艺术的精髓。
据嘉定博物馆地文部金蓉主任介绍,沈家祠堂本有“阴阳”两院。“阳院”为传统木结构,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炸毁。现存的“阴院”因为采用了混凝土工艺,整个建筑无一根木梁,节省大量木材的同时又解决了传统材料容易漏雨、腐蚀的问题,并且达到了牢固、美观的立面效果,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对于目前沈家祠堂破败不堪的现状,嘉定区博物馆齐春明馆长告诉记者,这处建筑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陆续进行了一些保护工作。
沈家祠堂于2010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左右对称的梁朝古井,梁天监年间(505--519年)始建,俗称八角井,久旱不竭,为宋元南翔寺八井之一。明重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新建井亭。2008年南翔老街整修中,考古清理出南翔寺山门外的两口水井,左右对称,形制相同。井深3.5米。铺砌有致的砖井台、八角形青石井圈上镌刻的[明弘治十四年重修] 题记等。
南翔寺山门遗址及古井于2010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16-05-04 17:00:04)
-
(2016-05-03 18:04:17)
-
(2016-05-02 17:45:53)
-
(2016-05-01 17:43:03)
-
(2016-04-29 16:58:57)
-
(2016-04-26 16:45:47)
-
(2016-04-25 16:12:26)
-
(2016-04-24 12:10:35)
-
(2016-04-23 17:03:20)
-
(2016-04-22 15:06:05